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七:体悟至爱亲情(三)

时间:2022-05-27 01:37:13

主题七:体悟至爱亲情(三)

新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亲情是人世间最永恒的感情。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这首歌是唱给天下母亲的,可人世间的亲情,又何只限于父母子女之情?亲情还包括手足情、祖孙情等。而这些情感,我们都读懂了吗?

请以“懂你”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津:这是一道写亲情的比较感性而内容宽泛的命题作文。构思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懂你”之“你”,既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可以是自己的兄弟姐妹等。

2.“懂你”之“你”为第二人称,所以最好采用第二人称来写作。学生可以直接与所写对象对话,倾诉自己的所见所忆所思所感。

3.写叙事性的文章,应尽可能写出精彩的细节来,这样才能使文章生动传神。

此外,文题的关键词为“懂”,“懂”不应该局限于知道,而应是对事物深层次的理解,不妨写出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即是由不理解到理解,这样才合乎情理,真实可信。

要写出真情实感,还应注意“懂”是因为你和所阐述对象之间有情感的共鸣,你才能用心去体会他(她)。文章要突出你懂得了什么,是怎样懂得的,懂了之后有何感受。这里的“懂”应该是一种真挚情感的流露,是一种心灵的沟通。

佳作展示一

懂你

王俊鹏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满文军的这首《懂你》,诠释着一位含辛茹苦的母亲对儿女深深的爱。我很喜欢这首歌,不止一次被它感动过。

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识字不多,每天平平淡淡地劳作,平平淡淡地生活,同样也平平淡淡地爱着我。

小时候,我很依恋母亲,总是在作文中一遍又一遍地赞美我的母亲;我总是黏着母亲,无论母亲去哪儿,我都跟着;我总是在吃饭的时候,滔滔不绝地讲述学校里发生的种种事情,而母亲总是静静地微笑着听我说……

然而时光悄悄地改变着一切,我慢慢地长大了,自认为成熟了,所谓的“代沟”也就出现了。我总觉得母亲越来越落伍了,而我也该独立自主了。在我的眼中,母亲变了,变得有些唠叨,甚至不那么和蔼可亲了。“我要独立,不要你管我!”我对母亲吼道。

那次阑尾炎手术后,我行动不便,母亲昼夜不分、寸步不离地守着我,生怕我有什么闪失。药性刚刚过去,刀口还在疼。但在疼痛中的我仍不忘自己的“独立宣言”,三番五次地叫母亲回去……带着一丝留恋、一丝担心,母亲在我坚决的目光中终于走出了病房。我很高兴,闭上眼睛,睡一会儿吧!

昏昏沉沉之中,我感到浑身直冒虚汗,嘴唇、嗓子干涩难忍,心里想:这时要是有人在旁边就好了……可在不久之前,我那么固执地支走了母亲……又过了一阵,正当我浑身无力而又无助地昏睡时,嘴唇上忽然感到凉凉的、甜甜的。“不是幻觉吧?”我慢慢睁开眼睛:母亲!――她回来了,正用棉签蘸着水往我的嘴唇上滴,给我补充水分呢。“你刚才有点发烧,幸亏我又回来了。来,用冷毛巾敷一敷吧!你现在还不能喝水,忍一忍,过一会儿就好了……”她不停地说着。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母亲对我的关怀和深切的爱。

那几天,我一直都在反省,反省自己做过的错事,反省自己对母亲不经意的伤害。

有一天,朋友来医院看我,送了束康乃馨给我,我顺手转送给了母亲。母亲告诉别人:这是孩子送给她的“炕奶心”。母亲说,孩子在炕头上吃了她很多奶水,送这个是表示孩子的一片孝心――没忘本。我听着母亲编的故事,眼睛湿润了,心中泛着酸楚:没想到我一个随意的小小举动,对母亲是那么大的慰藉!

我明白了,母亲爱我爱得很平淡,但平淡是真。我懂了,母亲爱我,也希望我能爱她。我要找个机会,亲口对母亲说:“母亲,我爱你!”

教师直言

母爱是亲情中最动人的感情,作者选择最动人的题材写作,此为优点之一;儿子对母亲,并非一直理解依恋,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波浪般的改变,真实可信,此为优点之二;作者擅长细节描写,如“正用棉签蘸着水往我的嘴唇上滴”“你现在还不能喝水,忍一忍,过一会儿就好了”等句子,动作和语言写得极细腻传神,写出了天下母亲对子女深沉的爱意,引人动容,此为优点之三。有此三个优点,本文当之无愧为一篇佳作!

同窗跟帖

胡泽昕:本文是一篇很动人的文章,饱含真情实感。母亲对子女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不要误解母亲,伤害母亲,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宽慰我们的母亲吧!

陈敬梅:本文写得那么动人,害得我都读出眼泪来了!只有父母,才不会因为子女的叛逆而放弃对子女的爱。父母常说,“养儿方知母艰辛”,但希望我们做子女的,不要等到那时才去理解、报答父母。

佳作展示二

懂你

罗磊

十年前,我不懂。到如今,我才真正懂了你。

乡村的夜里很安静,只有一轮明月挂在深蓝色的高空,偶尔可以听见几声犬吠声。

半夜醒来的我听到了一阵若有若无的说话声。对这声音无比熟悉的我立刻知道是你和母亲在说话。声音越来越大,似乎中间掺杂着火药味。我那时小,不明白你们为什么那么吵,屋里忽然安静下来了,我才明白,你们在吵架。然而我一点也不担心,更不恐慌,因为按以往的规律,我知道你总是会在第二天就将母亲逗得开怀大笑,似乎前一晚什么都没有发生。我总是那样一如既往地相信你。有一次,你抱着我说:“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男子汉是不可以让女孩子伤心的,有错就要率先承认,男子汉应该让女孩子高兴,懂吗?”我点头,实际上我不懂。你摸摸我的头,不说话,和母亲相视一笑。

祖父去世了,身为长子,你要挑起家里的担子。我看着你与各位亲朋好友拉家常,云淡风轻,不见丝毫哀伤。我不懂你了。祖父虽然严厉,但却是个出色的父亲,你们常一起谈心说笑,就如同我和你一样。我知道你深爱着祖父,但你为什么没有眼泪呢。后来,你告诉我:“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我茫然点头,但我更不懂你了。

直到那个深夜,心烦意乱无法入眠的我发现你竟独自躲在祖父的房间里哭泣,一个人对着祖父的空床喃喃自语。在昏暗的灯光下你那双通红的眼睛,至今我都无法忘记。我开始懂你了。

懂你。身为一个丈夫,身为一个父亲,你要让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幸福,这是你的责任。夫妻间的吵闹在所难免,但你总能不着痕迹地去弥补那道感情的裂缝,使那份感情更加牢固。每当看到母亲的笑容,我总能感觉到,虽然她并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却必定是最幸福的女人,因为有你!

懂你。身为一个儿子,身为一个父亲,你不能将自己的感情毫无保留地表露出来,你要给儿子做一个表率,一个倔犟的坚强的男儿的表率。从看见你哭泣的那一刻开始,我也明白了何为男子汉,因为有你!

懂你。整整十八年了,我用了十八年才懂了你,懂了身为丈夫、儿子、父亲的你。然而我究竟是不是真正地懂你了?也许,只有当我处在你的位置的时候,我才能完全说出:懂你!

教师直言

作者选取两个片段,着力展现一位优秀父亲的形象:悉心呵护妻子的丈夫、关心孝敬父亲的儿子,从而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儿子的楷模。作者对父亲,由不太懂到懂得,真实可信;传神的语言和神态描写,使父亲的形象立体化;不少语句,可圈可点;尤其是结尾句,更是展示出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只有自己身为父亲,方能真正读懂父亲。

同窗跟帖

谢通:写父亲,肯定有很多材料可供取舍,而作者只选择了两件小事,就成功地再现了父亲的形象,很是佩服!

刘书孟:本文开头部分写乡村夜景,令人仿佛身临其境;结尾三个“懂你”构成排比段,深化了主题,一气呵成,文质兼美。

素材链接

一、故事类

1.2008年底,陈玉容31岁的儿子因肝坏死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陈玉容坚持要捐献自己的肝,但检查结果为重度脂肪肝而无法移植。唯有短时间内以非药物方式减肥才能手术。

从当天起,陈玉容就开始减肥:每天暴走十公里,每顿仅吃拳头大的一团米饭,鞋子走破了四双……仅七个月,陈玉容就从68公斤减到了60公斤,脂肪肝消失!陈玉容成功为儿子捐肝。

陈玉容说:“只要我多走一步路、少吃一口饭,离救儿子的那天就会近一点。”陈玉容还说,“如果这次不能捐,我会一直走下去。”

网友评价:“一次是十月怀胎,一次是七月暴走,一个母亲为了儿子的生命进行了两次分娩。”

2.在吐鲁番通向乌鲁木齐的公路上,烈日炎炎下,一辆卡车在高速行驶着。突然司机发现不远处的树下蹿出一头牛来,他当即刹车。汽车停下时,他看见自己的车距离这头牛不到一米,在大牛的身后还有一头小牛!司机不停地鸣喇叭,牛站在那儿就是不走。过了一会儿,他像突然明白了,走下车,从车上拿下半桶水,放在路的中央。大牛看到小牛喝足了,才带着小牛走了。

二、图片类

文字解读:“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每个孩子,脑海中都会有这样的画面。那父亲,是天下所有的父亲;父亲肩上的孩子,是天底下的每一个孩子。父亲用宽厚坚实的肩膀,托举起孩子温暖的童年,托举起孩子美好的未来。

三、语言类

1.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汉]刘安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3.欢乐时有许多朋友,悲伤时却只有母亲。――郑振铎

4.智慧之子使父亲快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古希伯来]所罗门

5.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这说明母爱是非常伟大的,是永远伴随在我们身边的。

――[前苏联]冈察尔

6.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前苏联]高尔基

7.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黎巴嫩]纪伯伦

8.“爱”使人安乐舒畅,就好像雨后的太阳。――[英国]莎士比亚

9.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法国]雨果

10.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美国]惠特曼

上一篇:主题七:体悟至爱亲情(四) 下一篇:主题七:体悟至爱亲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