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原》看艾略特的“荒原意识”

时间:2022-05-27 04:54:28

从《荒原》看艾略特的“荒原意识”

摘要:在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中,“荒原”代表一个追寻的开端――追寻一种存在。只有从这里方才能够赋予人类存在的一切意义。在苦心追寻之后,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艾略特不仅发现了关于人类生命的意义,也同样找到了文化与历史传承的意义。

关键词:艾略特;《荒原》;象征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5(c)-0129-01

艾略特(T.S.Eliot)认为,一首成功的诗作不是因为它有警句格言般华丽的诗行,而是因为诗人娴熟的叙事技巧与优美和谐的表达形式。词汇本身不是用于表达感情的,而是因为词汇本身已经赋有的情感才被诗人使用。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艾略特于1922年发表了发人深省的杰作《荒原》(The Waste Land)。

《荒原》共包括5个部分:“死者葬礼”(The Burial of the Dead)、“对弈”(A Game of Chess)、“火诫”(The Fire Sermon)、“水中之死”(Dead by Water)和“雷霆的话”(What Thunder Said)。全诗共433行,使用了英、法、德、意大利语、希腊文、拉丁文和梵文(Sanskrit),内容艰深晦涩,纷纭复杂。作为现代主义的代表作,《荒原》成功地运用仿自然主义的再现手法,象征主义和神秘体系呈现出一个经历信仰危机的现代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文化、传统、信仰都成了一面面破碎的镜子,折射出现实世界中毫无生气的存在的碎片,而城市就是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的中心。虽然在艾略特之前曾有不少诗人描写过现代城市,但是在《荒原》中,现代化的大都市才第一次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荒原》犹如一部现代主义风格的记录片,将各种城市景象、人们的谈话片段、生活场景的细节杂取种种,揉合成一幅表现现代城市及城市人的历史画卷。工业飞速发展,商业日渐繁荣的城市中并没有令人惊喜的场景,不少场景所展示的生活丑陋不堪,令人厌恶。那些水上的垃圾,园中的老鼠,都令人讨厌。诗歌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也进一步探讨了人类的处境,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荒原》可谓一首通过“一堆破碎的梦想”寻求完整意义的现代抒情史诗。诗中的“荒原”可指被闪电击打后的荒漠,或是一块荒废的土地,也可指炮火烧过的无人废墟,或是颗粒无收的荒凉山庄……它可以是耶鲁撒冷、亚历山大、或是伦敦――任何一个遭受过掠夺的,精神幻灭的现代文明中心。虽然读者不容易悟出诗中跳动的主旋律,但是艾略特将城市与人体捏合在一起,并通过类比的手法把社会与个人融为一体,使这首诗开一代诗风的经典之作不但具有抨击社会的史诗般的意义而且也道出了诗人所谓“我个人的满腹牢骚”的抒情内容。诗中描述的人流、失修的手指甲、难以入眼的牙齿、“女人的味道”等等不堪入诗的字眼不仅表现了现代社会的道德与文化的沦丧,而且也体现了西方社会人们物质生活的沦丧。艾略特所谓“我个人的满腹牢骚”也因此表现为现代人的精神落魄。让我们试从解读《荒原》中的象征意向入手,进一步分析艾略特的“荒原意识”在艺术上的成就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荒原》初次发表时,不少人,包括一些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文艺评论家,都认为这首诗根本无法看懂。许多报刊横加恶评,那么,为什么《荒原》如此晦涩难懂呢?一方面,是因为作者故意省略了一些读者阅读时习惯去寻找的东西;结果读者不只所云,但是仍然绞尽脑汁,亲自寻找作者省去的部分,揣想那些文字中不存在,作家也没有暗示的意义,而这正是诗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诗人引用了大量的神话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组成一幅图画。艾略特将远古的神话植入到现代生活中,神话给《荒原》提供了一整套象征性的语言。综观《荒原》全诗,有关圣杯的传说多处可见。例如,荒原中,大地枯旱,人心枯竭。为了打破弥漫于荒原上的诅咒,圆桌骑士―珀西瓦尔必须要了解圣杯的象征意义。为此,他要经过一座凶险教堂,他必须在黑暗中经历种种恐怖的考验,直至战胜魔王,解开圣杯之谜。另一个是印度传说:一位少年和他的父亲在山里隐居,由于邻国大旱,一片荒芜,国王求神问卜后知道只要少年一天保持童贞,这个国家也就一天保持干旱。于是,国王派个美丽的少女趁少年的父亲不在时引诱少年,少年作祟,被骗到邻国,娶了国王的女儿为妻,在他们结婚那天,邻国又重获甘霖。这些传说都蕴涵了性的象征意义,诗人用传说中的荒原喻指一战后西方社会的现代荒原。此外,《荒原》没有情节,没有一个诗人的代言人出现,叙述者也变化不定,诗中通过一些重复的意象和象征事物构建出一个复杂晦涩的世界。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词义的隐喻和外延更为复杂隐晦,而神话和典故使诗歌的每一层面都具有理性深度,将它文的内涵融入自己的作品,使作品的内涵更为丰富深广,体现出一种深邃的张力。诗人将传统的规范诗体与当时的俚语相结合,从而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节奏感。《荒原》为现代主义诗歌打开了局面,让读者看到一种全新的诗风。

《荒原》的问世之日正逢美国“新诗运动”兴起之时,文学史称之为“美国诗歌文艺复兴”。艾略特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刻画了工业化社会人们情感枯竭、精神空虚、厌倦生活、寄托于幻觉的人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反映了城市文明的拜金主义和社会底层的贫困与悲惨;表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一代人因蒙受物质与精神上的毁灭性创伤而产生的绝望与幻灭之感,是所谓“迷惘一代”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事实上,“荒原”一词已成为精神世界空虚、浮滑、烦乱、没有出路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代名词。尽管艾略特认为这首诗不过是他个人的“满腹牢骚”,但一经被人们所接受,便以排山倒海之势,奏响了理想与信仰破灭的回旋曲。

作者单位:郏旭伟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郏旭东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简介:郏旭伟(1981-),男,河南郑州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财政税务系,助教,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郏旭东(1981-),男,河南郑州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06级专门史,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

参考文献:

[1]艾略特著、查良铮等译.T.S.艾略特诗选[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7

[2]马岚.艾略特和他的《荒原》江苏外语教学研究[J].2003.2

[3]蔡申.象征与用典――解读艾略特的《荒原》名作欣赏[J].2005.19

上一篇:浅析当前村民自治中村两委关系失范问题 下一篇:论唐诗中的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