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旧楼改造工程中创新性设计的探讨

时间:2022-05-28 08:34:52

基于旧楼改造工程中创新性设计的探讨

【摘要】文章结合某大厦工程的改造建筑设计实例,论述了建筑设计应以人为本,注重向生态建筑发展,建设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建筑是必然的趋势。

【关键词】旧楼改造;创新;外立面设计;生态建筑

1工程介绍

浙江某大厦工程位于市区繁华地带,总建筑面积约6.3万m2,1~3层为商业用房,4~16层为住宅。该项目为烂尾楼改造工程,因业主发展策划的原因,该大楼建造到12层结构主体便停工,后业主因发展需要决定改造该项目。原设计为16层,改造前结构主体已施工至12层,本次设计是对现有部分进行改造,续建13~16层,并根据需要对外立面进行优化。总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2旧楼改造中的创新理念

本项目地处市区商业繁华地带,原设计为提供某单位的回迁房,后因发展政策改变,开发商根据市场需要对该楼进行改造加建。该楼原结构坚固,楼层高度合理,生命周期尚未终结,若拆除重建则必然会造成较大浪费。因此,对该楼采取融入新科技、新元素的改造,创造高效、健康、人性化的使用空间,是一种最大的资源节约,

改造后使该楼满足新的使用要求,获得新的生命力。

原设计裙楼部分层高分别为:首层6.4m,局部夹层3.2m,2层3.8m,3层5.4m。结合该楼地处商业繁华地段的优势,把裙楼设计为以商业为主配套办公为辅的商业中心是最符合经济性要求的,并且裙楼部分为大空间结构,间隔灵活,利用率高。根据规划要求,把居委会、派出所、物业管理中心等配套功能布置在夹层位置,且设计单独的出入口,使之与商业人流互不干扰。

该楼4层为裙楼天面,部分为住宅,部分为露台,且设置部分架空,作为缓冲空间。该裙楼天面除住宅以外的部分布置为绿化景观、休憩场所及部分的儿童游乐场所,在闹市中打造一方静谧舒适的人居环境。

5层以上均为住宅。原已建成的5~12层层高为2.8m,为令使用空间更为舒适合理,加建的13~16层层高设计为3.0m。原设计的户型主要是针对回迁用户,多为小户型,且有部分户型不尽合理,本次改造对不符合目前市场经济要求的户型进行重组和整合,既能兼顾原设计结构的合理性,同时运用一些新科技新手段使之更加合理和美观。如:利用先进的加固手段对改造过的次要结构进行加固,使之满足结构的合理性要求;少数户型重组以后,出现饭厅上空有结构梁的情况,对于此类情况,本设计采用装饰的手法,该处天花结合室内装修的风格进行美化,使之成为更具特色的创意空间。

3外立面设计的视觉形式美

该楼在改造前外立面未曾施工,因此本次改造居于原有的部分限制性条件,结合对建筑形式美的需求,对该立面进行合理且美观的改造。本项目地处老城区,周边商业繁荣,老旧建筑较多,因此该楼需在这个环境中取得和谐,又需独具特色,体现开发商的独特风格,因而立面设计必定是一个重中之重的部分。

每个建筑都应具有自己的风格特征,正如雷纳·班纳姆所说的:“建筑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视觉艺术。”建筑立面设计的艺术形式,在设计的实践过程中遵循着很多形式美规律,如统一变化、均衡稳定、节奏韵律、比例尺度等,这些视觉方面的规律影响着立面的形式。无例外地,本建筑立面设计同样遵守着这些最基本的视觉形式美要求。

3.1统一变化

统一给人带来平静稳定的感受,而变化会引起人的兴奋感,更具趣味和刺激性。在进行建筑外立面设计时,相同元素的过多运用,会使人产生单调感。过于简单和规则的图形没有多大的吸引力,而那些复杂的、不规则的图形则会引起人的强烈注意和好奇心。一个好的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该是统一之中有变化,变化之中求统一,既不显单调又不显混乱,既有起伏变化又有协调统一。

因此,本项目在立面设计创作上,在统一的前提下增加了一些变化,包括材质的变化(如该立面裙楼主要运用了石材和玻璃的结合,塔楼则运用了优质涂料和玻璃的结合);色彩变化(该立面主要的色彩包括浅棕色,浅灰色和白色);形状的变化等。

3.2动态均衡与稳定

均衡是利用空间和形体的元素进行组合的基本方式,是直觉或概念上的等量状态。在建筑立面构图中通过前后左右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给人一种安定、平衡、完整的感觉。本立面设计结合了均衡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对称和非对称,形成一种动态均衡。随着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我们更多地去关注动态的均衡。由于人们观察建筑不是固定在某个位置的,而是在行进中观赏建筑,尤其是在商业繁华地段,这种动态的观赏更为显著。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本立面从各个角度考虑了建筑形体的均衡,动态均衡的建筑组合更为自由、灵活,从任何角度观看都有起伏变化的效果。

3.3节奏韵律

建筑立面设计中,立面构图上的有组织的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便称之为韵律。这些变化犹如乐曲中的节奏一般形成了韵律感,给人以视觉上美的感受。在运用韵律手法处理立面设计时,需处理好重复与变化的关系,重复是获得韵律必备的条件,过少则不能形成韵律美,过多则易显单调,因而在建筑立面设计时既需注意有规律的重复又要注意适时的变化。本建筑立面设计中,

由于功能的需要和结构的安排,

一些构件都是按照一定的韵律出现的,如窗户、阳台、柱子等,通过线条、色彩、形状、材质、图案等的重复,增强构图的艺术表现效果。

4生态建筑——打造和谐舒适的人居环境

当前最具有发展前景和最具有魅力的建筑形式之一便是生态建筑,它是指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以及现代高新技术,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与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既能利用天然条件与人工手段制造良好的富有生机的环境,同时又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力求实现向自然索取与汇报之间的平衡,寻求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4.1绿色自然节能建筑

由于本项目位于老城区,周边建筑相对密集,闹区中生活环境相对较差,因此本设计着重考虑如何在闹市当中建造一片绿色生态小环境。结合原有的地形和大楼的体形,设计在建筑的西面大楼的凹口处设置了一个开敞的内院,面积约为600m2,内植绿树,并设有小品和水池,保证内部每处的采光和通风,使原有相对封闭的空间拥有了流通的空气通道。此处既是人们休憩与交流的场所,同时也调节了局部的小气候。在大楼的裙楼天面露天和架空的部位,设置了天台绿化,作为休憩场所以及儿童游乐场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

4.2设计必须首先满足基本的节能环保要求。

一个真正节能的建筑,不是简单地将所有的节能新技术组合在一个建筑里面,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在设计过程中,从最基本的设计本身着手,充分考虑节能的合理要求,而不应出现由于设计不恰当而造成增加额外的能耗。

本建筑设计中,能做到的最基本的节能设计包括:①裙楼顶设计空中花园;②绿化种植为建筑提供阴影和富氧环境空间;③每个住宅都设有外阳台和通高的推拉玻璃门以便控制自然通风的程度;④与装饰要求相结合设置了水平遮阳措施。

4.3利用先进的技术达到节能效果。

从满足基本的人居环境的要求出发,通过先进的高新技术这个设计手段,运用当地的资源,结合适宜的经济的技术,进行生态建筑设计,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本设计采用了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外墙砌体,这是一种轻质多孔、保温隔热、防火性能良好、可钉、可锯、可刨和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新型建筑材料。使用该材料可使整个建筑的自重比普通砖混结构建筑降低40%以上。同时,20cm厚的加气混凝土墙体的保温效果就相当于49cm厚的粘土砖墙体,隔热性能也大大优于24cm砖墙体,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墙体的厚度,相应地便扩大了建筑物的有效使用面积,节约了建筑材料厚度,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工程造价,减轻了建筑物自重。

从加气混凝土气孔结构可知,由于其内部结构如同面包一样均匀地分布着大量的封闭气孔,因此具有一般建筑材料所不具有的吸音性能。本设计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利用其隔音效果,能较好地阻隔外环境对室内住户的噪音影响。

此外,由于原有条件的限制,本建筑的少数住户房间朝向为东西向,为此本设计专门针对此类部位,在外窗玻璃上采用了Low-E中空玻璃,又称低辐射玻璃,它具有优异的热性能和良好的光学性能。外门窗玻璃的热损耗是建筑物能耗的最大部分,约占50%以上,因此采用Low-E中空玻璃可大大降低因辐射而造成的室内热能向室外的传递,达到理想的节能效果。此外,Low-E中空玻璃对太阳可见光有较高的投射比,而反射比则相对较低,外观更透明、清澈,既保证了良好的室内采光效果,又避免了因反射所造成的光污染现象,营造更柔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5结语

本文旨在探索旧楼改造应合理地综合原有的限制性条件和先进的技术水平,以人为本,既对自然环境需有足够的关心和尊重,而且需对使用者有足够的关心,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建筑不应是隔绝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厚重屏障,

不应是冷漠与远离自然的代名词,它将提供给人们一种崭新的生活。而建筑立面作为一种美学因素,它也应充分照顾人类的视觉要求以及心理要求。

上一篇:校园新闻通知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试论建筑企业的施工现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