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圈子的问卷

时间:2022-05-26 03:03:28

生活中到底有多少个圈子?这是一个难以统计的数字,但统计出来一定是个天文数字,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活在各种各样的圈子里。

事实上,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圈子。朋友圈、同学圈、生意圈……人们在这些现实的圈子里求学、交友、谋生,这些圈子也提供给我们真实的感情和感受。虽然不少中国人对拉帮结派、以及把朋友关系带入工作领域非常的不屑,但是圈子的实际存在,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差别无非是圈子大与小、好与坏。从某种意义上说,圈子已不仅仅是人群聚集的团体,它逐渐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社会活动中最活跃的组成因子。

2008年10月,本刊联合开心网对圈子进行了一组调,从中也许可以管窥圈子的若干态势。

1、您今年“高寿”?――关于圈里人的年龄

60后:5%

70后:15%

80后:75%

90后:5%

圈子文化在跨入职场不久的“80后”中蓬勃发展,这批年轻人中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离开校园集体生活后,内心渴望有新“集体”能接纳自己。

2、您是干嘛的?――关于圈里人的职业

IT:19%

广告/传媒:40%

法律:18%

金融:14%

自由职业:9%

广告、传媒业工作者较易接触这类新兴事物,也是最早的一批圈人(玩圈子的人)。此外,圈子的流行度不在于行业类别的不同,而是一种在各行业间普遍存在的现象。

3、您现在加入了几个圈子?

1-3个:58%

4-6个:17%

7-9个:17%

10个及以上:8%

不论是因“尝试”还是“长情”,大部分圈人还是坚守自己加入的第一或第二个圈子,以期待“长久的安全感”。

4、您是通过什么渠道加入圈子的?

自己发现后加入的:14%

亲戚朋友推荐我加入的:71%

单位同事推荐我加入的:14%

虽然圈人中不乏“自己寻找组织”的,但是,绝大部分圈人还是靠“连带关系”进入的。

5、您平均每周花在圈子上多少时间?

1-10小时:70%

11-20小时:10%

21-30小时:10%

31-40小时:5%

41小时及以上:5%

圈子也只是“一种休闲活动”,用以调节生活各部分的比重,不至于“废寝忘食”。

6、您为什么要加入圈子?

寻求认同,寻找同类:10%

寻求人脉,寻找商机:3%

不想伤害与推荐人的感情:13%

释放生活及工作压力:38%

找寻玩伴(即使是酒肉朋友也行):38%

如今的年轻一代没有“七大姑姨”,更在“鸽子窝”似的楼房里隔绝了与邻居的往来。虽然,他们总被大人灌输“这个世界很复杂,到处有坏人”的“自卫主义”思想,圈人还是无法克服身体的孤独或内心的寂寞,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给自己苍白的生活染些色彩,无论是鲜艳的或灰沉的。

7、圈子给你带来哪些好处?

暂时减轻压力:20%

找到同类人,有归属感:50%

找到多年未联系的朋友:16%

更懂得如何与人交往:5%

交到男/女朋友:4%

增加就业机会:5%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人找到的是“不用太多废话,就能了解我的人”。他们觉得“只要脚踩属于我的大地,就有勇气一飞冲天”。

8、最近打算加入什么圈子?

读书会:13%

英语沙龙:13%

投资俱乐部:38%

车友会:13%

环保一族:25%

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很多圈人也开始认真探索投资、理财的康庄大道。此外,如今全世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毋庸置疑,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人对环保的热情让地球村的居民,对这个经济稳步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投以赞赏的目光。

9、您是否当过或想当圈子召集人?

是:45%

否:55%

有导演,也要有演员,才能成就一出戏。有人成立“组织”,有人寻求“组织”,才能一拍即合,圈子文化于是日渐兴盛。

10、若退出现在参加的所有圈子,你会?

突然心里没着没落的,以后再玩点什么好呢?:27%

没啥好留恋的,生活还会继续:73%

虽然,圈子可以为“心房”装饰些鲜花,但是,没有了鲜花的房子照样可以住人。也许没有了圈子,圈人最终要回归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家庭。

上一篇:你今天圈人了吗? 下一篇:不是一个圈在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