非对称的制度设计

时间:2022-05-29 12:11:25

非对称的制度设计

摘要:WTO争端解决机制也是一种体现相互依存的国际机制。这种国际机制受非对称性的相互依存所产生的权力所影响和作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是整个WTO机制中最有特点的机制,因为它在专家小组报告的通过和常设上诉机构的裁决的通过上采取了反向协商一致的方式,使这些通过程序具有自动性,败诉方很难阻止报告和裁决被通过。但是从专家小组和常设上诉机构的运行到争端裁决结果的执行仍然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非对称性相互依存所产生的权力影响和制约。

关键词:WTO争端解决机制 非对称性相互依赖 权力介入

世界贸易组织(WTO)自1995年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而正式成为一个享有国际法上的主体地位的国际组织以来一直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体系中发挥着其管理职能。在当今世界,以经济手段代替军事手段达到政治目的成了国家间竞争的主要方式。贸易争端作为国际争端中的一种也越来越体现出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因此,政治因素的介入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各个阶段政治因素的作用进行简析,探讨WTO争端界解决机制的政治化。

一、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规则导向化理想设计

WTO争端解决机构决策机制创立了协商一致的新的运行方式,此种反向协商一致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在设立专家小组、通过专家小组报告和通过常设上诉机构报告等重大问题的决策时,除非各成员方协商一致反对该项决策通过,否则这行决策将被视为通过。这就是所谓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自动性特点,它使建立专家小组、通过专家小组报告、通过上诉机构报告这些准司法的程序趋向于规则导向化。但是这种规则导向化的理想设计是离不开以权力、实力为基础的世界政治经济现实的。

二、专家小组机制、常设上诉机构机制的政治化

根据WTO的《争端解决程序与规则谅解》(DSU),专家小组的职能是协助DSB对争端当事各方提出的事实和理由进行客观审查,并就案件的事实与法律问题提出调查报告,作出调查结论,以便争端解决机构在此基础上根据WTO协定相应规定提出建议或作出裁决。通常,WTO秘书处在通过设立专家小组决定后的30日内,从其保管的专家候选人名册中推荐三位候选人供争端各方决定。如果各争端方无法作出决定,则由WTO总干事直接任命。虽然专家小组是特设和临时性的,但是专家小组成员只能以个人身份独立活动,不能接受任何政府的指示。[1]这些在程序设计上的表面的规则导向性给了权力介入以很大的空间。首先从专家小组的人选上来看,虽然有一套近乎严格的规定而不让其代表哪一国家的利益特别是争端当事方的利益,但事实上WTO机构中的专家从来都是以美欧等发达国家的人员为主。既然是以美欧专家为主导,那么就无法保证这些专家的价值观念是否倾向于像法律规则那样的规则导向性。这是一个观念认同方面的问题,在WTO机制中比较复杂。观念可以使非正式关系中的原则和范畴更加清晰,并可以协调个体的行动。[2]而这些以美欧专家为主的专家小组的成员尽管可能是与争端方没有关系,有时还可能不是美欧专家(但这些非美欧专家也可能是受美欧传统的学术训练过的),也不可能排除他们在观念认同方面倾向于美欧大国的可能性。这也是美欧发达国家的超强综合实力的体现。其次,专家小组是在兼任WTO争端解决机构的WTO总理事会的领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的,其受到的来自WTO总理事会的各种政治因素的干扰是不可避免的。WTO总理事会作为WTO最高权力机关WTO部长大会的常设执行机构,是有很大的权限的,本身也就是政治博弈的产物。WTO争端解决机构由总理事会兼任,其势必会在争端纠纷中体现出各国的政治较量。专家小组机制全过程都离不开WTO总理事会的监管这本身就是一种控制之举,有实力的美欧大国正好以此来干预专家小组机制。

在专家小组的报告被以准自动的形式通过后,还有一个上诉机构来审理败诉方专家小组的报告的不满和反对意见,重申案件。上诉机构的主要职能就是处理各成员方对专家小组报告裁决的不服之上诉,审查被上诉专家小组报告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和专家小组作出的法律解释,维持、更改或专家小组的法律裁定和结论。这也与专家小组的问题一样,也是主要由于美欧的资深国际法专家组成的常设上诉机构不能复审专家小组的报告完全变成像国内法那样的司法规则程序。由于上诉机构的裁决也是采取反向协商一致的的方法表决通过的,因此,上诉机构的运作方式也是自动性的。这种自动性的裁决通过方式是对违背WTO协议一方的威慑,使之不敢轻易违约。但事实上,在政治经济实力占优势的美欧大国只是用这种自动性的通过方式来威慑小国弱国,使之不敢违约而有损美欧大国的利益。美欧大国又可以用上诉机构来作进一步的缓冲,一旦前面的专家小组报告对自己不利,就又用在常设上诉机构上诉来维护自身利益。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利用由美欧专家为主体的专家小组和常设上诉机构维护自身利益时则不一定有美欧大国那样得心应手。这正是政治经济实力强大而使美欧占有人员和知识优势。不过有时美欧大国也会败诉而执行一些对他们影响不怎么大的裁决,这是美欧大国为了自己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让广大成员方对WTO充满信心的手段,美欧大国也好利用他们主导的WTO来保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在这里,权力因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存在于自动性的专家小组机制和常设上诉机构机制之中,由美欧大国主导的专家小和常设上诉机构是会为美欧大国的利益服务的。

三、争端裁决执行的政治化

如果说在专家小组机制和常设上诉机构机制中的报告、决议被自动性的通过还多少有些司法性质的规则导向作用的话(那是在不被大国主导的情况下),那么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裁决执行和胜诉方报复违约方就更加受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因素所左右。报复的力量尽管是有帮助的,但不是GATT/WTO裁决执行的关键因素。裁决执行是一个政府做出改变以往决定的政治过程,更多的受到国内政治经济条件的影响。而且,报复受到国家大小的制约,小国根本没有能力做出有威慑力和可信性的报复威胁。[3]其实WTO争端无非就是贸易政策的争端,是由于WTO成员方没有遵守经过多边谈判而达成的多边贸易协定或没有履行WTO多边贸易协定所规定的义务造成的,其本质上是涉及到各国利益的权力博弈。而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最后且最关键的裁决执行阶段却是规则模糊不清的,其条款中没有要求败诉方(违约方)向胜诉方提供经济上物质上的赔偿,而只是含糊其辞地说补偿或允许胜诉方中止相关的优惠减让及采取报复。这里的补偿是含义极不明确的,这只是一种政策上的补偿调整而对胜诉方的实际经济损害没有多少考虑。政策上的调整与补偿也是很难有一个能符合胜诉方初衷的结果。因为政策上的调整本身就是一个涉及众多利益的政治过程,它受到国内政治经济和国际政治经济的互动影响而时时变化,很难有一套既准确又公平的评价标准。WTO争端解决机制中也没有一套有关调整政策补偿的统一执行标准,因此各成员方基本上是各行其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自身的利益计算来确定裁决执行的补偿(政策调整)。这就给政治经济实力强的大国以违约的机会,广大发展中国家成员方由于实力弱小、经济上又高度依赖于大国而不会轻易违约,而大国却因为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而为自身的利益推行相关政策,就算是违约也不会有实质上的经济利益损失。至于政策调整的补偿那也是按自己的理解处理,以此拖延时间,使大国自身的利益获得满足。等到时机适宜时再作出所谓的政策调整,以遵守WTO协议来树立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在这之中,实力弱小的发展中国家成员方是不敢轻言报复的,因为其政治经济实力上的弱小和经济上的高度依赖于大国使他们的报复(即中止优惠减让)不会有什么实际的经济利益,这是有违其初衷的。WTO争端解决中的报复也是受到严格限制的,还必须受到由美欧大国主宰的WTO争端解决机构的监督和授权,程序繁琐而力度有限。真正的报复也不过是在贸易政策上作出调整而中止其按WTO协议对他国的优惠减让。本来WTO协议的各项承诺就是经过长期谈判而权衡利弊的结果,也是一个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措施,报复不一定能增加自身的经济利益反而有可能得不偿失。

四、结论

WTO争端解决机制作为一个国际机制显然是权力利益博弈的产物。在这个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的时代,各国经济上的高度相互依赖使我们处在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之中。而世界贸易组织作为管理协调世界贸易的国际组织正式这种经济上相互依赖的表现。WTO争端解决机制也是这种相互依赖中的一种规范、规则、原则和决策程序。在当前这种仍以民族国家体系为主导的国际社会中,正如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所认为的那样,最有可能影响行为体应对过程的是依赖的非对称性。依赖性较小的行为体常常将相互依赖作为一种权力来源,在某问题上讨价还价甚至借之影响其他问题。[4]在WTO中,各成员方也是非对称性的相互依赖,其中大国的依赖性小则可以使用权力来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虽然有自动性的专家小组机制和常设上诉机构机制,但是其结果的裁决执行却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左右不了的,更何况专家小组和常设上诉机构为美欧大国专家所掌握,不一定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有利。有实力的大国可以运用其不对称的相互依赖而产生的权力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发挥作用,一方面不怕对方报复而采取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贸易政策,另一方面又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计算适当遵守裁决来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成员方对WTO机制充满信心,更愿意加入到大国主导的WTO机制中来。WTO争端解决机制仍然需要权力来维持,其政治化色彩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 余敏友,左海聪,黄志雄.WTO争端解决机制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7.

[2] [美]安妮・O.克鲁格编,黄理平,彭利平,刘军等译.作为国际组织的WTO[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30.

[3] 屠新泉.WTO争端解决机制:规则与权力并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4):70.

[4]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姜鹏,董素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

作者简介:周熙(1983- ) , 男, 湖南辰溪人, 历史学、经济学双学士,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历史、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上一篇:浅议现代企业员工职业道德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三种无政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