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 巩固 升华

时间:2022-05-27 02:21:56

摘要: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语言运用与能力的培养。不论是语言运用,还是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创新。那么,培养中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又该怎么做呢?首先,好奇心和兴趣是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驱动力,它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氛围;其次,观察力、思维的发散能力和想象力是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它能让学生思维突破思维定势影响,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再次。有效地训练与巩固的使中学生创新能力升华,它让学生们养成追求创新的习惯。从这三方面的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定能让中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关键词:创新能力;中学生;语文

在传统教育制度中,语文在教学上往往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传授知识时又多采用灌输方式,忽略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使众多学生成为高分低能、缺乏创新能力的书呆子。这对于我们建设二十一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极为不利,我作为语文教师,一直致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一、好奇心和兴趣是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驱动力

兴趣是学习最重要且最直接的动力,是发展智力的活跃因素。思维往往是由兴趣激发的,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语文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好奇心和兴趣呢?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质疑力。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能使思维得以产生、维持和深入。如:上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那节鉴赏课时,我首先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词,你们觉得这首词与我们一般人的心理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提出疑问。有的问:“正常的人碰上暴风雨的应急反应是躲雨,而这首词中的人物形象苏轼却在暴雨中吟诗、吹箫、慢步行走,难道他有毛病?”有的同学则问:“在下雨的时候,骑马比起穿着草鞋,拄着拐杖在雨中漫行轻松,为什么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的同学更是问:“为什么词人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明明是风雨交加呀?”……学生们就在这种交流讨论中,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轻易地被诱发出来,对于词中的人物行为与心态作出了各种猜测。这样就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气氛,学生们除了学习了这首词相关知识,更是在这种氛围当中学会了思考与探究。

二、观察力、思维的发散能力和想象能力是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单纯进行知识灌输,而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观察力、思维发散能力和想象能力。

(一)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形成创新思维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本源。是创新思维的起步器,在课外活动时间里,我总是让学生学习观察周围的一切,每个人的神态,并猜测此时那人的心态,记录他不同情况的表情动作。让学生注意平时周围的景物变化,又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描写人,并分析其原因。

还记得那是—个春天的下午,我和学生来到学校后山上,学生们心情非常兴奋,他们看着树上的各种植物,发现南方的春天非比寻常,同学甲说:“老师,我们这里的季节变化真奇妙,你看,我前两天才发现这里的树叶落下来,今天却看到这些树长出了新芽。”同学乙也大声地说:“对啊!以往,我们总认为树叶会在秋天枯黄落下。而我们广东这里的树叶,有的却是在春天才落下,而且马上长出新芽。同学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里的落叶,它的水分是少了,但颜色却仍然是绿绿的。”同学们听到以后,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跟着过来看,只见山上的树叶好多仍是绿绿的,好多树都是一边在落叶,一边在发芽……所以,同学们通过观察,往往会发现以前的观念在认识下有不同的现象,这让他们懂得对任何事物都要认真观察的重要性。

(二)发散型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

发散型思维是指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多个答案的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摆脱传统习惯的禁锢,突破常规的束缚,闯出新路子,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作为老师,尤其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如,在一次上写作课时,我就着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要求学生阅读《南郭处士》后,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势影响。命题为“滥竿充数要不得”、“骗子终将露马脚”、“弄虚作假终害己”等。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各种角度观察分析。展开发散思维,拓宽命题立意范围。展开侧向思维,可以从竽士们对南郭的“冒充内行”不加揭发命题为“要敢于向不良倾向作斗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应当批判”;展开逆向思维,可从批判齐宣王的角度命题为“大锅饭可以休矣”、“选拔人才者戒”等。在这次作文训练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观察和思维发散能力,感受到思维的发散能力在语文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三)想象思维是创新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办法有很多种。一是结合有关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想象。课文是学生学习写作范例,充分利用课文资源,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练习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想象思维能力训练的方法。如在学习《诗经·静女》一诗时,我就让学生通过大胆想象,改写或扩写成一篇小说或一部短剧。二是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新想象。我们不妨多让学生写一些《假如我是……》《我希望……》《新世纪畅想》之类的作文,并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多看一些科幻方面的书籍,培养学生进行合理假设、推测、联想、想象,从而有所创新。

观察力、思维的发散能力和想象力,是中学生学好语文,成为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关键。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设情境,通过精心启发,让学生身临其境,认真观察,发挥思维的发散能力,大胆地想象,以拓展其思路,为创新的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有效的训练与巩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更要从培养跨世纪未来人才的角度去认识我们工作的重要性,要在教学中不断研究,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觉渗透到教学中。陶行知先生曾讴歌:“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实施创造性教学,寓创新素质的培养于课堂教学之中。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的发展源的“机灵点”,使孩子能最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他的天赋。

我们都知道学生存在着较强的个体差异,包括智力水平、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再者学生能力发展也不平衡,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的训练形式应尽量避免单一,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小组活动中获得同等参与机会,让一部分能力强的同学“吃饱”,又让一部分能力弱的同学做到。外向的与内向的、胆大的与胆小的,不同类型的互相搭配在一起,在活动中相互帮助,形成立体交叉思维网络。所以在每个单元表达交流活动中,我都会用几节课时间让学生进行一个专题表达交流活动,培养他们的表达交流能力与创新能力。如:上完必修五的新闻单元,我就让学生进行了一次新闻播报的活动。学生们首先进行分组,每个小组成员都是记者,同时小组中的成员又挑选人员充当编辑、播音员,学生们通过观察学习课本、报纸、电视、广播当中的新闻信息,学写新闻、学习编辑新闻,感受播报新闻的过程。通过此次活动,我发现,在训练中,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讨论、学习,无论是表达交流能力还是创新思维能力都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巩固和发展。

有效的训练与巩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作为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寻找有效训练方法巩固学生创新的能力,让他们逐步养成追求创新的良好习惯。

“精心巧导引,四两拨千斤。”实践证明,培养中学生语文创新能力,能大大提高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大力度,精心巧妙地设置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进行有效训练和巩固,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火花,轻松巧妙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的创新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平坦。

上一篇:浅淡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下一篇:关注热点与释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