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是怎么阻塞动脉的

时间:2022-05-28 08:13:25

动脉硬化是脂肪阻塞在动脉里形成的,所以要预防动脉硬化,应该控制饮食中脂肪的摄入。与冠心病、脑卒中相关的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粥样”一词是形容动脉中积存的脂类物质,色白且软,犹如粥一般。这些“粥一般的”东西阻在血管里,使血液循环发生障碍,于是发生冠心病、脑卒中。

动脉血管内膜的病变才是原凶

“血液中的脂肪过多,当然会阻塞血管。”许多人都会这样说。其实事情也并非这么简单,动脉血管内膜的病变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作俑者。动脉的血管壁分三层,犹如一件棉袄,分面子、棉花、里子,这“内膜”便是这棉袄的里子。一旦血管内膜受到损伤,一些脂质的成分便可能在血流的压力下被冲入内皮细胞之下。这些脂类物质一旦进入人体组织中,对人体而言便是一种异物。于是体内的吞噬细胞便出动,将其吞了进去。本意是消除异物,但大量脂类物质涌入,吞噬细胞食而不化,一个个腰圆体胖,成了一肚子脂肪的“泡沫细胞”。血管内膜的里层有一层“纤维板”便阻挡了这些含有大量脂质的细胞进一步内移,这些细胞只好堆积在血管内膜中,形成了动脉血管壁上的“粥样斑块”。这种斑块甚至突入血管之中,阻碍血液循环。“粥样斑块”妨碍血液顺畅地流动,而且它并不牢固,犹如一个皮薄馅多的包子,在血流的冲击下。一旦破裂,这些脂类物质便会顺流而下,突然阻塞下游的某些较细的血管,使冠心痛、脑卒中突然发作。

引起动脉内膜损伤的因素有哪些

目前已知的有:(1)与年龄相关,老年人组织新陈代谢能力减退、修复损伤的能力减退,动脉内膜易受损伤;(2)高血压未能有效控制,动脉内膜长年受到血流的高压冲击,内膜易损伤;(3)糖尿痛的许多慢性并发症大都源于血管的损伤。糖尿病不但会引起脂肪代谢的紊乱,促成动脉粥样硬化,而且糖尿病患者体内过多的糖蛋白还会沉积在血管壁上,直接引起血管内膜的损伤;(4)吸烟,使烟雾中的多种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会影响许多组织和器官的健康。

所以,欲预防冠心病、脑卒中,得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欲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除了控制脂肪饮食、治疗脂代谢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外,还得从源头上预防动脉血管内膜的损伤。

上一篇: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下一篇:谐波对变频器运行的影响及其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