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途广泛的促排卵药

时间:2022-05-27 11:29:04

新闻链接:

近来有一则医疗新闻在网上热传,说的是广东的一对富商夫妇,结婚多年不孕,去年年初借助试管婴儿技术孕育了8个胚胎,竟全部成功。喜出望外的富商夫妇最终找来两位代孕妈妈,再加上妻子本人3个子宫分别移入2、3、3个胚胎,在去年9月和10月份,前后一个月的时间内先后诞下4男4女8胞胎。抛开8胞胎带来的社会和法律争论不提,很多人都会觉得奇怪,是什么医疗技术能让这对夫妇同时得到8个同父同母的胚胎?答案就是促排卵药物和辅助生殖技术。

促排卵药的那些事

由于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占所有不孕的1/4,在未发现促排卵药之前,人们对无排卵性不孕是束手无策的。1956年,人们最早发现并应用于临床的促排卵药克罗米芬,它的别名为氯米芬、舒经芬,简称CC,至今为止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克罗米芬的诞生是生殖内分泌学的重大进展,排卵这一妇女至关重要的基础生理活动,变得可以调节和控制。克罗米芬应用于临床的时间最长,人们对它的研究也是最多的。由于克罗米芬使用方便、安全和廉价,因而成为促排卵治疗的首选。如果患者有至少一侧输卵管是通畅的,丈夫的数量足够,卵巢有产生成熟卵子的潜力,应用克罗米芬诱导排卵的成功率可达80%,妊娠率达40%。

促排卵药物的另一功能是:促超排卵。这是进行试管婴儿即体外受精―胚泡移植的前期步骤。要获得一定的体外受精成功率和胚泡移植成功率,仅仅一枚卵子是不够的。要先经过促超排卵治疗,同时让数枚或十数枚卵子同时发育成熟,然后用超声监测穿刺取卵。这也就是前述新闻中试管婴儿获得8胞胎的原因。

近30年来,由于对妇女生殖内分泌的研究,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进一步认识,人们发现了更多新型促排卵药,它们更加类似于人体的生理激素,而且可以应用人体自身周期性的脉冲给药方式,作用更精确可靠。最常用的新型促排卵药有: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人绝经后促性腺激素(HMG)等。

用途广泛

种类繁多的促排卵药物不仅能治疗无排卵或稀发排卵导致的不孕,还能治疗由于卵泡发育不良而导致的黄体功能不足性流产。同时,对于月经紊乱、功血、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也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对于没有生育要求的育龄期妇女,由于不排卵或稀发排卵而造成的内分泌紊乱,可首选促排卵治疗。在促排卵药物作用下,可以恢复卵泡发育期―排卵―黄体期的周期变化,产生内源性的雌、孕激素,同时其反馈作用调解垂体和下丘脑激素分泌,从根本上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卵巢老化、卵巢储备功能不良、卵巢反应下降及卵巢早衰等越来越多见于40岁以下的妇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当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时,克罗米芬刺激产生的卵泡雌激素(FSH)反应则呈亢进状态。目前在临床上广泛采用的是1987年由Navot等人设计的克罗米芬刺激试验(CCT),通过FSH对克罗米芬的反应性,用于预测卵巢的储备能力。其原理是克罗米芬阻碍了雌激素的负反馈,仅剩下抑制素B抑制FSH产生。卵巢储备减少的妇女,抑制素水平很低,本身不能抑制FSH产生。用药前测血基础FSH,服用克罗米芬5天后,血FSH升高超过两个标准差或26mIU/ml,即可认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滥用危害大

促排卵药能导致超过正常比例的多胎妊娠。正常情况下,多胎妊娠只占1%,而应用了药物以后,双胎妊娠增加至10%~30%,大于三胎的妊娠占5%。而且促排卵药造成的多胎妊娠属于多卵性多胎,获得不同性别胎儿(俗称龙凤胎)的可能性大。因此很多不法分子把这种严格限制的处方药,通过多种途径卖到想获得多胎妊娠的夫妇手中,以牟取暴利。

滥用促排卵药能造成的三大危害是:三胎以上的多胎妊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和卵巢肿瘤。很多夫妇通过不法渠道买到了以促排卵药为主要成分的多宝丸,服用后获得了四胞胎、五胞胎,甚至八胞胎以上,但是子宫无法孕育如此多胎儿,很容易造成流产、早产、胎儿发育迟缓、体重过轻、脏器发育不成熟以及智力发育迟缓。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抢救,结局大多是夭折或留下不可逆转的后遗症。新生儿死亡率高,存活者也易患上脑瘫、听力障碍、癫痫等疾病。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促排卵治疗的一项常见并发症。轻度者常见,表现为卵巢增大、体重增加。中重度发生率为1%~2%,表现为胸水、腹水、体液平衡紊乱、血液浓缩、血压降低。其中最危险的并发症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率达到50%。因此,促排卵治疗必须在医生监护下,随时测定激素,作B超检查,一旦发生卵巢过度刺激,应立刻停止用药,卧床休息。重症者需要住院,扩容,输入白蛋白,保护肝肾功能,防止血栓形成,必要时要在B超检测下抽取腹水。

由于促排卵药物导致卵巢中多个卵泡发育,易形成卵巢囊肿、间质水肿。肿大的卵巢容易发生蒂扭转坏死、卵巢破裂、腹腔大出血等急症。有研究发现,促排卵药物与卵巢上皮交界性肿瘤和癌症有正相关性,虽然尚未完全证实,但是正规的促排卵治疗控制在能够起效的最低剂量,还会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性,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制订实施个体化的治疗剂量,治疗过程最多不超过12个周期(一个月为一个治疗周期)。

促排卵药物的结构和作用机制,以及它们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和精细调节,属于很深奥的专业范畴,因此,在此只是浅谈了促排卵药物治疗不孕的功能和治疗内分泌疾病的广泛用途。同时,也提醒求子心切的夫妇们,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促排卵药。医学研究人员正在对它们进行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和经验总结,以期为更多的家庭带来希望和欢乐。

上一篇:按“胃口”选抑酸药 下一篇:你看,你看,药品说明书的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