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处妊娠效果分析

时间:2022-05-26 11:30:24

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处妊娠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处妊娠效果。方法:本组98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肌肉注射及B超引导下清宫术联合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及B超引导下清宫术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血β-hCG值降到正常值的时间为(13.31±2.4)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6.43±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甲氨蝶呤; 清宫术; 子宫瘢痕处妊娠

中图分类号 R71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1-0136-02

doi:10.14033/ki.cfmr.2015.21.073

剖宫产后瘢痕妊娠(CSP)是指孕囊着床于以往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是较为少见的宫外孕的一种,但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增加,子宫瘢痕处妊娠率也呈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大约为1/1800~1/2216[1]。在以往剖宫产切口瘢痕处着床的孕囊由于此处的子宫肌层较为薄弱、基层周围供血较为丰富而导致妊娠效果较差,如果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则会导致患者大出血、子宫发生破裂,严重还会导致子宫切除,甚至是丢失生命[2]。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介入治疗、宫腔镜手术等,但由于其花费较高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3]。本研究中采用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处妊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4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根据临床诊断标准:(1)停经后阴道有不规则的出血现象;(2)有剖宫产史;(3)血β-hCG>100 U/L;(4)经B超检查子宫明显增大,但子宫腔上1/2空虚,宫腔内未发现胚胎声像,给宫颈内口施加压力时孕囊的位置并未发生改变;(5)经妇科检查显示宫颈形态及长度均正常,子宫峡部膨大[4]。B超诊断标准:(1)子宫腔内无妊娠囊;(2)子宫颈管内无妊娠囊;(3)子宫前壁峡部有妊娠囊(有/无胚芽或胎心);

(4)膀胱与妊娠囊之间子宫肌层缺如或变薄;(5)无盆腔积液或附件包块、彩色多普勒高速(V>20 cm/s)低阻(PI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用6号腰穿针经阴道前穹隆直接穿入孕囊部位,给予1 mg/kg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1周后若β-hCG下降不理想可再次注药,每周测β-hCG一次,当β-hCG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血β-hCG值降到正常值的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结果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结果采取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比

观察组血β-hCG值降到正常值的时间为(13.31±2.4)d

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6.43±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住院费用对比

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38.14±2.43)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7.26±5.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子宫瘢痕处妊娠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剖宫产远期并发症,研究认为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发病机理为:由于剖宫产术时对子宫肌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造成子宫肌层的连续性中断,并且可能形成通向宫腔的窦道,当发生再次妊娠时,孕囊则种植于此处窦道中而形成子宫瘢痕妊娠,可见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生与子宫切口愈合与形成密切相关[5],如一旦发生而又未及时治疗则会引起大出血或子宫破裂等并发症,严重者还会造成切除子宫以保全患者生命的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既往有剖宫产史,并且在停经后阴道又出现淋漓出血现象的妊娠者应引起高度重视,尽早做彩超等妇科检查,以明确妊娠囊的位置,及早诊断治疗,避免延误治疗或盲目清宫而引起患者大出血[6]。临床上治疗子宫瘢痕处妊娠应在保留患者生育能力的同时有效终止胚胎生长并将妊娠囊排出机体。

目前治疗瘢痕处妊娠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药物保守治疗适合于:(1)无下腹痛、生命体征平稳、子宫未破裂;(2)妊娠时间小于8周;(3)孕囊与膀胱间的肌层100 000 IU/L、妊娠物大于3 cm、距浆膜面

综上所述,甲氨蝶呤妊娠囊内注射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处妊娠,能在较短时间内降低血β-hCG值至正常值,并且术中出血量少,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单春霞.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6):65-68.

[2]李冬玲.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5):100-101.

[3]文殊,薛萍萍,江敏.子宫瘢痕妊娠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11,8(1):39-41.

[4]唐小英.早期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诊断及治疗[J].安徽医药,2011,15(10):1258-1259.

[5]马永红,刘爱敏,钱虹,等.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4例诊断和治疗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28(4):62-65.

[6]马静,苑学,蒋立东,等.宫颈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25(2):90-91.

(收稿日期:2015-03-12) (编辑:何玉勤)

上一篇:“小卤之约”:互联网+粉丝经济赢未来 下一篇:选择性缝合法行痔PPH术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