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控制对策

时间:2022-05-28 07:22:17

探讨建筑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控制对策

摘 要: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且经常发生的工程质量问题,其中混凝土构件裂缝、屋面渗漏、等等。然而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问题的涉及面广,所以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危害非常之大,我们作为这方面的工作人员或监督人员必须从工程的每个环节容易出现的工程质量通病加强防治,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 建筑工程,常见问题,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通病防治由建筑单位组织实施,参照质量责任主体各自履行,在防治期间发生的费用应列入工程预算中。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必须列入监督重点,施工前建筑各方必须签订《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施工单位填写《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监理单位填写《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从各方面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本文更具多年工作经验来看,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一、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分析

(1)混凝土构件裂缝

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问题。如: 混凝土干缩裂缝。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快,表面收缩变形,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混凝土构件堆放时,支撑垫木不在一条垂直线上,产生拉应力,或运输时受到剧烈的颠簸,从而产生构件裂缝。因此,混凝土构件应及时养护,堆放时支撑垫木应在一条垂直线上。

(2)抗震构造柱断条或烂根

因没有将柱底部残留砂浆、碎砖等杂物彻底清除,振捣不实或跑浆,构造柱位置及节点处理不当,而产生断条或烂根。构造柱应设置在墙体的内侧,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3) 屋面渗漏

渗漏部位一般在山墙、檐口、变形缝处。产生的原因一般为:泛水高度不够,局部积水,细部处理未按规范要求执行,施工粗糙等。如温度的变化使防水层遭到破坏,或由于水蒸气的压力,使卷材起鼓、起泡,破裂后造成渗漏。屋面防水工程应由专业防水队伍施工,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要求施工。一般在屋面有组织排水沟的落水口及水簸箕之间,此部位应做严格处理,一旦出现渗漏。很难掌握处理的程度,施工时应把其出口内侧清扫干净,在做 SBS 防水前用冷底油满刷,并用火烤后粘结SBS。做好后应再次涂刷沥青防水漆一道其效果极佳。

(4)地面空鼓、起砂、强度不足等

水泥砂浆楼地面属装饰工程施工的一部分,它虽危及不到主体结构的安全问题,但给业主的生活起居乃至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造成这种通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施工人员不按正常施工工序施工、偷懒、省力引起的。它主要表现在楼地面空鼓、起砂、强度不足等,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进行防治:1) 基面就整体楼层或整体单元应采取统一清理验收后施工的管理办法,先打扫 1 遍 ~2 遍,在施工面进行施工的同时,再次清扫干净,洒水湿润,不积水的情况下进行施工。2) 所用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 425 号,水泥砂浆的最终强度不得低于相应的C15 度,并按规定留置试块。3) 若为压光不得罩素浆,必须以原浆收面。4) 砂浆中的砂颗粒采用中砂与细砂级配,但要注意细砂的含泥量。

(5)通气孔堵塞

因操作中碎砖、砂浆等杂物掉落烟道内,砌筑质量不好,把关不严,造成通气孔堵塞。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烟道必须进行逐个检查验收。

(6) 卫生间、厨房地面渗漏

给排水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主要存在的部位有厨房、卫生间的给排水、暖气管道的立管与混凝土楼板的结合部位,出现漏水或渗水的现象,这些现象应在施工别注意。

常见原因: 有水房间地面的防水层作法不正确,施工质量不好,管根、柱根水处理不细。住户进户后改修,防水层、防水构造受破坏。措施: 严格按设计要求及规定施工。保证有水房间地面标高低于其他室内地面标高 20 mm。卫生间、厨房等有防水要求房间的地面应铺设防水层。防水层铺设完毕后应作蓄水检验( 深度为 20 mm ~30 mm) ,24 h 内无渗漏为合格。安装卫生器应预埋准确,杜绝乱刨、乱砸,以防破坏防水层。

(7)铝合金门窗质量低劣

产生原因: 盲目选用低质廉价的铝合金型材,片面追求低造价,偷工减料。设计图纸简单,只注明铝合金窗,无任何技术要求。施工单位素质低。措施: 门窗必须采用经管理部门认证、推荐使用的合格产品。应让有安装资质的单位施工。铝合金门窗设计无要求时门窗框与洞口之间伸缩缝应采用矿棉条或玻璃棉毡条分层填塞。塑料门窗框与洞口之间的缝隙应采用苯板保温材料填塞,内外侧均设密封胶缝。

(8)墙体结露、涂料霉变

原因: 施工期间墙内潮气未充分释放出来,墙体未干透,管理不善,使用不当等。措施: 严格按节点处理详图的规范要求施工,保证墙体的砂浆饱满度,工程完工后作好通风,尽快晾干墙体。内墙应采用防霉变涂料,涂料使用前须经反复检测,确认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9)预应力空心板缝

已投入使用的住房,沿楼板搁置方向出现裂缝,几乎很普遍,严重影响着房屋的室内观感质量,施工时可采取如下措施:1) 楼板搁置在墙体或梁上后,楼板间底部缝宽不得少于30 mm,并吊缝处理。用细石混凝土浇捣时,分两次浇捣,每次一半,细石混凝土标号应采用现浇板相应标号,不得低于 C20,且每层留置试块。2) 在楼板跨度较大,易出现自身挠变的部位,板缝中应加Φ6 钢筋放在板缝上部,用不低于 C20 的混凝土浇捣( 要保证板缝清洁,并湿润) 。3) 板缝超过 60 mm 时,应按设计部门要求进行施工。4) 夏季施工应保证养护 24 h,冬季初凝期禁止施加振动荷载。5) 应按隐蔽工程要求进行签证记录。

(10)给排水施工中的质量通病

主要存在的部位有厨房、卫生间的给排水、暖气管道的立管与混凝土楼板的结合部位,出现漏水或渗水的现象,这些现象应在施工别注意,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止,避免在安装卫生洁具及铺地板砖后出现渗漏。

施工前应把楼板预留孔部位直径 300 mm 内清扫干净并用水湿润后,先刷素水泥浆一道。从孔下口吊一直径同立管管径相同的三合板,吊好后用细石混凝土 C20 浇捣。但应分两次浇捣,第一次浇捣一半后待 24 h 后用防水油膏或沥青防水漆涂刷一遍,再浇捣剩下的一半。但上表面低于楼层地坪下 15 mm,然后待混凝土达 72 h 强度后刷沥青防水漆一道,直径 300 mm,让管道与混凝土楼面充分结合。工程竣工前应再刷涂一遍以防铺砖后渗水。铺砖时不能破坏沥青防水层。

二、施工中质量管理措施

(1)人的因素

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 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 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 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 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

(2)材料因素

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 1) 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2) 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3) 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正常施工。4) 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5)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合理使用。6) 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据统计资料,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 70% 或更多,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及原材料进入工程施工中,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为材料的检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国家在有关施工技术规范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际施工中只要我们严格执行,就能确保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

(3)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的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4) 机械设备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件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5)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声、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三、结语

总而言之,要消除质量通病,需要各方的努力,需要做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在现阶段,比较务实的目标是消除和治理几个影响较大的质量通病(如裂缝、渗漏等),较好的方法是先试点,并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化出版社,2001.

[2]廖薇.浅析房屋质量常见问题与防治[J].科技创新导报,2008,(5).

[3]彭生浩.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关于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探讨 下一篇:温拌沥青技术运用与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