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黄瓜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时间:2022-05-28 08:19:05

日光温室黄瓜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摘要 介绍了日光温室黄瓜主要病害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的发病症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黄瓜病害 ;日光温室;症状;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6.42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151-01

黄瓜是我国主要蔬菜之一,果实中含有维生素C和维生素A,以及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随着栽培面积的增大,其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和炭疽病也越来越严重,加之连年重茬,导致日光温室黄瓜病害发生较为严重。

1 霜霉病

1.1 发病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于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黄色小斑块,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黄褐色斑块。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致叶缘卷缩干枯,严重发生的田块一片枯黄。

1.2 防治方法

1.2.1 农业防治。一是选用抗病良种。这是防治霜霉病的根本措施,可选用津优36、津优38、博为2、博为5、驰誉A3、驰誉A5等良种。二是加强栽培管理。首先选好瓜地,避免连作,实行带状种植,和矮架番茄、辣椒等隔畦间作,避免大面积连片种植,便于管理,减轻病害[1]。三是清除病残叶。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并带至棚、室外妥善处理。

1.2.2 药剂防治。有条件优先应用粉尘剂或烟雾剂防治[2]。选用45%安全型百菌清烟剂7.5 kg/hm2重烟预防,7~10 d进行1次。发病初期喷洒38%恶霜菌酯800~1 000倍液;喷雾时应尽量把药液喷到基部叶背上。发病中后期喷洒38%恶霜菌酯800~1 000倍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1 500倍液,或40%阿米西达乳剂2 000倍液[3]。

2 细菌性角斑病

2.1 发病症状

该病发病初期为鲜绿色水浸状斑,后变为淡褐色,病斑黄褐或灰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病部质脆易穿孔。茎、叶柄和果实上病斑为水浸状小斑点,干枯后为白色。

2.2 防治方法

2.2.1 农业防治。选用耐病品种。种子用55 ℃温水浸种20 min,还可用100万U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 h,或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90 min [4]。重病田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进行无病土育苗,及时清除病叶、病瓜,收获后清除病残株,深埋或烧毁[5]。

2.2.2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用7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琥铜乙磷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琥胶肥酸铜(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施,每隔7~10 d喷1次。铜制剂使用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6]。

3 白粉病

3.1 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茎上及叶背产生星状近圆形白色小粉斑,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发病后期,病叶黄枯,白色霉斑变为灰色。

3.2 防治方法

3.2.1 农业防治。不宜栽植过密,棚室加强通风换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浇水不宜多。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7]。

3.2.2 药剂防治。喷洒1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40%福星(氟硅唑)8 000倍液,或10%世高(苯醚甲环唑)2 000倍液。三唑酮极易产生药害,应注意浓度。

4 炭疽病

4.1 发病症状

炭疽病从幼苗至成株皆可发病。幼苗发病,多在子叶边缘出现半椭圆形淡褐色病斑,上有橙黄色点状胶质物。茎部发病,近地面基部变黄褐色,后折倒。成叶染病,病斑近圆形,灰褐色至红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茎蔓与叶柄染病,病斑椭圆形或长圆形,黄褐色,稍凹陷,严重时病斑连接,绕茎一周,植株枯死。瓜条染病,病斑近圆形,初为淡绿色,后成黄褐色,病斑稍凹陷,表面有粉红色黏稠物,后期开裂。

4.2 防治方法

一般不专治,可用50%扑海因1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万霉灵600倍液、40%施佳乐悬浮剂1 200倍液等药剂防治[8]。

5 灰霉病

5.1 发病症状

叶片染病,病斑初为水渍状,后变为不规则形的淡褐色病斑,边缘明显。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形成大型病斑(直径15~20 mm)。茎蔓染病后,瓜蔓折断,茎部腐烂,引起烂秧。

5.2 防治方法

5.2.1 农业防治。一是清除病残体。收获后期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土壤深翻20 cm以上,对土壤喷施消毒药剂。苗期、瓜膨大前及时摘除病瓜、病叶、病花[9]。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加强通风换气,浇水(忌在阴天浇水)适量,注意保温,在花蕾期喷施壮瓜蒂灵[10]。

5.2.2 药剂防治。大棚、温室或露地发病初期可喷药防治,喷洒38%恶霜菌酯800~1 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抗霉威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11],每次喷药液750~1 200 kg/hm2。每隔7~10 d喷药1次,连喷2~3次,以上药剂复配或轮换交替使用。

6 参考文献

[1] 张政兵,欧高财,郭海明,等.湖南省露地黄瓜霜霉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6):48-50.

[2] 李洪山,申玉香,马旭东.棚栽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特点及其化学防治措施[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9):62-64.

[3] 王倩.保护地黄瓜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4] 吕佩环.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读集[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

[5] 王友平,朱金英,郭平银,等.瓜类白粉病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09(1):37-42.

[6] 陈利锋,徐敬友.农业植物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7] 李顺兴,刘淑君.早春黄瓜日光温室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3(1):31-32.

[8] 王庆芬,周晓,常磊,等.冬暖棚越冬黄瓜高产配套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S2):3.

[9] 孟祥锋,姜俊,张明,等.黄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J].河南农业科学,2003(8):55-57.

[10] 丁剑,寇春会.冀北地区保护地黄瓜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2(16):147,149.

[11] 李振奎,周玲,刘梦诗.温室黄瓜灰霉病与化瓜的防治[J].农村科学实验,2011(12):16.

上一篇: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下一篇:音乐对圈养鸡的成长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