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台湾商人面对面

时间:2022-05-28 12:17:42

这个夏天,天津最热闹的地方就要数台湾名品博览会了。在那里,我第一次和台湾商人近距离接触。

人潮涌动,一个专卖酱油的展台吸引了我,老板的做派像个文人,说话和气,文质彬彬。他把酱油倒在一个小碟里,让我用牙签尝一点点——一种久违了的散发着甜味的酱香瞬间将我打动。说明书介绍,这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酱制品企业,精选出的黑豆经过180天古法手工酿造。看着照片上那一排排干净的大酱缸,我决定要买,可是老板说酱油已经卖没了,只有酱油膏了。酱油膏的味道更加浓烈,我买下了。临走的时候,我随口说:“我还是喜欢你们那个小包装的酱油,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吃完。”老板说:“那我把开过封的酱油送给你吧。”我问:“多少钱?”他说:“开过封的不可以要钱。”他把两瓶开封的酱油倒在一个瓶里,紧紧拧上盖子,又用一个塑料兜装好系紧,再和那瓶酱油膏一起装进提兜里,用双手递到我手中。那种真诚敬业的买卖人的一系列动作,让我欣赏、让我感动。

在帽子展台,一种非洲的草编帽子让我动心,它既柔软又挺括,我选中了一顶紫红色的宽檐儿帽,交了钱戴上帽子就走。台湾商人操着浓重的客家口音说:“阿姨请留步,请把帽子给我。”我摘下帽子,他双手接过去说:“我来告诉您如何存放和保养这种帽子。”于是他给我介绍了帽子被雨淋后如何处理,脏了如何清洗,外出不戴时如何存放等。他一边说一边演示,最后把帽子卷起来,轻轻地我的提兜。离开展台,我又把帽子顶在头上,美得不得了,不是因为帽子,而是想继续感受并回味相互尊重的快乐。

后来,我又买了些牛轧糖、水果酥、温灸盒和无烟灸条,才想起该回家了。

过了几天,我开始体验无烟温灸。可是灸条被点燃后放进灸盒里过一会儿就熄灭了,又试了一次依然如此。我打通了说明书上的电话,讲明了灸条熄灭的情况。老板在电话那一头的第一句话是“很抱歉”,他已经离开天津,并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一是他把另外的温灸新品寄给我,调换一下;二是让我把银行账号告诉他,他把钱退还给我,钱到账后再把产品邮过去。我选择了后者。第二天,由他的一个福建的学生和我通话,第一句话依然是“很抱歉”,然后是核实账号,并说明产品价格是250元,他将转给我280元,其中30元是邮资。钱到账了,快递公司也把温灸盒按时发出。我在给他们的短信中说:“温灸盒及灸条已发出,邮费10元,包装费16元,余下的4元钱放在温灸盒里,请查收,谢谢。”他们立即回信,仅两个字:“感恩。”数日后,又收到短信:“产品已收到,感恩。”

原来做买卖可以不必大吵大闹,不必面目狰狞,也不必“热情”得让人无所适从。

(周继红摘自《今晚报》)

上一篇:有些事,银行不会告诉你 下一篇:无法忘却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