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文体≠不要文体

时间:2022-05-29 11:48:46

要使文章在不同场合发挥不同的作用,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就需要有所不同,日久天长,便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体。不同文体的区别表现在内容、结构、表达方式、语体等方面。大致而言,记叙文、议论文各有以下特点:

文体写作目的写作要求结构单位语言

记叙文以情动人,使人感动刻画形象场面具体、生动

议论文以理服人,使人信服分析推理论层严密、概括

近年来,高考作文一般允许“自选文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写作时就不需要文体的规范了,而是给

同学们

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便于同学们在自己擅长的文体中发挥。事实上,一旦选定某种文体,所写作文就得符合这种文体的要求,不能随心所欲,任意而为。以下三种情况,应引起同学们的充分注意。

一、 缺少文体意识

有些同学对文体认识模糊,错将文体混杂当作夹叙夹议,作文一半是议论,一半是叙述,犯了文体不能统一的错误;有些考生叙述与议论相割裂,叙述的事件不能说明论点,议论部分不是从叙述中引申出来,而是另起炉灶,造成两种表达的分离;甚至出现了记叙、议论、抒情、说明和描写平均使用笔力的现象,有的作文“四不像”“五不像”,不知道作者究竟“自选”了哪种文体。

针对以上情况,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专家郑重提示:“高中生必须写好规范的‘记叙文’和规范的‘议论文’,这不但有益于高考得分,而且对一辈子的工作、学有好处。”具体说来,写“记叙文”,必须有一两个“人”,有一件较具体的“事”,有比较突出的生活“背景”,而且要以“记叙”“描写”为主,适当“抒情”,最好少发“议论”。写“议论文”,必须有一个中心论点,在它统率下有两到三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最好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要“摆事实”,更要“讲道理”,讲道理就是“分析”,即用相关论据来诠释、证明自己的观点。

【考场病例】

时间在流逝(节选)

用痕迹,去留住时间的流逝。

痕迹,是过往的最佳见证,可无奈悲痛的总是刻骨铭心,欢乐的总是难以挽留。

我曾经见到过一棵开红花的山楂树,它从古老的历史走到今天,在战争中经战士们鲜血的浇灌,开出红色的花瓣,它的躯干上刻着深深的弹痕,它的周身,在无尽的悲痛与沧桑中苟延残喘【“周身……苟延残喘”有语病】,却依然结出了酸甜的山楂果。它的痕迹,永远永远记录下了悲痛!

……

纵观中国历史,有多少人的生命如同那落叶,在历史的长河中支离破碎,但那部分如同伤痕的人,生命却扼住了历史的肌理。

王昭君就是一个伤痕般的人,她用自己的生命和汉代赌了一把【“赌了一把”,文句表意费解】……

此文整体上是一篇议论文,以王昭君为正面事例,对比以“有很多人的痕迹如游丝般飘过”,借以阐明应该“用痕迹,去留住时间的流逝”。作为议论文,却在开篇处描写“开红花的山楂树……依然结出了酸甜的山楂果”,文体特征并不鲜明。

二、 忽视内容,刻意求新

部分同学不是首先考虑内容,而是借各种文体胡乱阐发。比如2011年江苏卷,有些同学盲目地求变求异,写“丹丹体”“咆哮体”等流行体,内容上却不知所云,其得分自然偏低。事实上,对一篇文章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内容。高尔基曾说:“散文,第一是内容,第二还是内容。”任何文章都是思想内容、文体结构和语言表达三方面因素的统一体。归根到底,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没有好的思想内容,形式也就失去了生命。所以决不能光在文体上打转。

【考场病例】

血、汗和笑容(节选)

某年某月的一天,血、汗和笑容相遇了……

“谁的功劳大”

血:“看到祖国的今天,经济腾飞,国力增强,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幸福昌盛【搭配不当】,我当初在战场中没有白流啊!”

汗:“我说血啊,你可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啊。你也不想想,是谁在几十年如一日不停地努力奋斗?是我,如果没有我,你可能到现在还不停地流啊。”

血:“哼!要是没有我打下基础,你会有发展的空间吗?不自量力。”

汗:“你……”

笑容:“好了,好了,你们都别吵了,你们的功劳都大,就我没用,只会坐享其成,呜呜……”

“鼓励的笑容”

……

“牵手,一起走过”

……

血:“对,你努力吧,祖国的未来就要交给你了,我血就退休了。”

汗:“笑容。”

笑容:“这可不行,你们别在我面前卖苦啊【‘卖苦’属生造词语】,祖国的未来,我们一起去创造。”

某年某月某日,血、汗、笑容又一次约定,新的对话即将上演。

粗粗看来,此文谈“中国崛起”,又是分列小标题,又是通篇拟人,从“争吵”写到“鼓励”再到“祖国的未来,我们一起去创造”,写法上很有新意;而实际上,这种为创新而创新的做法,明显缺乏真情实感――就内容而言,将“血、汗、笑容”组合到一起,情理不顺,扣“中国崛起”比较牵强,可以说是幼稚;行文表达上,让人感觉有喊口号的味道。这类所谓的创新之作,其实是考场作文的大忌。

三、 盲目改编,不伦不类

2011年高考到历史人物那里搬救兵的不在少数,不少

同学

参与了“发思古之幽情”的大合唱,也着实涌现了少量历史题材的精品作文。可令人费解的是,有些同学明明缺乏文史知识的积淀和新编故事的素养,却也选用了历史题材。于是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套用名著名篇的框架,机械、肤浅地作改写,张三变李四,照着葫芦画瓢;二是在不甚了了的情况下,囫囵吞枣,泥古不化,加上用以表达的语言与借用的人物口吻风马牛不相及,

以致

内容与形式严重失调。其实,写好故事新编,要求有三:一是对原著研究得深,二是对现实社会有深切感受,三是要找到两者结合的切入点――没有一定的才情,这在考场内是无法急就章的。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李峤

【考场病例】

诚信乃人之本、政之要(节选)

是夜,月明星稀,鹊静竹疏,鲁肃来访,因之把酒江上,共商国事。

几杯间,周瑜略有醉容,鲁肃因问之曰:“今我东吴大胜而归,士气高涨,都督因何而愁?”

周瑜笑曰:“依汝之见,当今天下谁人可称英雄,自己除江东群豪?”

鲁肃笑而答:“吕布者,英雄也,可算乎?”

周瑜曰:“勇夫也,不可当之。”

鲁肃再笑:“袁绍称霸一时,可算英雄乎?”

周瑜慢笑曰:“无谋者也!吾乃以真言叩问,汝何玩笑答之?”

鲁肃正襟:“公瑾以为何人当之?”

周瑜曰:“虽世人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然吕布不过无信无义,酒色之徒也,因财杀父,凭色刺主,不算英雄也。曹操者,权大也矣,然亦无诚无信,故斩杨修,杀张允、蔡瑁,背重用之诺言,信谗谤而杀能臣,惜失水师良才,进而失战机也。曹之败,非吾也,非苦肉计、反间计、连环计也,无信而致也!”

作者以《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为底子,重新编述情节,通过周瑜与鲁肃的对话展开题旨;节选部分,重点分析了吕布所以亡、曹操所以败的原因。问题在于,所述情节不够合理,赤壁之战前吕布、袁绍等早已覆灭,鲁肃再将这两位推举为英雄,明显有悖常理。此外,文章进入正题太慢,像“自己除江东群豪”等语句,则文言的味道并不纯正。(下转49页)

(上接48页)

【对症下药】

考场作文“自选文体”,究竟该怎么“选”?从具体的操作过程看,应注意:①考虑该题最适合写哪种体裁。②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体裁:形象思维发达、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写的同学,可选记叙文、叙事散文、小小说来写;逻辑思维发达、会思辨、善于议论说理的同学,可选议论文(包括社会生活评论)来作。③考虑有没有

充足的

与该体裁相应的素材。④思考用这种体裁写,能否写出新意。

以上几点想好了,体裁问题解决了,实际上连选择材料的问题也基本考虑到了。

(作者:唐惠忠,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上一篇:绝域风景 第11期 下一篇:记叙文写作的失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