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导入型高效课堂论文

时间:2022-05-28 07:41:49

高中化学导入型高效课堂论文

一、课堂导入的作用

课堂导入的作用可以用“凝神、激趣、诱思、引导”八个字来概括。灵活运用课堂导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能把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到最佳。

(一)凝神

凝神其实是让学生静下心来,抑制与学习无关的心理作用,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过程中去。恰当的导入如涓涓细流注入学生心田,使之心平气和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激趣

兴趣是积极学习知识的心理状态,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动因。恰当的导入能培养学生地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三)诱思

诱思是指激活思维,诱发思维。教学导入环节中通过“巧提问,妙激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引导

恰当的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课堂导入的类型

(一)模块课的导入

每个模块的第一节课都相当重要,这节课上得成功,无疑会为以后的教学赢得一个良好的开端,因而这堂课应引起特别重视。对于这堂起始课,一般不宜讲授新课内容,而应该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有个初步了解,明确在学习方法上该做哪些调整,明确学好这个模块应该怎么做。可以说,这样的起始课整堂课都在导,对教师导入的技巧和水平要求就更高。例如,在学生刚入学时,本人对高中化学必修1绪言课做了精心准备,在精彩的自我介绍之后,从衣食住行用五个方面,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讲述了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使学生感到学习化学很有用,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然后话锋一转,抛出问题:“如何学好高中化学呢?”我结合苏格拉底让学生每天甩手300下的小故事教育学生要注意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最后,我送给学生自己的座右铭当作见面礼:“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句富有哲理性的话无形中使学生倍受鼓舞,激发了学生的斗志。

(二)激发学习兴趣、传达教学意图的导入

1.图片引入。图片内容丰富多彩,色彩艳丽,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秘密武器”。如教学《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一节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示沙城干红葡萄酒、沙城王白酒、医用酒精、银器除黑、检验司机酒后驾车等图片,学生急于想弄清楚其中的联系及奥秘,于是就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学习状态。2.故事引入。充满悬念、富于哲理的故事导入新课,会令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神奇而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去。这样既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导入新课,又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欣赏力。例如,在进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教学时,我向学生讲述古代船员在沙滩做饭时无意中在灰烬中发现亮晶晶的玻璃的故事,引领学生进入古代材料世界,引出二氧化硅制造玻璃的工业原理。3.实验引入。实验是化学最具魅力之处,实验导入不失为很好的导课方式。如在教学过氧化钠的性质时,一进教室教师可以不动声色地找两名学生做“滴水生火”“吹气生火”的实验。当学生看到火苗升起时,顿时疑团重生,有的相互讨论,有的忙着翻书,有的瞪大眼睛望着教师。此时,教师说:“看来同学们都很想弄明白水和CO2为什么能使棉花着火。其实是老师提前在棉花团中放入了过氧化钠,那它如何使棉花着火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4.多媒体引入。多媒体相对于传统的说教来说有着很多优势,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领会、记忆,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例如,在进行《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一节教学时,我先播放张家口市宣化钢铁厂炼钢的视频,引出金属冶炼的方法,展开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建立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导入

在进行《烷烃的命名》一课教学时,我结合上节课中同分异构体书写的练习进行引入:“上节课我们练习了C6H14的同分异构体书写,这些同分异构体该如何区分,又该如何命名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烷烃命名的相关知识!”

(四)设疑问难、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导入

疑是学问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能最终有所得。巧妙地设疑,能够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兴奋中心迅速形成,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比如,在进行《原电池》一节的教学时,引用格林太太先后镶了黄金和不锈钢两颗假牙,之后总感觉头痛,夜间失眠,心情烦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症状呢?与她镶的这两颗假牙有关系吗?巧妙地引入原电池的学习,使导入新课、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几个教学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浑然一体。学生在屏息静气地听故事的同时,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一步步迈入科学殿堂,探索知识奥秘,获得成功的喜悦。总的来说,导入新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无论采取哪种导入类型,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等选择恰当的导入类型,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

作者:李风云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沙城中学

上一篇:数学教师高效课堂论文 下一篇:无线接入网有线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