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代他汀钙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对ALT影响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5-26 07:03:27

阿托代他汀钙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对ALT影响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大剂量阿托代他汀的安全性。方法 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代他汀常规剂量(10 mg/d A组)和大剂量阿托代他汀(40 mg/d B组)各50例,用药后4、12、24周抽外周静脉血复查ALT,比较两组治疗后ALT的变化。结果 失访率A组6%(3例)B组8%(4例),两组患者用药后1~12周为ALT出现异常的高峰期,1周、4周、12周异常例数A组比B组发生率少(P

【关键词】阿托代他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丙氨酸转氨酶

1 不良反应

上世纪90年代国际上5项里程碑式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WOSCOPS、AFCAPS/TexCAPS、4S、CARE和LTPID)的问世确立了他汀类药物在血脂异常强疗中的地位,并表明他汀治疗能有效降低LDL-胆固醇水平、主要冠状动脉事件、冠状动脉相关死亡、心血管死亡,使所有原因死亡率下降了21%。但是2001年8月西立伐他汀(拜斯亭)因安全性问题撤出市场到2005年FDA通知修改罗苏伐他汀药品说明书事件一次又一次刺激着人们对新一代他汀类药物安全性问题担忧的敏感神经。现将我科对100例ACS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策

1.1.1 入选标准 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及美国心脏病协会的诊断和命名标准符合ACS,不论之前是否服用他汀类,知情同意后才选。

1.1.2 排除标准 已知或在随防期间发生其他炎症性疾病和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1.3 停药警戒值 血清总胆固醇(TC)

1.2 研究方法

1.2.1 为随机前瞻性对照研究 选用我科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10 mg/d A组)和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 B组)两组,进行半年临床对照试验。入选的确诊患者不管之前是否服用调脂药,随机分组后立即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40 mg/d;入院后均按常规处理,包括给予抗血小板,硝酸酯类、ACEI及β受体阻滞剂等。建立随访档案,电话联系,专科专人随诊;测肝功能、肾功能、血脂水平、CK,记录用药后的依从性,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随访2年。

1.2.2 血标本采集 分别在用药后4、12、24周抽取患者外周血。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计量数据均使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进行两样本间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ALT升高发生率见表1。

表1

两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ALT升高发生率(例,%)

时间A组(n=47)B组(n=46)

1周9(19.1)21(45.7)

4周7(14.9)12(26.1)

12周2(4.3)6(13.0)

24周2(4.3)1(2.2)

2.2 1、4、12周引起ALT升高A组明显少于B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24周后引起ALT升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多数ALT异常

2.5 A组有2例(4.3%),B组有3例(6.5%)的ALT>3倍正常值,需停药,两组ALT升高>3倍者无统计学差异。

2.6 两组各有1例肾功能异常,无需停药;肌酐及CK改变在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胃肠道反应及精神症状出现亦无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引起ALT升高,多发生在12周,1~4周为高峰期,可能与急性期患者的心功能较差,肝脏处于相对缺血、缺氧期,同时ACS发作期间联合应用多种药物,加重肝脏负担,对肝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关。ALT>3倍A组2例,B组3例,这些病例均为急性期发生过Killips2级以上心衰者,在观察期间两组各有1例出现血肌酐明显升高,均因心衰所致,心功能改善后,肌酐恢复正常,不影响继续治疗。因此,在治疗ACS中服用40 mg阿托伐汀是安全的。

再则,他汀类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氨基转移酶的升高并非一定代表发生肝毒性,美国脂质学(NIA)专家指出,对于单纯氨基转移酶升高的无症状患者,不需改变或中止治疗。

上一篇:贝复舒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诊治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