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类大学中音表专业表演课教学研究

时间:2022-05-28 05:39:50

综合类大学中音表专业表演课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当代综合类大学中音乐表演专业的表演课的教学。作者根据两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查阅大量资料总结成文。文章分三个部分,主要内容为第二部分:如何科学地选择和安排音表专业的表演基础训练。在这一部分中,又从消除紧张感,引发兴趣、恰当舍取,有舍有得、模仿起步,排练中体会人生的喜怒哀乐、严肃活泼的授课方式四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关键词:音表专业;表演教学;授课方式

1音乐表演专业开设表演课程的必要性

在国外综合类高校,表演教育作为一种通识教育而存在,德国教育学家利特(Theoder Litt)认为在艺术熏陶过程中,受教育者具有能动力量。就国内来说,除了各种专业的音乐院校,很多综合类大学中也下设了艺术学院,招收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音乐表演,顾名思义,是演唱者通过自己的表演(包括声音、表情、动作等)诠释歌曲的涵义。“演唱”,演与唱的结合,但往往唱容易,很多学生在“演”的方面遇到障碍。表演领域体验派大师斯坦尼说过,“戏无情不感人”,放在歌曲演唱的范畴同样适用,如果演唱者毫无感情和感染力是打动不了观众的。最近比较火爆的《中国好声音》中刘欢在点评一位学员的演唱时就说,“歌手要歌唱,而不是唱歌。”于是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开设表演课成为必然趋势。音乐表演专业的表演课与戏剧影视表演的表演课有何不同,如何摸索、探讨和总结整理出一套符合音乐表演专业特点的表演教学法,对我们从事这种教学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2科学地安排音乐表演专业的表演基础训练

2.1消除紧张感,引发兴趣

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表演基础薄弱,起初容易拘束、放不开。初期授课选择轻松的游戏类的元素训练,消除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紧张感,引起学生对表演课的兴趣。首先,要让学生进入表演所需要的轻松、自然状态。这一阶段可以进行呼吸放松训练和肌肉放松训练。两种训练都可以准备一首柔美的音乐,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呼吸训练要求学生吸气时尽量把气吸入小腹,体会小腹渐渐鼓胀的感觉,呼气时小腹慢慢复原[1]。同学们在做了这个练习后可进行讨论,有的同学会感觉心里很踏实,身心放松,有的可能会一时不能把气吸入小腹,这时教师要慢慢引导学生放松,让气有意识地向下走。肌肉放松练习由教师引导,首先进行某一身体部位的紧张与放松,如握紧拳头然后松开,让学生仔细体会肌肉紧张与放松之间的差别。再进行全身各个部位的紧张与放松,由脚到头,或由头到脚,各部位逐一紧张并保持,然后放松。人在紧张时,呼吸会变浅变急促,气容易憋在胸部,更有甚者会肢体颤抖不受控制,这对表演或是歌唱都是非常不利的。这两个训练主要从内部气息和外部肌肉入手,双管齐下,缓解演员在台上或上台前的紧张状态,将自己的各方面调整到松弛适于表演的状态,既不能紧张,也不能松懈。其次,课堂上宜采取一些轻松的游戏类练习,引起学生的兴趣。针对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选择一些锻炼其真实感、信念感、注意力集中等方面素质的小游戏就基本可以了。

2.2恰当舍取,有舍有得

音乐表演专业的表演课只开设一学年,课时有限,所以在授课内容上一定要有取舍,分轻重,不可一把抓。

表演的核心元素是动作。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下意识地动作着,不知道决定我们行动的原因、追求的目的,但是在舞台上,我们首先要清楚我们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以致于设计制造出怎么做[2]。因此,第一学期的表演课以动作三要素的练习为开端。做什么――任务;为什么――目的;怎么做――适应。如三种不同的敲门,三次拍手等。教师可逐渐加入新的要求,比如有时间限制的动作练习,有规定情境或人物关系要求的动作练习等。接下来可进行观察生活练习。此阶段开始进入简单的角色创作。这一部分的练习相比动作三要素的练习要较完整,需要有简单的规定情境、人物关系和事件。音表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塑造有难度的舞台形象,因此去生活中汲取营养,观察各种各样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要更为实用。期间可根据学生的问题穿行真实感或信念感的基础元素训练。本阶段既是对第一阶段的元素训练的总结性运用,又为下一阶段的剧本片段做铺垫。

想象是引导演员的先锋。斯坦尼指出,“我们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应该是正确的想象生动的结果。”[3]第二学期表演课可进行想象力和即兴适应能力的训练,然后进入剧本片段的排演。表演课程旨通过基础的表演元素训练,加强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对角色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从而建立准确的角色内心体验,有基本的角色塑造能力,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各类型歌曲的角色的思想感情,诠释歌曲的思想主题。

2.3模仿起步,排练中体会人生的喜怒哀乐

表演的最初离不开模仿。每学期的分组排练阶段都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有冲动、感兴趣的片段进行表演,最大限度调度学生的积极性。题材、体裁尽量不做限制,小品、影视剧、话剧、情景剧或是古装、现代随学生创作。第一学期的观察生活练习教师要注意撷取学生排练中即兴碰撞出的闪光点,并说明什么样的艺术加工是符合人物和规定情境的,并鼓励多做这样的艺术加工。例如在给学生排练时,规定情境是夫妻二人是小吃摊贩,在购买鸡蛋时因为供货商比平时涨了两毛钱妻子很不满,丈夫在一旁劝说,结果饰演妻子的同学情急之下张口就说:“那可不行,四块八比四块六贵了五毛钱呢!”饰演丈夫的同学一愣,下边的同学也愣住,接着爆发哄堂大笑。那位同学完全是下意识地脱口而出,产生了口误,这在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于是我建议保留这一细节,在正式演出时观众也是愣住,接着哄堂大笑,以为是演员说错了。可是接着看下去才发现是妻子口误,丈夫也是既无奈又好笑地看着她,几句话平息了妻子的怒火。这一小细节不在于简单地为了逗观众一乐,而是通过这一细节使得妻子的形象丰满起来,既精打细算又有时迷糊得可爱,这种无意识的收获在排练中时常遇到,这是同学们非常生活的、宝贵的闪光点,要提示他们怎样抓住这些闪亮的瞬间,为表演所用,为塑造人物形象所用。第二学期的剧本排练,有一组学生选择了赵本山和宋丹丹的《昨天、今天、明天》模仿得惟妙惟肖,同学和老师的反响也是很好。

2.4严肃活泼的授课方式

集体课,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观摩学习,认识同学和自身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小组课,在专业任课教师的组织下,以所带学生为单位,在分组排练期进行细排,全方位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进行解决;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其表演中的闪光点,营造一种既严肃又活泼的课堂氛围。有一个学生,非常文静的姑娘,表演课上总是非常拘谨,对表演有想法可是又总是收着,不敢释放自己。于是我就她表演的其中一点进行了充分肯定和鼓励,又挑选了一位相对活泼的同学做她的对手,接下来她的表演给所有同学眼前一亮的感觉。表演课作为音表专业的辅修课,根本目的是为了辅助其专业课的学习,怎样更好地诠释一首歌曲。所以在课堂上更要根据学生的表演,进行与之专业课相关的举例,使其能更好地融会贯通。在表演片段的选择上,也鼓励其大胆选择音乐剧、歌剧等表演性质强又跟专业课挂钩的艺术形式。

3总结

经过一学年的表演课程的训练,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学生的变化。比较内向拘谨的孩子放得开了,人多的时候站在台上不再脸红、手足无措,而是落落大方;原本比较开朗的孩子更是激发出了自身的表现欲,在舞台上大胆、自信。作为非表演专业的学生,这样的成果基本上是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的。当然,有的自身表演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在期末考试时挑战自我,选择较有难度的音乐剧、歌剧等的经典片段,如《猫》、《歌剧魅影》等,这些把表演与声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形式对学生的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这些学生要予以肯定和鼓励,然后帮学生分析戏剧与音乐剧的联系与区别,表演上的注意事项等。

总之,表演课程的设置对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希望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整理成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音表专业表演课的教学方法的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崔新琴,霍璇.影视表演艺术与演员的培养[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2] 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3] 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刘娜(1985―),女,山东淄博人,重庆大学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表演。

上一篇:服装展示中的平面与空间语言传达 下一篇:对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