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石器仰韶文化彩陶装饰纹样

时间:2022-05-26 02:35:49

解析新石器仰韶文化彩陶装饰纹样

彩陶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期广泛使用的重大发明,是远古先民们走向文明门槛的见证。彩陶的出现改变了石器时代简单的审美,提高了人们对艺术美的追求,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灿烂辉煌的篇章。仰韶文化彩陶以其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丰富的装饰纹样独领。仰韶文化彩陶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强烈的历史民族文化特性。在世界的历史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探索和研究仰韶文化彩陶装饰纹样及其文化内涵。

仰韶文化彩陶,根据时间、地点的不同,彩陶器的造型与纹样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高。古代先民通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及生活体验中,将观察到的事物及感受反映到彩陶器中,丰富生活用器的同时,也传递出古朴的文化精神。

半坡类型的彩陶艺术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彩陶,主要分布于甘肃东部和陕西关中地区。半坡类型彩陶纹饰从表现技法上分为肌理纹样和绘制纹样。肌理纹样是借助外物刻画,在陶器烧制之前利用物体进行刻划、按压上的纹饰,出现一定的肌理效果,如编织纹、绳纹、弦纹、锥刺纹、指甲纹等。绘制纹样则是利用天然颜料在陶坯上进行绘画,形成精美图案的纹样,经过烧制成为彩陶。

彩陶纹样按其表现手法可分为具象性、抽象型、具象性与抽象性组合型三大类。具象型多为自然纹样,如动物纹、植物纹、自然景物,其中动物纹最为突出,以鱼、蛙、鹿及鸟为装饰对象,生动精彩,变化多端,而植物纹样的数量较少;抽象型则以简练概括的几何纹为主,由动植物纹演变而来的,早期彩陶有宽苇纹、三角纹、曲折纹、斜线纹等;具象的自然纹样与抽象的几何纹样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独特而完美的构成形式,从而出现兼顾二者的第三种类型。“人面鱼纹彩陶盆”成为此类型彩陶纹样的代表作品,呈现出先人们的原始精神信仰,除此之外,彩陶器上装饰有各种符号,它们由直线或横成竖,构成各种特殊意义或某种特殊的符号。

半坡类型彩陶纹样以动物纹为主,鱼纹数量最多,通过对写实纹样整合、分解的装饰技法形成脱离本身状态的几何纹样,抓住鱼的形象特征,概括精准,体现了半坡人们高度概括的能力。动物纹样除了鱼纹还包括十分具有特色的鹿纹,根据当时半坡人们狩猎的场景,简洁的图案准确的抓住了鹿奔跑的生动姿态,纹饰构图严谨,规整,使画面概括清晰,俊俏灵动。半坡彩陶纹样构图也存在也大不同,以自由的单独纹样和二方连续纹样为主,他们通过不同的组织形式与创意式的秩序赋予纹样新的内涵,进而更好的装饰陶器、提高艺术性的作用。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分布在甘肃、青海、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内,其纹样与半坡彩陶纹样相比较,内容更加丰富,手法更加娴熟,将中国史前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庙底沟类型彩陶纹样包含植物纹、动物纹、编织纹、几何纹等。早期继承了半坡彩陶纹样式,以鸟纹及其变体纹为主。随着时代的变迁,使原始人类的崇拜和生产方式不断进步,进而推动着彩陶纹样的变化,晚期则以花卉为主要元素。纹样中大量运用曲线和曲边三角形,画面婉转和谐,流畅华美,具有很高的装饰艺术感和审美价值。

庙底沟彩陶纹样从表现手法上运用黑白双关的表现手法,实现了虚实相生,无论阴阳相互补充,又独成一体,使画面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装饰性,但这些效果强烈的装饰纹样显示出的节奏和韵律,直接表达出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气息。在庙底沟彩陶纹样中几何纹样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以一种新的形式展现出来,它将动植物纹样进行高度抽象和概括,将不同的几何图形,有机组合,相互交错,根据器型的不同,将纹样变体再组合,从而更好地适应造型的功能性,提升了纹样艺术与其功能性的切合度,将彩陶纹样艺术不断推向新的至高点。庙底沟人用极高的智慧一改半坡时期以直线为主的表现形式,运用柔和元瑞,节奏韵律极强的曲线来取人代之。首先,庙底沟人以点定位,运用点、线、面及其组合形式来简洁明快的的表现画面,利用三要素之间关系相互调整,分配进行画面整合,而点的中心作用不断被丰富,也成为这一时期彩陶纹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曲边三角形则多用于花卉纹样中,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不断的演变,各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形成和谐并富有丰富内涵的画面效果。

彩陶艺术是我国艺术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再到龙山文化的黑陶,不断推动着彩陶纹是装饰的向前发展,原始先民将对大自然的热情与感悟注入到彩陶纹样中,通过彩陶装饰图案与实用器具的完美结合,展现当时息息相关的生活环境。原始彩陶丰富多变的纹样,体现出单纯、自然、纯粹的生活向往。彩陶纹饰具有完善的装饰图案特点,在每一个时代都被装饰艺术所追捧,以其稳重、厚实的造型和谐流畅、匀称的线条丰富着人们的视觉感受。仰韶文化彩陶纹样装饰主次关系和谐,虚实相生,符合装饰的基本规律和形式美法则,给我们学习借鉴的参考,在继承的同时,创造出既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又有时代特性的纹样装饰。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上一篇:小户型居室家具设计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从职工归属感出发实施企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