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高校公寓文化构建

时间:2022-05-28 02:16:48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高校公寓文化构建

摘 要:高校公寓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亚文化,是高校公寓师生员工的文化精神。高校公寓文化属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高校公寓文化的型构,一方面要通过规章制度等正式制度安排的建设来推动,另一方面,要重视大学生精神层面文化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高校公寓文化 新制度经济学 型构

1.高校公寓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民族或一群人所共同具有的价值理念、制度规范、特征符号及其表现形式。高校公寓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亚文化,校园文化是广大师生在教学实践中创造的并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高校公寓文化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公寓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核心,以宿舍活动为主要内容,宿舍成员共同参与和选择的群体文化活动,并通过文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精神。

高校公寓文化作为群体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是一个多成份、多层次、多内容的复合体。高校公寓文化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高校公寓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功能、养成功能、睿智功能、审美功能、激励功能。

高校公寓文化包括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①环境文化层。它是高校公寓文化的物质载体,是高校公寓各种建筑与环境所表现出的文化涵义,是公寓文化的基石。②行为文化层。它是各种精神文化传播的组织与设计,是高校公寓文化的主要体现者。③制度文化层。它是高校公寓所特有的各种规章制度,是宿舍精神文化的具体化和规范化,是高校公寓文化的行为规则。④观念文化层。它是高校公寓环境中员工与学生的信念、观念体系,内含情感价值、道德、习惯、传统、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理想等,是高校公寓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高校公寓文化四个层面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动态体系,共同作用于学生公寓每一个成员。它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规章制度、文化活动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公寓内的大学生都有意无意的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2.高校公寓文化的性质

高校公寓文化属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具体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地设计并创造出来的行为规则,包括法律、规章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签订的正式契约等;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自发形成的,并被无意识地接受的行为规范,包括伦理道德、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从高校公寓管理中的制度安排来看,正式制度安排包含针对员工的制度安排和针对学生的制度安排。对员工的制度包含各类岗位职责、各项工作流程、各类服务规范,如管理员、值班员、保洁员岗位职责;学生入住工作流程、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流程、毕业生离校工作流程;学生进出高峰服务规范、学生公寓用品洗涤规范等。对学生的制度主要是规范学生在宿舍区的各项行为,保证学生公寓的和谐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主要包括《学生公寓管理办法》,以及由此派生出学生宿舍区用电管理规定,学生上网规定,学生运动管理规定等,学生财物管理规定等制度安排。

正式制度同非正式制度的区别在于,正式制度的产生是“人为设计”的,其演进要靠权威机构的强制推进,对违反正式规则的惩罚也是由有组织的权威机构强制执行。非正式制度的形成则是“自生自发”的,对于违反非正式规则的惩罚也是自发的,其演进不受权威机构的控制,具有“渐进性”和“诱致性”的特征,由此,非正式制度的演化不会发生剧烈的波动。从制度变迁过程来看,非正式制度的演化比较缓慢,而正式制度则可以在一夜之间改变。

3.高校公寓文化的型构

3.1非正式制度的形成与演化机理

从制度的形成路径及其演进方式来看,正式制度的形成及其演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而非正式制度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变迁。正式制度可以在一夜之间改变,非正式制度的演化则比较缓慢。

非正式制度的演进并不像正式制度那样,可以通过制度设计迅速地移植。非正式规则的移植更多的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模仿而获得,它是人们在交易中重复博弈和不断试错的结果。因此,非正式制度的演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其演进速率往往依赖于人们的学习和模仿能力。只有当社会中接受先进的非正式规则的人数超过某一临界点时,才会形成新的行为规范,弥补非正式制度的供给不足。如如果制定公寓住宿手册,签订住宿协议,完善规章制度。用制度与规范约束学生在公寓中的行为。把大学生在公寓里的表现进行量化,纳入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并认真实施。

此外,促进非正式制度安排型构的另一重要途径是正式制度的变革。虽然正式制度需要非正式制度的补充和扩展,正式制度对非正式制度存在很大的依赖性,特别是非正式制度演化的“渐进性”和“滞后性”,使得非正式制度的非均衡性对正式制度还可能会产生制约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新的非正式规则尚未建立起来之前,正式制度就不能发挥任何作用。相反,正式制度的强制性变革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对旧的非正式规则形成冲击,并诱致新的非正式制度的产生,促进新的非正式规则的形成。

总之,非正式制度既可以通过社会内部正式制度的变革来促进其型构,也可以通过外来成功制度的引入,使之产生与新制度相适应的新文化因素。外部制度的成功引入和体内正式制度的强制性变革,同时也是人们学习、仿效和选择非正式制度的过程。

3.2高校公寓文化的型构

①高校公寓文化建设中的正式制度建构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演化理论,高校公寓文化建设首先必须促进公寓管理与服务中的正式制度建构,从而推进高校公寓文化建设。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位大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才能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每个宿舍成员除应认真执行校规校纪外,还应遵守宿舍公约,以消除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方式,养成文明健康的言行举止。学校要把大学生在宿舍里的表现进行量化,将其纳入对大学生思想品德考核的范围,并认真实施,以督促学生遵守各项制度,用制度、规范约束自己在宿舍中的行为。面对日益增多的计算机进入大学生宿舍的情况,高校管理者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规范管理,制定类似《学生宿舍网络管理办法》等相应的规章制度。

高校公寓文化对大学生行为影响主要通过三个因素:一是由环境、关系、风气等形成的氛围,二是由规章、纪律、守则等形成的制度,三是由理念、道德、舆论等形成的观念。具体地说,高校公寓文化一方面通过既定的制度、条例等行为规则硬性约束宿舍成员的行为,另一方面通过物质载体和文化活动所营造出来的环境氛围与价值观念及对人的心理的辐射作用软性控制宿舍成员的行为。因此,要注重采取措施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知识学习行为、体育健身行为、审美娱乐行为和生活卫生行为等。只有从大学生基本行为入手,才能逐步将高校公寓文化提高和发展到与社会主义文化相一致的层次上来。就当前高校公寓文化状况而言,还有必要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改变学生宿舍内务不整洁的状况,形成具有一定良性循环功能的宿舍氛围,使大学生们在这种良好的秩序和氛围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并自觉成为高校公寓文化中的实施主体和建构主体,从而推动高校公寓文化向更深层次,更广泛领域发展。

②高校公寓文化建设中的非正式制度型构

高校公寓文化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演进的速率往往依赖于人们的学习和模仿能力。我们认为,高校公寓文化建设不仅要注重正式制度建设,还要重视精神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建构。首先,提倡主流文化,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引导。从高校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出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流文化,彰显优秀的民族文化,体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在高校公寓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根据高校公寓文化对大学生行为的潜移默化特点,采取渗透形式,把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公寓文化建设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其次,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要不断完善公寓文化设施,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为文化建设供物质基础。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学生社区的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业余文化生活,摆脱社会文化中庸俗内容的影响,吸收社会文化的精华及营养,追求和创造同自己知识水平、知识层次相适应的高校公寓文化内容,自觉建设具有精神文化内容的高层次的公寓文化。

再次,突出公寓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涵。在公寓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属于较高层次,也是高校公寓文化的核心内容。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是高校学生在宿舍区域内以价值观为核心,以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氛围的建设,是长期形成的公寓制度、文化环境、文化活动、公寓精神的积淀和优化发展过程。毋庸置疑,高校公寓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保障,但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并不等于简单的物质文化建设,如果不能努力挖掘物质设施和规章制度的精神文化意义,将会导致公寓文化建设处于低水平状态,也很难发挥公寓文化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学慧:《校后勤服务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互动探讨》[J],《高校后勤研究》,2011.6.

[2]彭梅芬:《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创新和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4,6.

[3]白海雄等:《新形势下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探索》[J].《宁波大学学报》,2009,2.

[4]罗冲:《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

作者简介:

宗晓武(1972-),男,江苏大丰人,扬州大学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高校后勤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上一篇:浅析民办高校发展中服务型政府的职能 下一篇:获奖科研成果档案的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