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食管癌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时间:2022-05-26 12:26:17

探讨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食管癌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钠对预防食管癌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2013 ~ 2014年20例食管癌患者给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为干预组, 2008~2012年18例食管癌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为对照组, 统计凝血常规和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 观察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钠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结果入院当天两组凝血常规和D-二聚体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7天两组各指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食管癌;深静脉血栓形成;低分子肝素钠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3.116

临床治疗中发现恶性肿瘤患者经常合并静脉血栓, 发生风险很大, 其危险伴随着整个发病和治疗过程。200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指出静脉血栓栓塞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率为4%~20%, 这是导致因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同时发现非肿瘤患者的发病率仅为71~117/104。静脉血栓包括深静脉血栓和浅静脉血栓。在1856年Virchow归纳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包括:静脉血流瘀滞、血管损伤及高凝状态。临床涉及到以上三个方面均可导致深静脉血栓。肿瘤患者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与血流瘀滞和高凝状态有关, 当血栓与血管壁有轻度粘连, 容易脱落成为栓子而形成深静脉血栓。所以, 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1]。现对本院2008年9月~2014年12月肿瘤科的38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 统计患者的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 探讨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钠对预防食管癌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来源于本院肿瘤科2008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其中男20例, 女18例;平均年龄(56.5±5.4)岁。2013~2014年20例食管癌患者给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为干预组, 2008~2012年18例食管癌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为对照组, 统计凝血常规和D-二聚体, 观察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钠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患者入院次日清晨留取凝血常规和D-二聚体, 干预组住院7 d予以复查凝血常规和D-二聚体标本, 送至检验科。当干预组凝血常规和D-二聚体接近临界值时, 予以低剂量[50 IU/(kg・d)]的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7 d。对照组未给予任何抗凝药物治疗。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的凝血常规和D-二聚体对比 两组的凝血常规和D-二聚体(D-DT)对比 组间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 入院当天干预组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但是入院治疗7 d, 凝血酶原时间(PT-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比值(PT-R)、纤维蛋白原浓度(Fbg)均明显增高(P

2. 2 两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的对比 干预组有1例(5.0%)并发深静脉血栓, 对照组有6例(33.3%)并发深静脉血栓,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食管癌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居第四位, 其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很多研究学者认为与亚硝胺类化合物和真菌毒素、饮食刺激和慢性食管刺激、遗传饮食、癌基因和人状病毒有关系。食管癌的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低蛋白血症和离子紊乱。有学者对食管癌术后的深静脉血栓的进行了研究, 发现通过有效的抗凝剂的使用, 能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有研究报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有凝血激酶, 使血液出现高凝状态, 同时恶性瘤体能释放出促凝物质, 增加血液凝血因子的活性, 增高了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和血小板计数, 导致促凝物质和抗凝物质比例失调[2], 栓子中可发现癌细胞, 表明血栓与瘤栓并存, 瘤细胞在血管壁的沉积、着床与肿瘤远处转移、病情进展相关, 加速疾病进程[3]。低分子量肝素钠可抑制体内、体外血栓和动静脉血栓的形成, 但不影响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结合。有报道385例进展期肿瘤接受低分子肝素钠5000单位/d, 患者的生存率明显增加。同时赵晶等[4]发现, 给予抗凝剂能明显降低血栓的发生率, 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低剂量的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预防食管癌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 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Ballard RM, Bradley-Watson PJ, Johnstone FD, et al. Low doses of subcutaneous heparin in the prevention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gynaecological surgery. BJOG, 1973,80(5):469-472.

[2] 李瑶, 李红斌. 低分子肝素钠在腹部外科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中国当代医药, 2014,21(21):52-53.

[3] 常国祥, 骆彩霞, 门琦华, 等. 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22): 124-125.

[4] 刘艳, 石晓卉, 肖东. 低分子肝素联合使用加压泵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观察. 中国处方药, 2014(9):94-95.

[收稿日期:2015-03-10]

上一篇: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对生育结局的影响 下一篇:健康教育对慢性尘肺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