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模式研究

时间:2022-05-29 09:47:56

郑州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模式研究

摘 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对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郑州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体系一些可行化的对策。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模式;创新;郑州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34-02

绪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自1991年3月6日成立以来,至今已经成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最密集、最发达的区域,截至2012年末郑州高新区GDP145亿元。但是,郑州高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还不够快,支持产业中龙楼企业规模不够大,企业之间关联度比较低,利用外资水平较低、企业发展中资金缺口比较大,没有资本的大量投入与积累,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便难以转化,无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本文分析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的现状,并通过与国内外的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模式比较分析,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基础上提出完善郑州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体系一些可行化的对策。

一、郑州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的现状

自1991年郑州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以来,在各级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已经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配套,支撑服务体系较为完善、支柱产业相对发达的城区,成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但是由于郑州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并且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自身的特点,使传统的融资方式难以满足其融资需求,导致融资渠道不畅,严重阻碍了郑州高新企业的发展,目前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以下特点:

(一)融资规模不断扩大,融资渠道逐渐增多

河南省已建立了河南金犁风险投资公司等几家从事风险投资的机构,标志着河南省的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的扶植已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随后,先后成立了省科技投资公司、河南创投、河南联创、郑州高新创业投资公司等风险投资公司,到现在注册资本5亿元,所管理的创业投资资金总额约6亿元,与资金实力动辄几亿美元的风险公司相比,我省的风险公司还都是“小不点儿”,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河南的风险投资事业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二)金融融资体系建设尚不健全

由于中国的风险投资和证券市场发展尚处于不成熟阶段,融资环境发育缓慢,制约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拓展。国外经验表明,风险资本与证券市场在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风险投资可以使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和收益形成相对应的机制,证券市场可以有效地消除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进入和退出障碍。2009年10月中国的创业板正式上市,创业板的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但是,河南省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只有8家上市公司,而目前河南省的高新技术企业有将近600家,对高新技术产业而言,在创业板上市融资的作用有限,高新技术企业在资本市场中融资困难依然很大,主要受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资产规模、盈利水平和资信水平等条件限制,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的支持效应不大。

(三)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不够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事关河南省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要任务,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对于郑州市保持经济增长和调整产业结构有重大作用,有利于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郑州市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依赖国家政策,现河南省有两家创新投资基金,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支持,由于数量少、资金薄弱,不能对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提供足够的帮助。

(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融资困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贷款难和担保难则是“融资难”中之难。因此,建立和完善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缓解银行贷款占其融资总量的98.7%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途径。目前,全省已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1 000余家。但是我省担保机构存在运作存在不规范行为、中小企业信用不足制约担保行业发展等问题,影响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担保融资,制约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二、郑州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模式创新

(一)政府制定高新技术产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在企业通过科研机构的研发活动,创造出省资源、优品质、高效率的高新技术,形成完善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经营体系的同时,政府也需要制定扶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一是优化投资结构,不断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研发的投入。这可以通过增加R&D投入占GDP的比重、对高新技术企业科研经费增长额进行税收冲抵等来实现。二是提供担保。商业银行提供贷款考虑的因素是资金的安全性与收益性。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高风险和占用长期资金获取高额利润,但这份高额的利润并没有给银行带来高额的利息收入,从而造成银行“惜贷”。为鼓励银行向高技术产业投资,政府可以利用政策手段为银行向高技术产业投资提供担保,降低银行业的风险。如,确定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额度区间,由资信评级机构评估申请贷款企业的资质,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资质和贷款额度提供相应的担保额。

(二)健全融资担保体系,规范担保行业发展

郑州市担保行业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快速发展,但是行业内乱象环生,担保公司变成了非法集资的场所,因此,在2012年郑州市政府开始对郑州市担保行业进行全面的整顿,坚决维护投资者的利益。鼓励通过合并、重组、增资等方式将担保企业做大做强,并切实提升担保能力。

(三)逐渐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的有机结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对投资方而言,风险投资是一种中长期的股权投资方式,关注的是长期获益的稳定性,而非短期赢利性,从融资方的角度来看,高新技术产业的“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与风险投资者的“高风险、高投资回报”是相匹配的,高新技术的动态性、持续性是风险投资的动力和源泉。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迅猛发展,源自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而创新的动力就是风险投资机制。正是这一新型投资机制的出现,使得大量的资金纷纷涌入高新技术产业,确保其创新活动的持续发展。河南的风险投资业起步晚,因此,加快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是改善河南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环境的当务之急。具体地来说,一是加大政府对风险投资业扶持力度,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二是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降低风险资本损失;三是扩大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比如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基金,使社会各种闲置资本的所有人能够放心大胆地将其资本投向高新技术企业。

(四)创新银行信贷业务

河南省银行类金融机构可以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特点,创新信贷业务,比如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简单地说,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即把资金作为供应链的一个溶剂,增加其流动性。“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河南省的银行根据我省的具体情况,就具体某一供应链寻求一个大的核心企业,并以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来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实现融资业务创新,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提供融资支持。

(五)培育河南省区域资本市场

麦金农―肖学派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实施积极的金融深化策略,通过金融深化可引致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加深,推进金融经济的成熟,并产生积极的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就业效应与收入效应,从而加速经济的增长。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培育与发展无疑对区域金融的深化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区域资本市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对接可以实现资本的乘数效应。区域性资本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中最为复杂、涉及面最广却最易为人所忽略的部分,包括私募资本市场、区域股票交易市场等。在培育和发展我省区域资本市场时,应着重增强信息透明度、加快中介机构建设,规范私募资本市场,健全公司治理机制、规范上市公司行为等等。

(六)引导民间融资,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构建更具系统性的民间融资支持体系及服务体系是引导民间融资深入发展的必要保障。健全民间融资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市场环境,进一步清理整合涉及民间融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对民间融资的支持和服务。同时,积极构建包括政策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在内的综合性的信息平台,筛选和储备投融资项目,为全社会提供准确、充分的投融资信息。要促进建立社会化融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中介服务组织的积极作用。在推动部分条件成熟的民间金融同正规金融接轨的时候,政府应当鼓励民间金融主体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而不要给予过多的行政干预(王曙光、邓一婷,2007)。

参考文献:

[1] 靳黎民.河南省财政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和措施探讨[J].政策研究,2007,(10).

[2] 王曙光,邓一婷.民间金融扩张的内在机理、演进路径与未来趋势研究[J].金融研究,2007,(6).

[3] 杨兆廷,李吉栋.担保换期权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J].管理世界,2008,(10).

[4] 罗正明.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对中国当前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6,(6).

[5] 赵英,聂蔚.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借鉴和启示[J].特区经济,2006,(1).[责任编辑 刘娇娇]

上一篇:辽宁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评析 下一篇:试论保险的企业管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