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

时间:2022-05-27 07:06:41

试论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程建设的数量与日俱增,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在小城镇,随处都可以见到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和机器轰鸣的施工工地。与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相比,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欠缺。建筑工程建设是民生工程,不仅关系到建筑单位的经济利益,也关系到群众的财产与安全,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就将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信息化管理

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去反思,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工程建设质量问题等屡禁不止,这些都是建筑工程管理不到位引起的。

一、 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与现状

建筑工程管理与其他管理活动不同,这是一项涉及人员管理、材料管理、仪器管理与技术管理的综合性管理活动,涉及面很广。一项建筑工程从招投标到开工再到竣工往往要延续两三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因此,无论是建筑工程持续时间的长度还是覆盖范围的广度都增加了其管理难度,这也决定了建筑工程管理不仅是经理人员的工作,也是所有基层人员的任务。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仍然不尽如人意,管理的主要模式仍然以行政性的硬性指令为主,分包工程的管理模式在无形中加大了工程管理的难度,无论是工程的监督工作还是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于国际水平相比都处于落后状态。工程的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质量,而工程质量又是建筑单位的生命基石。因此,无论是从法制的角度、开发商的角度、建筑使用者的角度还是建筑公司的角度,建筑工程管理都是一项重点工作。

二、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意识欠缺,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很多施工单位都没有认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工程管理的意识。在施工单位的传统观念中,都是重技术轻管理,他们认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都源于技术差错,只要控制好施工技术就能避免其他问题。其实不然,建筑施工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涉及到大量的人员物资,存在很多潜在性的问题,不仅仅是由技术因素引起的问题。建筑工程管理意识薄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减少施工成本,现在建筑行业竞争激烈,很多单位在投标时为了拿下项目不惜压低投标金额,施工后就面临着比较严重的成本控制问题,项目管理费用自然就是能省就省了。管理意识的薄弱会直接造成管理体制的缺失和管理工作的落后,造成工程安全与质量上的隐患。

此外,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大多是从基层调上来的,这部分人拥有者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但是,基层走上的管理人员一般文化水平都不高,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很多建设单位都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质量管理人才,使得管理水平一直上不去。

2.重经济效益轻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全面综合的管理,不仅要保证工程的质量还要保证工程在合同规定的工期之内完成,同时还要控制好成本实现公司的经济效益。而在现实中,很难实现三者之间的均衡,拖延工期、偷工减料质量低劣的问题时有发生。早在2004年广东省质监局就对佛山、广州等16个重点楼盘质量进行抽查,仅有7个楼盘各项指标都合格,水泥的合格率最低,仅50%,同时钢筋也存在比较严重的以劣充好现象。该事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然而直至2011年,广东龙光集团因严重房屋质量问题被消费者举报,房屋质量再次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从过去到现今,工程质量一直是工程管理的大问题。

3.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

建筑施工是一项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尤其是高空施工人员,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展。2013年惠州市某花园项目工程因为卸料平台坍塌造成3人死亡7人受伤,惠城区建设局对该项目发出了停工通知。这样的案例不是只在一地发生也不是只在一时发生,安全问题是施工过程中随时会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在赶工期间。很多单位为了保证工期延长施工人员工作时间,施工人员在疲劳状态施工再加上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4.监督机制缺乏

在中国目前的工程管理中监督机制比较缺乏,这也就很容易出现对施工人员的监管不到位,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或安全问题时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纠正,很容易造成大的事故和损失。

5.管理形式不科学,管理方法不先进

目前,中国的建筑施工一般是交由施工队伍全权负责的,除了一些较难的技术和施工环节外,其他的都由施工队伍自带机械和材料。我国施工队伍的主体是农民工,他们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管理起来必然困难。另一方面,目前的施工管理还是比较集权的垂直型管理模式,这对决策的科学性、施工人员的积极性都有负面影响。最后,虽然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但是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仍然比较落后。

三、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1.提高管理意识,强化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如今,建筑工程管理的价值逐渐被认知,建筑企业也应该对于工程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尤其是要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工程管理的概念,普及工程管理的知识。对于具有管理背景的人员要加强技术培训,了解工程建设中的一些关键性技术,对于基层升上来的管理人员要加强管理知识的培训,让他们系统性地了解工程管理工作,建设一支全方位的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2.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在建筑行业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其死亡率极高,因此,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都要建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方案,进行360度的安全防护。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让每个员工都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预防措施,对安全技术、安全方案进行培训、交底。明确每个部门、每个人员的安全责任,实行明确的安全责任制,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制定安全规章制度,认真落实。

3.综合考虑工期、成本、建筑质量

工期、成本与质量是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的三角关系,追求高的建筑质量必然会抬高成本,一味地赶工期也必然会影响建筑质量和成本。因此,在进行工程管理时要综合考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货比三家,不能偷工减料也不能一味追求最好的。在规划工程的工期时要整体规划,考虑工程的资金周转、季节的气候变化、各分项工程的工期等。广东地区夏季多雨,因此,夏季工期排的适当松一点,其它季节的工期要排的适当紧一点。

4.加强监督工作,推进信息化建设

监督工作是管理有效性的基石,建筑单位可以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定期对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鼓励他们在工作中不能懈怠。

最后,要建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将工程管理的信息及时到平台上来,一方面可以实现大众监督,另一方面可以进行信息的交流,从而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综合性,提高管理效率也为高层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总之,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在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建设、信息化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建设单位一定要提高工程管理的意识,加强人员培训,推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质量、安全、进度、投资的全面化、高效化管理。

参考文献

[1]俞峰巍.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途径[J].中华民居.2012(03)

[2]孔江玲.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初探[J].山西建筑.2014(01)

[3]李建国,施臻.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4)

上一篇:解析城市规划科学化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初高中化学实验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