舫榭建筑的休闲思想研究

时间:2022-05-27 01:09:35

舫榭建筑的休闲思想研究

园林舫榭建筑是中国古代休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在无锡寄畅园“先月榭”这个舫榭建筑的主题案例中,我们发现净空与池水、明月与映月,在远与近、实与虚中两相对照。游人置身于其中,观月以得悟佛教“一多相摄”和理学“理一分殊”、“月映万川”的哲理。在这里舫榭、池水、明月与游人一同形成了一个有主题、有空间、有内容的休闲系统。

寄畅园位于无锡市锡山脚下,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其名取自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寄畅”两字①。清代康熙皇帝南巡至此亲题“竹净梅芳”、“松风水月”、“溪光山色”,此园随之大盛。整个园林以“清幽古朴”为主题,借依惠山东麓余脉引水构涧,汇聚入曲池“锦汇漪”并以之为中心四面造景。在曲池最南面有一小榭,名唤“先月榭”,取“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趣。其榭名匾由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冯其庸手书,并附跋:“斜阳堕西岭,芳榭先得月;流连玩清景,忘言坐来夕。”

一、观月自得

以观月为主题,在园林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构景思维:一种是观月,一种是观映月。一般来说在舫榭建筑中多是水月相映,“月影入池,可尽情观赏水月天光。”如苏州耦园受月池,正是“水池泻满月光”之意。而在“先月榭”这里,即可坐观明月自锡山龙光塔旁缓缓升起,又可静观曲池映月影水涟漪之色。乃是二景共得,实是观月佳处也。南宋词人张孝祥在其《观月》中讲:“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远人之处所以近天,临水观月,水天一色。这既是古人为我们创造的一处观景佳境,又是一处具有休闲意蕴的圣地。

观月之妙,其实止于“观”字。《说文》曰:“观,谛视也。”《谷梁传》曰:“常事曰视,非常曰观。”其义即指出赏月和观月的不同。所谓赏月,是指赏净空明月或水影月色,其首在视赏之好;而观月,则是自观而能有所妙得也。自古以来,佛家、道家和理学家都从观月之中悟出不少精义。如唐代玄觉禅师《永嘉证道歌》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讲得正是华严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多相摄”的道理。宋学家程颐将其总结为“理一分殊”的思想,即“终极的道理虽然只有一个,表现却千变万化。”对此朱熹就曾以“月映万川”来做比喻,他讲:“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已分。”(《语类》卷九四)同一个月亮,投射在江海湖泊却各有不同的月影,是其千变万化。理学家将其作为本体论的形而上,即“理”是同一个东西,表现出来就千差万殊,然而追究其本却又是同一的。如同月影千万各有不同,而明月一轮并无其二。正如朱熹自己所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化生万物。”(《朱子文集・读大纪》)刘述先先生认为这个“理一”正是儒家“通贯的精神”,是一种常道,甚至可以说这个“理一”是超越宗教的,是普遍存在于全人类的。《世界伦理宣言》的起草者孔汉思也认为“贯穿世界一切精神传统的甚至不是上帝的概念,……贯穿世界上各大精神传统的恰好是humanum(人道、人性)。”而这种人道、人性,其实就是休闲学所倡导人们去体悟、去感受的。闲时,静坐于水榭之上,观月于倒影之中。在虚实之间,思考映月万殊的本质,体悟成为人的“理一”。于此,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人的造园智慧。有穷与无穷,有尽与无尽,其实不皆是这一轮明月所化么?

二、小结

马惠娣先生认为:“休闲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文化。”在园林中,舫榭本身并不是具有实用功能的建筑,其建筑意义更多地就是体现在其文化构拟上的。并且因为临水,所以舫榭建筑虽然体量不大,但是提供给人的空间感和天人相合的自然感又是其他园林建筑所不具备的。“休闲如同其他任何活动一样是在具体环境中构造出来的,需要不断的重构以达到互动与交流的需要。”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舫榭建筑既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又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有休闲主题,构拟出了一个具体的休闲环境。在“先月榭”这个舫榭建筑的主题案例中,净空与池水、明月与映月,在远与近、实与虚中两相对照。罗素讲:“能否聪明地休闲是对文明的最终考验。”我想在中国哲学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古人早就在思考休闲的智慧,并通过文学、建筑、园林等各种手段把他“聪明地”表现出来了。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基金项目:201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优秀学生培养项目《舫榭建筑的休闲思想研究》(12ZYXS27)。

上一篇:母语干扰下的英语导游词错误分析 下一篇:制造过程中压力管道磁粉检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