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万人感谢他

时间:2022-05-29 06:18:33

220万人感谢他

现年74岁的詹姆斯・哈里森做梦也不会想到,他因拥有一种稀有的猕因子(Rh)阴性血型,而使他成为220万婴儿的救星,他也被澳大利亚民众亲切地誉为“金臂男子”和“与220万婴儿共生的男人”。

哈里森一直居住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悉尼市,14岁时,他突患急病,医生告知他的父母,需要立即对他进行一场大型胸部手术,否则性命难保。手术时,起码要输入13升的血浆。

当时,医院血库已经没有一点库存。危急关头,一位不知姓名的好心人志愿献出了自己的血液。哈里森住院3个月痊愈后,暗暗立下誓言:“别人既然能献血救自己,自己到18岁时也要献血,并要把它作为终生的事!”

转眼,哈里森已到了18岁法定献血的年龄,他迫不及待地第一次去献血。医生在检测他的血型时,惊讶地发现,他拥有一种罕见的猕因子(Rh)阴性血型,该血型能有效地应对Rh阴性和阳性血液“打架”的血小板,能对溶血症自动产生一种治疗性抗体,使新生婴儿免遭溶血症的侵袭而健康诞生,这种血型被医学界称为“无价之宝”。

这一意外发现,让哈里森喜不胜收,他这样形容当时的心情:“在检测出我竟有如此功能血液的那一刻,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对自己说,天哪,你不但可以实现终生献血的愿望,更重要的是,你的血液会挽救许多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婴儿,你真的很了不起。”

从那以后,他坚持每隔几周就去献一次血,然后被输给众多的孕妇。同时,研究人员在经过对他血液的反复试验后,还成功研制出了溶血症疫苗。

由于哈里森的血液非常珍贵,澳大利亚医疗机构为他投了100万澳元的生命保险。他在回忆这一段经历时说:“他们为我投保100万澳元(约合92万美元),我知道一旦自己发生生命危险,我的妻子芭芭拉就能得到照顾。而且给一位孕妇输血时,我都必须签署一份文件,这就相当于签下一份‘生死状’。但我并不害怕,我只想到救人,别的我没有想那么多。”

2000年,与他相濡以沫56年的妻子芭芭拉因病去世,哈里森虽然极度悲伤,但他依然没有忘记他的誓愿,在安葬了妻子一周后,他就强忍悲痛,又前往医院去捐血。对他的行为,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但他说:“在我的妻子芭芭拉去世一周后,我又回到医院献血,这的确令人伤感。但我知道,生活必须继续。我必须继续去做我应该做的事。芭芭拉一定会在天堂看着我,她也会鼓励我去这样做。所以我仍然决定一如既往地继续捐献血液,而且一定要坚持下去。”

哈里森的女儿特蕾西也非常支持父亲:“献血已成为父亲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即便在母亲去世后,他依旧没有打乱自己献血救人的‘节奏’,仍然在坚持献血。我为有这样伟大无私的父亲感到骄傲。”

热心助人的哈里森不会想到,女儿特蕾西也借助他血液研制的疫苗生下了一个健康婴儿。得知自己做了外公的喜讯后,哈里森高兴地开玩笑说:“多数女孩在生产时最需要的是母亲,而我的女儿却需要父亲,这确实让我意外。”

哈里森在18岁开始献血和他血液协助研制出疫苗迄今的56年中,他共捐了984次血,帮助220万名婴儿顺利降生。

被哈里森救下的220万婴儿,现绝大部分已长大成人,每当谈起他的救命之恩时,他们都感慨万千:“如果没有哈里森的血液,我们根本不可能来到这个世界,我们真不知道怎样感谢他才好,对他的大恩大德,我们只能这样说一句,‘大恩难言谢’。”

对此,哈里森说:“我虽然已经74岁了,但只要身体允许,我依然会将献血进行到底。按照过去献血的周期,到今年9月,我就可以完成捐血1000次的纪录,那样就能挽救更多的人,我对创造这个奇迹充满了信心!”

摘自《哲思》

上一篇:“疯子”理查德.布兰森 下一篇:信奉“不消费主义”的美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