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时间:2022-05-28 09:29:54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重点学习第三部分,学习哈尔威船长的高贵品质,体会哈尔威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诺曼底”号遇难后,救援的经过,体会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舍己为人的品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大海是美丽的,大海是雄放的,但是大海是无情的,在《跳水》中我们认识了一位遇事沉着、机智果断的船长。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位英雄船长——哈尔威,以及和他有关的海上故事——“诺曼底”号遇难记。

2.这是一篇短篇小说,作者是谁?请同学们介绍。

3.再读一遍课题,读完课题,你们会想到哪些问题呢?

4.学生提问,教师归纳:

(1)什么时间遇难?

(2)为什么遇难?

(3)遇难后的情况怎么样?

(4)船长是怎样救人的?

(5)结果怎样?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解决问题吧。

二、初读感知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1)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按提纲:夜航—遇难—救援—殉职,给课文分段。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学生自学。

3.交流。

生:1870年3月17日“诺曼底”号被“玛丽”号撞出大窟窿,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大家脱离危险,使船上的船员和乘客都获救,而自己却随沉船牺牲了。

学生分段。

过渡:同学们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还知道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论,分别写的是夜航—遇难—救援—殉职。

板书:夜航—遇难—救援—殉职。

三、自主学习

1.提问:课文的哪一部分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最深?(救援)

2.下面请大家带着屏幕上的几个问题,自主学习第三部分救援。

(1)海难发生后,起初“诺曼底”号上是一副怎样的景象?(用“ ”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2)在船长的沉着指挥下,船上后来是一副怎样的景象?(用“ ”画出描写船上秩序的句子,读一读)

3.交流。

4.学生个别回答。

5.齐读相关句段。

过渡:船遇难后,起初船上一片混乱,后来,救援工作井然有序,为什么会形成这么鲜明的对比?(船长)

四、合作学习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在危急时刻,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

(他做了哪些事?说了什么?体现出了他的什么品质?)

2.小组内合作学习。

3.交流。

4.学生交流,教师板书:语言 行动。

5.齐读船长的命令。

6.小组内分角色读人物对话。

7.学生交流体会到了什么品质?(板书:舍己为人,镇定自若,忠于职守)

8.出示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

五、说话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结尾的话。

2.引语:船长的事迹是可歌可泣的,船长的品格是可敬可佩的,让我们每个人说一句话来赞颂船长,悼念船长吧。

3.学生说话练习。

六、总结

哈尔威船长在危急时刻舍己救人,镇定自若,忠于职守的高贵品质和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里。

(作者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三雷镇下管小学)

上一篇: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下一篇:陶行知教育理念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