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鸭沙门氏杆菌感染的综合诊治

时间:2022-05-26 04:55:05

雏鸭沙门氏杆菌感染的综合诊治

中图分类号:S858.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1)07-0023-02

2010年10月初,宜城市多家肉鸭场雏鸭发病,每天的死亡率高达2.5%,持续10d。据畜主介绍,全群3~15日龄雏鸭表现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出现扎堆现象,80%的雏鸭排白色腥臭奶油状粪便,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土霉素等抗生素数天,死亡率仍未下降。于10月18日送检15只临床表现明显、濒临死亡的雏鸭至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畜禽疾病诊断中心进行疾病诊断和药敏试验。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1临床症状及剖检情况

发病雏鸭腹部膨大,处羽毛多被稀粪粘住造成排便困难。部分鸭出现气喘、伸颈呼吸等症状。频死期倒地挣扎或角弓反张。解剖主要病变见于肝脏有白色坏死点、肿胀;脾脏出血、肿胀、坏死;肠道出血;部分鸭肺脏出血。

2细菌分离及鉴定

无菌采集心血、肺脏、脾脏、肝脏和肾脏。采集的病料在无菌操作台中接种于SS培养基(上海盛思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37℃恒温培养18h,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及菌落特征。肝脏、脾脏和肾脏等组织在SS培养基上长出针尖状菌落,菌落透明,湿润。对所分离的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其形态、大小等均符合沙门氏杆菌的特征,初步鉴定其为沙门氏菌。为了确定所分离的细菌为沙门氏菌,诊断中心采用沙门氏菌诊断血清(A-F群,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进行凝集试验,试验呈现阳性反应。此外,还采用标准抗原对雏鸭的心血所分离的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据此可确定所分离的细菌为沙门氏杆菌。将分离的沙门氏杆菌在SS培养基上进行纯化培养18h,另将一接种有沙门氏杆菌的SS培养基培养30~48h,菌落部分发黑。将纯化培养的沙门氏杆菌进行药敏试验。

3药敏试验

3.1药物及判断标准

采用纸片扩散法,选用丁胺卡那、卡那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19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判断标准:抑菌圈直径>20.0mm为极度敏感,15.1~20.0mm为高度敏感,10.0~15.0mm为中度敏感,<10.0mm为耐药。

3.2结果

由表1可见,该沙门氏杆菌对氟苯尼考、洛美沙星、阿莫西林3种药物极度敏感;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泰乐菌素3种药物高度敏感;对丁胺卡那、卡那霉素、乙酰甲喹、庆大霉素、林可霉素、头孢噻呋、替米考星、氨苄西林8种药物中度敏感;对恩诺沙星、粘杆菌素、土霉素、强力霉素、链霉素5种药物耐药。19种药物中,具有高度敏感以上的药物仅6种,占31.6%,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如果随机选药,易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并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强。针对本次发病采用上述极度敏感药物进行了治疗。

4治疗

根据细菌分离和药敏试验结果,建议采用如下措施。

(1)对于本地区准备引进雏鸭的代养场,引进前要摸清种鸭场的沙门氏杆菌感染情况。

(2)对发病鸭场进行彻底消毒,对发病严重的鸭场,应每天带鸭消毒一次,疑似有沙门氏杆菌感染的雏鸭应立即进行隔离或淘汰。

(3)为选取最优的给药途径和药物,选用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和洛美沙星3种药物,每种药物分别采用饮水、拌料和肌肉注射3种途径对发病鸭进行分组治疗试验。试验共分9个组,每个组采用一种治疗药物和一种给药途径。结果表明,用药3d后,新发病的雏鸭比例明显减少,发病雏鸭的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在饮水给药途径中,阿莫西林效果最好,拌料给药途径中氟苯尼考效果最好,注射给药途径中阿莫西林和洛美沙星效果相当,但较氟苯尼考效果好。在3种给药途径中,肌肉注射效果优于饮水方式,饮水给药优于拌料方式。

5小结与讨论

(1)沙门氏杆菌是引起雏鸭高死亡率的常见的、主要的致病性细菌之一,由于其血清型多,各血清型免疫不具有交叉保护性,雏鸭发病早(1周内即可发病),因此很难通过免疫方式控制该病的发生。

(2)沙门氏杆菌可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传播。①垂直传播。带菌种鸭将该菌传播到种蛋之中,雏鸭孵化后即可引起败血症,导致死亡,这是引起雏鸭死亡的主要原因。②水平传播。带菌成年鸭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可不断向环境中排菌,引进的雏鸭感染此菌即可发病,水平传播往往在生产中容易被忽视。

(3)雏鸭沙门氏杆菌病的控制可采用如下方法:①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在引进新的雏鸭前对场地进行严格的消毒。②加强源头监控。对于销售雏鸭的种鸭场,要对其养殖环境、饲养管理和种鸭的沙门氏杆菌感染率(抗体状况)进行综合考虑。③引进雏鸭后,可在前3d采用饮水的方式使用敏感药物进行保健,同时密切关注鸭群的健康状态,及时清理隔离病死鸭和加强消毒工作。

(4)根据本次药敏试验和临床用药反馈,考虑到注射给药效果好但工作量大,拌料不能确保病雏鸭药物的摄入量,建议使用阿莫西林全群饮水,病雏鸭采用洛美沙星肌肉注射相结合的用药方案。

(5)沙门氏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在鸭场凸显出来,为了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可采取下列措施:①杜绝或尽量少用抗菌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②抗菌药物的“轮休”。同一类药物交替使用,可以提高沙门氏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③在鸭场中尽量使用常规抗生素。新近发明的抗生素在鸭场关键时刻通过药敏试验论证后再进行用药。④定期对养殖场进行细菌分离和药敏试验,筛选出最佳治疗药物,一旦发病即可迅速采取相关治疗措施。

在实际工作中,临床用药时在遵循药敏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要同时考虑到药物的价格及残留等问题。

上一篇:探寻暗物质山门开启 下一篇:信阳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