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氏心意六合枪与《纪效新书》六合枪

时间:2022-05-28 12:00:12

水氏心意拳是南阳水氏家传的心意合拳,为河南心意六合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以前仅在水氏家族中秘传,外界知者甚少,故名。水氏心意拳自清中期水观澜阿訇开始,水观澜为一世。水观澜人称水四阿訇,性豪爽,喜交游,嗜武功,清道光(1821―1850)年间水观澜在邓州穰东清真寺延请枪师唐大用、心意拳师李祯和刘万仪教拳,水观澜及其子水腾龙、水应龙、婿马步衢等皆从学习。唐大用为开封朱仙镇人氏,家传六合枪,与其结义兄弟八人被誉为“”。李祯为河南郏县三郎庙人氏,为河南心意六合拳二世南阳阿訇张志诚的高足,精于心意拳术,世称“鸡腿先生”。刘万仪为洛阳人氏,为河南心意六合拳二世马兴的弟子,受其表兄马煤胡的委托来南阳教拳。所以水氏心意拳法中既有李祯的拳法,又有洛阳刘万仪的拳法,还融入了唐大用的唐氏枪法及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水氏家传心意六合拳。

水氏家传心意六合拳每一动以六艺作身法,以枪法为依托,以丹田内劲为基础,以内催外,以身带动肢体,以大关节带动小关节,以身带步,以身催手,发出丹田内劲,每一出手必含十大真形及扎枪的底蕴,螺旋划圆,圆中求直、求灵、求变的三角发力,以找劲、变劲为其真谛。

水氏家传心意六合拳器械,以唐大用传的唐氏枪法为主,有大六合枪、中六合枪、小六合枪、丝六合枪、十大真形枪、二龙戏珠枪、群枪(又名独行枪)、青龙出海枪、泉枪、岳飞后造十枪等枪法。另外还有六合刀、五郎棍等器械。

《纪效新书》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1528-1587)的一部军事著作,大约成书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前后,其第十卷《长兵短用说篇》专门介绍了长枪的练法和用法,记录了当时业已成熟的六合枪技术和练法。那么,《纪效新书》所载的六合枪法和水氏心意六合枪法一样吗?有什么异同点?笔者试以自己所练的枪法做一下对比分析,以研究古今枪法的变异和发展。

水氏心意大六合枪谱:

第一合 圈枪为母,分劈捉拿,圈拦护膝,反枪进扎,速手退步,哄进百拿。

第二合 里恍外扎,外恍里扎,先扎穿指,后扎吞袖,跟进跟扎,悬枪跃进。

第三合 先有直枪,蜈蚣躜蹬,叶底偷桃,抛手捂鸡,扯枪救护,先有拦枪。

第四合 反枪迎扎,闪起里滑,闪起外滑,里滑里摆,里滑外摆,鲤鱼叠脊。

第五合 里合外扎,外合里扎,一捷二进,三圈四拿,五伏六接,狸猫扑鼠。

第六合 狸猫跟扑,鹞子捉鹌,白蛇上峰,白蛇下峰,黄龙缠杆,乌龙入洞。

《纪效新书》六合枪谱:

一合 先有圈枪为母,后有封闭捉拿。梨花摆头,救护要分明。里把门,外把门,闪赚是花枪。名曰秦王磨旗。

二合 先有缠枪,后有拦枪。黄龙占杵,黑龙入洞。拿枪救护,闪赚花枪上。名曰凤点头。

三合 先有穿指,后有穿袖。鹞子扑鹌鹑,救护闪赚是花枪,四面是枪法。名曰白蛇弄风。

四合 先有白拿枪,退枪救护。后有白拦进步,如猫捉鼠。救护闪赚是花枪。名曰铁扫帚。

五合 先有四封四闭,后有死中返活。无中生有迎封接,闪赚是花枪。名曰拨草寻蛇。

六合 一截,二进,三拦,四缠,五拿,六直。闪赚是花枪。下游场拨草寻蛇,上游场秦王磨旗。

六合本是“天地四方”之意,又“合”古代指交战,所以此处六合枪指的是六组枪法变化的常用技法。据文献记载,宋时山东义军将领李全妻氏杨妙真创杨家枪(又称梨花枪,简称花枪),《纪》文中“花枪”指的即是“杨家梨花枪”。《纪效新书》中六合枪是六组,在水氏心意中也是六组。水氏心意六合枪每组六枪,排列齐整,六组共三十六枪。两相对照,可以清楚的看出二者在名称上大部分是相同的,如“圈枪为母”、“封闭(分劈)捉拿”、“黄龙缠杆”、“黑(乌)龙入洞”、“先扎穿指”、“后扎穿(吞)袖”、“狸(如)猫扑鼠”、“鹞子扑鹌鹑”、“一截二进三拦(圈)四缠五拿(伏)六直(接)”等等。这说明二者有着极近的血缘关系,或者五百年前是一家,但由于历代传承的不同,产生了发展也产生了变化。从形式上看,《纪》书中的显得较零乱,水氏心意的六合枪则显得整饬、严密。然水氏心意中的六合枪是清朝中期的东西,而《纪效新书》中的六合枪则是明朝中期的产物,二者相差将近三百年,也许水氏心意的六合枪也即是唐家枪正是《纪》书中枪法的演变和完善。

枪法不外“拦”、“拿”、“扎”,枪法的精髓只在于“一圈”,唐荆川在一圈上花费十年纯功,所以讲解枪法才使戚继光等深为叹服。在水氏心意六合枪中,把“第一合”看做母枪,称作“六枪头”,是整个枪法的基础。“圈枪为母”是向内画圈;“分劈捉拿”是向外画圈;“圈拦护膝”是应对下盘的进攻,可向外圈,也可以向内圈;“反枪进扎”是向前扎枪;“束手退步”是向后吃枪;“哄进百拿”又是进枪。水氏心意拳的六合枪可单练,也可两人对扎,各有一套练习方法。对扎时一人递枪,一人扎枪,两人角色互换。《纪》书中的基本功是“八母枪”,二人对扎,其中技法有拿、拦、颠、捉、撸、缠拦等。分析其中技术,拿为内画圈;拦为外画圈;捉为上盘内画圈;缠拦为上盘外画圈;颠为下盘外画圈;撸为下盘内画圈。再算上二人对扎时递枪者“进枪”,防守者“吃枪”,可以看出,《纪》书中所说的八母枪其实和水氏心意六合枪中的“六枪头”的内容实质是相同的。

在水氏心意拳中还有小六合枪,枪谱附录于下,供读者分析研究。

水氏心意小六合枪谱:

圈枪为母似箭发,分劈捉拿进步扎,圈拦束身盘膝固,四拿五伏跌扑刷,出枪迎面分心刺,那里圈枪进步扎,圈枪狸猫三扑鼠,撩枪藏身膝下发,鹞子捉鹌盘膝固,发枪闪电恍外扎,那里固枪折身势,速手固枪恍里扎,这里紧刷迎面打,那里圈伏紧固他,这里起枪咽喉扎,那里里劈迎面打,这里照样圈伏刷,这里搜龙左右恍,那里照样两恍扎,这里刷枪折身披,那里邪步紧固他,迎面齐出争门势,各自束身防敌家。

明代王圻(字元翰,上海人)《续文献通考》载:“杨家三十六路花枪,其分出者,有大闪竿、小闪竿、大六合、小六合、穿心六合、推红六合……”云云,可见,早在杨家枪中已有了“六合枪”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枪术,那么,后世的六合枪与之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正是杨家枪的继承呢?无独有偶,在水氏心意的六合枪中有“大六合”、“小六合”、“缠丝六合”,与杨家枪遥相呼应,也许后世之六合枪正是杨家枪的一脉相承也未可知。《纪效新书》云“夫长枪之法,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据考在明中叶至清初期,杨家枪和沙家竿子、马家枪是当时最为流行的枪法,戚氏赞誉曰“惟杨家之法,有虚实,有奇正,有虚虚实实,有奇奇正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霆”,“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信其然乎!

《纪效新书》中除了记录了“六合之法”,还有就是“二十四势”:

1.夜叉探海势 2.四夷宾服势 3.指南针势 4.十面埋伏势 5.青龙献爪势 6.边拦势 7.铁翻竿势 8.跨剑势 9.铺地锦势 10.朝天势 11.铁牛耕地势 12.滴水势 13.骑龙势 14.白猿拖刀 15.琵琶势 16.灵猫捉鼠势 17.太山压卵势 18.美人认针势 19.苍龙摆尾势 20.闯鸿门势 21.伏虎势 22.推山塞海势 23.鹞子扑鹌鹑势 24.太公钓鱼势

此二十四势有些人认为是杨家枪,《手臂录 卷之二》(吴殳)中有“马家枪二十四势”,与之基本相同,唯“琵琶势”作“抱琵琶势”。二十四枪势归属于哪家暂可不论,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明朝中期就已经存在了。“四夷宾服势”、“指南针势”、“十面埋伏势”即水氏心意六合枪中的“中平势”、“上四平势”、“下四平势”。二十四势中和水氏心意六合枪中的技术相近、名称近似的有“夜叉探海”、“青龙献爪”、“滴水势”、“苍龙摆尾”、“琵琶势”、“灵猫扑鼠”、“鹞子扑鹌鹑”,分别对照于水家枪中的“夜叉探海下龙宫”(泉枪)、“青龙出水不须忙”、“滴水溏墙圈枪固”、“五伏好似龙摆尾”、“怀抱月占定瓦岗”(群枪)、“狸猫扑鼠”、“鹞子捉鹌”(大六合枪)等。其他各势,在名称上差异较大。可见其中还是有较多的异曲同工之处的。

在河南南阳地区流传较广泛的是唐氏心意六合拳,唐氏心意源自于枪术高手唐万仪,唐万仪幼承家学六合枪法,后来随其父唐大用来南阳教拳,遂跟随李祯、刘万仪学习心意六合拳,学成后把枪术和拳术融合一炉,变六合枪的马步架为鸡步架,形成独特的风格,唐万仪后以教拳、走镖为业,是以传人甚多。唐氏心意的六合枪和水氏心意的六合枪内容相同,在技术上稍有区别:水家的枪是马步架(大架),是唐大用六合枪原传的架子;唐家枪是鸡步架(猴架、小架),是唐万仪改进后的架子。另外,由于师承的不同,各人在扎法上也有差别。

唐氏心意拳的六合枪已经在原传的唐家六合枪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水氏心意拳中的六合枪则保留了唐氏枪法的原貌。可以认为唐氏枪法就是清代广为流传的六合枪。枪被誉为“百兵之王”,六合枪在冷兵时代并不神秘,是一种普遍流传的实战枪技,从《纪效新书》等古籍的记载可见端倪。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源于明中叶的六合枪和源于清中叶的唐家六合枪,应该是同一种枪法,同源异出,因时间后先,致有不同,更多的则是血脉渊源。六合枪在明朝时已经流传的相当普遍,戚继光采纳过来训练三军将士,用于战阵杀敌,另外在明人的武学著作中也被屡屡收录,如唐顺之《武编选》、程宗猷《长枪法图说》等。唐家六合枪比之《纪效新书》所载的六合枪,要迟近三百年,其间不乏完善和发展,这从枪谱上也可见一斑。所以,现在南阳水氏心意拳以及唐氏心意拳所秉承的六合枪可能就是发展最为完善的六合枪术了。

附录几则枪法歌诀(摘自《水氏家传武术谱》):

枪法易学最难精,六合变幻巧自生。出神入鬼千万象,手急身轻十二程。速如星火超众技,紧若风雨冠群英。义勇无敌人称羡,豪杰到处有芳名。

闻得英雄枪法佳,曾经六合理无差。一技龙枪分内外,三尖矛戟判正斜。演出班班深藏锐,掀开处处巧映遮。徒知美名原不负,击节叹赏能不邪。

此枪本是一条龙,会得枪法称英雄。君子扎会为访友,小人舞弄莫相衡。

诗云:扎枪要欲急,欲急人不知。学会此枪法,便把敌人欺。

(马雷石指导、校稿)

(责编:高生)

上一篇:跆拳道实战格斗(二) 下一篇:形意拳五首谱传歌诀阐幽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