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整体护理措施对新生儿黄疸的效果

时间:2022-05-28 04:37:42

探讨整体护理措施对新生儿黄疸的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措施对新生儿黄疸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儿科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3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190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190例,给予整体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实施整体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整体护理 新生儿黄疸 效果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期常见症状之一,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1】,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病理性黄疸在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复现,或生后2周后开始出现黄疸。早期黄疸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死亡率较高【2】。因此,需要正确判断患儿黄疸的性质,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同时配合整体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儿的康复速度。选取我儿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给予整体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儿科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3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90例,其中男107例,女83例;年龄1-9d,平均年龄4.6±1.3d;足月儿101例,早产儿89例。观察组190例,其中男99例,女91例;年龄0-7d,平均年龄2.4±1.4d;足月儿112例,早产儿78例。所有患儿均经胆红素监测显示,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符合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儿均排除其他严重心、肝、肾疾病。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措施。

1.2.2.1 严密观察患儿病情

严密观察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直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状,观察并记录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根据患儿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估计血清胆红素,判断疾病的发展速度。

1.2.2.2 患儿喂养护理

尽早提倡母乳喂养,如果乳量不足,可给予加服配方奶,有利于刺激肠蠕动,促进胆汁分泌及排泄,同时配合药物辅助治疗,可以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从而降低血清间接胆红素的作用。

1.2.2.3 蓝光治疗护理

治疗前了解患儿日龄、体重及黄疸的范围和程度,一般采用蓝光治疗,主峰波长以425-475nm为宜【4】,患儿入箱前对其皮肤进行清洁,双眼佩戴眼罩,避免损伤视网膜,男婴要注意保护阴囊,调节箱温30-32°C,湿度为55%-65%,光疗过程中要每2-4h测量一次体温,根据患儿的体温调节箱温,观察患儿精神反应及生命体征,有无精神萎靡、反应差嗜睡等高胆红素脑病的早期症状,注意黄疸部位、程度及变化、大小便颜色与性状,光疗后撤掉患儿眼罩,检查眼部是否发生感染,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并记录出箱时间及灯管使用时间。将蓝光箱消毒后放在干净、温度变化小、无阳光直射的地方。

1.3 观察项目

实施整体护理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患儿家属满意度。

1.4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姚凤一,陈凡【5】等评定标准,采用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实施整体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观察组 190 147(77.4) 37(19.4) 6(3.2) 184(96.8)

对照组 190 91(47.9) 55(28.9) 44(23.2) 146(76.8)

X? 3.122 3.132 3.127 3.109

P值 P

2.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实施整体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8.4%,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74.2%,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例) 基本满意(例) 不满意(例) 总满意度(%)

观察组 190 151(79.5) 36(18.9) 3(1.5) 187(98.4)

对照组 190 87(45.8) 54(28.4) 49(25.8) 141(74.2)

X? 0.342 0.371 0.363 0.385

P值

3 小结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巩膜、粘膜、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重者黄疸从头到足可遍及全身,甚至呕吐物及脑脊液等。因此,新生儿出生后就应观察巩膜黄疸情况,尽早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通过我儿科的研究发现,实施整体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Chen Bao-chang,Li Yan-min,Han Xiao-mei,Dynamic measurement of hour-specific total serum bilirubin of healthy term newborns during the first postnatal week:an experience from the Shijiazhuang region[J],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2007,25(10):17-19.

【2】熊慧琴,舒适护理在39例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05):156-157.

【3】Keren R,Luan X,Friedman S. A,comparison of alternative risk-assessment strategies for predicting significant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in term and near-term Infants[J].Pediatrics,2008,01,170-179.

【4】梅劲芳,舒适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24,217-218.

【5】彭伟利,廖红英,综合护理干预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4,26(05):115-116.

【6】李秀芝,刘强,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20例临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09,278-279.

上一篇:浅析儿科护理中强化护理细节的意义 下一篇:强直性脊柱炎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