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寻古 第2期

时间:2022-05-26 06:49:56

山阴位于朔州中南部,内长城雁门关外,北岳恒山脚下,因地处佛宿山之阴而得名,系仰韶文化分布区。

山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不少人物和古迹作为宝贵财富载入历史经典,世代相传。特别是位于县城南端的广武古军事文化遗址是一个著名的古代军事要塞区,这里有新旧广武城、汉墓群、烽火台、雁门关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遗迹是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长达3000年不断冲突、相互融合的见证。这里的一段段长城傲骨凛风,坚韧不拔,一座座关隘,虎踞龙盘,固若金汤;一座座烽火台,绵延千里,遥相呼应,一冢冢古墓,封土连天,神秘奠测。这里还有抗日女英雄李林跃马征战的洪涛山和著名作家丁玲笔下的桑干河。

明内长城,亦称内边,西起偏关老营角山与外长城相接,东经宁武,雁门两关十八隘至居庸关止,全长四百余公里。在山阴境内的长城,东至胡峪口,蜿蜒起伏于勾注山脊。

山阴境内现存的内长城是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至三十三年(1605年)间,山西巡抚李景元在古长城的基础上复筑而成,顶部三层方砖铺面可以走马。长城高8米至10米,上阔4.6米,每120米建戍城一座,敌楼多筑于长城外侧,面宽10米,进深8米,总高15米左右,下设暗门,筑于内可屯兵、外可冲锋的地段,门洞高2.3米,宽1.7米,现存完整敌楼有“控”、“雄皋”、“壮橹”、“天山”等,敌楼内部各不相同。此外还置烽火台,凿壕堑,是中国明长城的代表作。

以下是一首金代诗人写的《关外吟古诗》:

雁门关外野人家,

不种桑渝不种麻。

百里并无梨枣树,

三春那得桃杏花。

六月雨过山头雪,

狂风遍地起黄沙。

说与江南人不信,

早穿皮袄午穿纱。

旧广武城

日广武城位于山阴县城南40公里是山西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它雄踞隘口,南望内长城东靠新广武,北邻汉阴馆故城,西接六郎城遗址,是历史上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重要地带。

古城城墙的确切建筑年代,史籍无载,据有关文献佐证和现存建筑考究始建于辽代,当时为夯筑城垣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包砖,清代曾作过维修和补萁。现存城墙除外观具有明代特点外,其主体规制和构造基本为辽代故物。古城墙居长1652米占地16236平片米平面,呈现长方形。城墙总高8.3米,下宽5米,顶宽3.4米,外表全部砖砌,石条作基,最上沿矮墙置垛口,望洞和尉孔。整个城墙共施马面16座(包括城门马面),马面紧贴墙体雄伟稳健,其尺度大小不等。城墙东,西,南三面设门(东门最大西门次之,南门最小),三门均有瓮城不置北门,原城门上有门楼,在解放前和“”时被破坏。城内街道建筑布局四大街八小巷基本保留原制。旧广武古城是研究辽金以及明代城池的重要实物资料。

新广武城

新厂武城位于雁门关北隘口处,原名厂武隘城,俗称新广武城,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万历二年(公元1575年)增修,为雁门关整体设防组成体系,据《日月史地理志》载有雁门守御千户所,洪武十二年十月置之于关北,置之于广武营城,所以又称干家镇。整个隘城跨河而建,局长1500多米堡寨相连,墩台敌楼林立,隘门道道设防,左右与长城连为体,名曰“狗爪莲花城”,是明代隘口军事防御作战的典型建筑。

新广武城,初建为马驿,嘉靖甲辰(公元1544年)改为军占,移交代州守备守之,又护城镇虏墩八座,壕长7000米,设官厅1所,建营房570间,仓20座草场1个,存驿马20匹,民骡8头,官骡20头,所辖防地“东起胡峪,界之东津峪,西止雕窝梁,尽境之,王野粱并玄岗,阳武,芦板寨,长两百三里”。

关城包括南关,东关,北关,小北关4座关城,周长各500多米。南关,东关与曹城连为一体,均为营城倚防体系,北关与营城连为一体,是营城的第一道成御体系,小北关与北关连为一体,是营城的“桥头堡”。北望漠源苍茫,让人无限感怀诗载:广武骅前春太迟,桃花几片柳疑丝。坚冰残雪今初夏,燕语莺啼仍一时。上苑晴烟又做梦,殊万落日剧想思。王师薄伐烦车赋,感激先歌六月诗。

1937年夏季,一场无情大水把新广武隘城冲毁,老龙湾内的三观庙,慈禧太后曾居住过的来盛店和上百间民房,店铺无一幸存,具有560多年的光武隘城毁于一旦。

由此,广武城内店铺林立,商贾兴隆的景象被洪峰冲刷得无影无踪,曾盛极一时的老龙湾现已变成一片片农田,东城门仅有的一点遗迹向路人诉说着广武曾经的辉煌。

明边上的这种城堡平时屯种,战时出征,在和平时期还兼有易市,榷场的职能。但它的军事职能始终是主要的,正如《两镇三关制》币记载的那样:“广武当朔州,马邑大川之冲,听代崞峙诸郡县之要,凡敌由大同左右卫人,势当苣犯。”这就说明广武城是当大同一线长城防线被突破之后保卫甲原的第二道防线。

广武汉墓群

广武汉墓群位于旧广武与新广武之北,共有封土堆303座,最高封土堆20米左右,最低3米左右,其中大多数是高约9米的封土堆,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是中国现存较大的汉墓群之一,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魅力朔城 第2期 下一篇:应县木塔 风雨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