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实验室风险评估和防范体系的构建研究

时间:2022-05-29 03:11:33

检测实验室风险评估和防范体系的构建研究

摘 要:作为检测实验室报告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把不合格产品判定为合格产品,或者把合格产品判定为不合格产品,都会造成重大风险。基于此,文章结合目前检测实验室实际工作研究,根据检测实验室的特征,分析了检测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防范体系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检测实验室;风险评估;防范体系

第三方检测实验室所出具的报告拥有公证的地位,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被检测产品的销售和生产经销企业的发展。若把不合格产品判定为合格产品,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甚至会给国家形象产生负面影响;而若是把合格产品判定为不合格,必然会对生产经销企业造成经济与形象等方面的损失。

1 检测实验室风险识别

1.1 人员资质

实验室检测工作人员、授权签字人、质量负责人以及技术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都应当具备相应的上岗条件、对于特殊作业工种应当拥有国家相关部门所办法的资格证书。否则从事的工作存在风险、得出的数据也没有法律效力。而部分检测实验室为了定期完成工作任务,因为人员流动或者请假等原因常常会临时调用其他人员顶替,很容易产生风险。

1.2 检测项目

一方面是项目必须在认可范围内。检测项目只有在认可范围中,所得出的检测报告才拥有权威性,另外认可项目借助于多种验证,得出的数据具备较高的准确性。所以检测项目在认可范围中风险较低;另一方面是检测项目是否是实验室常做项目,若是则检测人员熟练度较高,出现风险的几率较低,反之则更容易导致数据出错。

1.3 委托人情况

第一是委托人的具体身份,比如执法机关风险较高、生产企业相应较低、贸易单位风险中等;第二是委托进行检测的目的,比如说贸易需求、处罚依据或者了解产品品质。如果是执法依据则风险较高、企业内部质量检验风险相对较低、贸易结算居中。

1.4 样品

一是检测样品是否关系到安全卫生以及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如果委托检测的样品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度过高,如果存在错误则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后果,对检测实验室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损失。这类检测样品通常来说都应当由具备丰富经验的检测人员多次检测后才能够得出报告;二是检测样品是否与规定要求相符合,样品的取样以及保存等工作是否符合规定,样品一旦损失则会造成检测报告不准确,实验室应当尤其注重样品运输过程中的损坏情况[1]。

1.5 实验室资质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的相关条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活动,应当取得资质认定。部分行业对于检测实验室也有相应资质,所以检测实验室自身是否具备资质认证,直接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得出科学合法的检测报告。检测实验室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

2 检测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防范体系的构建

2.1 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检测实验室可以通过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来提高实验室反应及应对能力,包括风险预警、事故原因分析、应对及改进措施等。同时在检测实验室内部建立质量管理部门,明确各个岗位职能分工,设立风险分析岗位,加强实验室各个风险信息搜集力度,并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此外,检测实验室还应结合自身职能特点及能力水平,对各个风险因素、形式、危害等展开全面、针对性分析辨别,并对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促进检测实验室风险管理质量和管理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及时排除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2 开展风险培训和考核

检测实验室还应根据各个质量管理部门内外部评审结果和客户提出建议作为重点内容,并结合人员、设备、业务形式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等变化情况,在内部展开各项风险培训或考核,以此来提高检测实验室风险分析能力和管理质量水平。特别是要针对质量监督部门、证书签发部门以及检务等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风险分析、风险防控、风险管理、应对方法等,此外还应包括对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的培训,培养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风险管控意识,提升其管控能力。

2.3 建立风险危机应对机制

检测实验室要建立风险危机应急管理预案,如果存在重大质量问题则第一时间启动,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及时调查,对其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之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危机。科学确定风险防范范围,防止风险事件之间发生传导效应,防止风险蔓延,降低风险产生的危害。风险危机结束之后要进行总结,对产生风险的原因进行深度分析,总结教训,纳入到应急预案中。

2.4 科学制订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的制定是为了防止检测报告被误用后对实验室产生的风险。检测报告中所规定的“报告检测结果仅对所送的样品负责”“未经实验室同意禁止部分复制检测报告”等内容,这些都是免责条款。检测实验室应当结合各种不同的检测业务,在报告中明确的写出相关声明意见,同时还应包括合同要求的履行、检测结果使用建议等内容[2]。

3 结束语

风险识别与管理属于检测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它始终贯穿于检测实验室运行的全过程之中,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各项活动。风险源识别以及风险评估防范属于持续性的工作,必须要构建全方位的防范体系,需要实验室人员全体参与,实现检测实验室的风险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姚青.检测实验室风险评估――风险树法[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2(2):89.

[2]柯家骥,闵宝乾.检测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防范[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1(3):21.

上一篇:水泥搅拌桩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方案设计与... 下一篇:华东协同决策系统的运行使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