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老师评改《幸福的回味》

时间:2022-05-28 11:21:33

毛老师评改《幸福的回味》

诊断与建议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祖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人们发现,幸福感却并未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而得到提高,这究竟是何原因?于是,“幸福”的话题被提了出来,引起了热议。这篇作文的题目吸引了我,我想看看小作者在幸福的问题上有何见解。

但是,细读之后,失望了。

作为学生,虽然思想文字尚不够成熟,却往往有一种敏锐和朝气,只要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也往往会发表新鲜不俗的一得之见。本文除了写作基本功较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认识模糊,思维混乱。可以说,文章既缺少深入的思考,也无来自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写文章,尤其是写议论文,总要表述一点自己的思考,有一点新鲜的思想,让人感到有点意思。人云亦云、老生常谈的东西必令人生厌。纵观本文,要讲的就是幸福需要回味,如能围绕这一点展开、挖掘,也可写出点东西来,但文章只是堆砌了一些概念,最后四段则脱离了文题中的“回味”而将笔墨转移到有关幸福的其他问题上去了,不仅未能深入,还枝杈横生。

回味幸福,就是对曾有过的幸福进行回忆,再作品味,这是对幸福的珍视和重温,也是对幸福的再体验,但可惜的是全文并未提供这方面具体事例和生动细节,也没有写出自己回味幸福的情感体验。文中虽然说“幸福值得回味,它包含了太多我们不曾完全理解和领悟的幸运与感情”,“回味是美好的,幸福的回味更是无与伦比的”,但由于没有事实的支撑,这些话也就只能是空发议论而已,并不能感染读者,打动人心。

此外,还想讲三个问题。

一是文章要克服明显的教育痕迹。也许作者并无意去教育读者,但字里行间却存在着“教育”的痕迹。比如“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品尝自己的幸福,也不是每一个人会去回味自己的幸福,只有对生活抱着热爱的人,才能享受到生活的幸福,才能品味到生命的灿烂”,“不要忘记你的幸福,也不要吝啬你的幸福,将你的幸福同样的赐予他人,世上便多了一个人的幸福”等等,都好似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教育口吻。现在许多报刊上的文章都存在这样一种“教师爷腔”,我们不要去学,文章,尤其是学生作文要写得亲切而有人情味。即使是说理文,也要防止说教的痕迹。要让人接受你的观点,不能靠硬邦邦的道理或是颐指气使的态度,而是要靠文章的感染力,要和读者有一种推心置腹的情感交流。

二是不能讲过头话。千万不要以为把话讲过头就显得有力,观点就鲜明。文章在谈到幸福时说“那无法用任何言语表达的感觉,那任凭你再妙的笔不能把它描摹得完整”,“幸福的回味,太多太多,即使穷尽一生也难以回味完”,“ 抓住幸福就像给自己一个依靠”等句子就存在这些问题,显得有点绝对。“留有余地”,“恰到好处”,平时做事需如此,写作又何尝不需要如此呢?

三是不能在思想还处于混乱模糊之际就急于表述。文中有句话说“什么是幸福?谁能解释得清?谁能概括得尽?”试问,如果连什么是幸福都还未搞清楚,又怎么能写好这篇关于幸福的文章呢?也许作者这样说,只是为了说明幸福内涵之丰富,但从文章本身看,有些地方就表现出了思想的含糊不清,大概是一种边写边想的状态。比如“一生太短,幸福几经起承转合,不过数年早已易主,可余下的生命却始终了解不透”这句话,我反复读之,也不解其意,真不知作者讲的是什么。一篇文章中有这样的硬伤存在,质量就会大受影响。只有思想明晰才能写出清通简明的文字来。

上一篇:老蔡 第11期 下一篇:有理有据 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