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进行作文批改教学

时间:2022-05-26 02:04:27

浅议如何进行作文批改教学

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作文是各种写作活动的基础工具。作文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分量,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文难;对于老师来说,教作文难。所以,我们要想事半功倍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把作文批改当做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来抓。我认为作文批改的最高境界是:每批改一次作文,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感情的交流;学生的作文是心灵的披露,情感的抒发;教师的批改是思想的启迪,感情的疏导。达到了这种境界,作文教学就是一件乐事;达不到这种境界,作文对师生双方都是一件苦差事。教师如果能够在作文评语中运用真情,拨动学生的“情”弦,以情传情,让作文教学在一片真情的交融中展开,也必然是其乐融融。为此,我认为作文批改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用“心”阅读,用平等的态度对话

作文批改是师生心灵的对话,所以必须有平等的态度,教师通过真诚的关怀和商讨的方式,与学生心心相通,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产生强烈的共鸣。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才会更加敬重这位教师。若批改粗鲁,评语写的像法官的判词一样,纵然客观,也很少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叶圣陶先生说过:“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所以作文评语要体现对学生的理解和诱导,批改除了改正学生作文中的错误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作文批改,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老师能详细、具体批改,找出作文中精彩的部分在哪里,怎么有创意。学生就会很有兴致地研究老师批改过的地方,也会研究自己的“杰作”,从而提高写作的水平。

批改作文的过程就是与学生心与心交流的过程。把握好这个过程,抓住这次交流的良机,我们会收到作文训练以外的良好效果。我们都知道,只有用“心”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是佳作。我们同时得承认,只有用“心”去阅读学生的“作品”,才会给学生作文以较为准确的评价,才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应该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认识的层面,深入到文中的“情”和“境”,思学生之所思,感学生之所感。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准确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批改好学生作文。所以,教师的评语应对学生进行“心灵的按摩”,用“心”阅读,用平等的态度对话,才有可能做到“心”与“心”交流。

二、用鉴赏的方式表扬,用幽默的方法批评

教师只有关爱重视每一位学生,才能够正确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塑造其优秀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好的表扬方式是鉴赏。所以,老师要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就要宽容对待学生的写作,要善意地鼓励学生。其实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或多或少的有其可圈可点的地方。如果我们能睁开 “慧眼”,从习作中找出肯定之处,也许学生的写作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在一些词句的旁边画几圈,或者写上一些简洁的评语。只言片语,既是肯定鼓励,又是引导期待。这会使学生感到自己的作文在某些方面是有价值的,有写好作文的能力。

如若说鉴赏是表扬的哲字,那么幽默就是批评的艺术。用含蓄而又风趣的方法进行批评,不但能发人深省,而且能使被批评者感到一种美的享受。学生作文,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如何谴词造句,表情达意,谋篇布局;如何观察思考想象评价,决不会只限于模仿,往往有不少创造。如果视而不见,或恶意抨杀,将是学生的最大不幸。为此,批改学生的作文贵在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管是尾批、眉批、旁批,要多肯定优点;哪怕只有一句有特色,或一个词语有新意,我们都要用笔勾画出来;抓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给予赞赏,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这种幽默的鉴赏表扬的作文批改方法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是满足了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因为自己写出来的作文能够引起别人的共鸣了,这会大大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方法,又有了兴趣,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不是一个大难题了。所以教师的评语要选准修改点,切中肯綮,寥寥数语,或一针见血,或点石成金,用鉴赏的方式表扬,用幽默的方法批评。让学生有“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之感,把学生引导到自觉揣摩潜心钻研的道路上来。

三、用“心”打开“心锁”,用情开启思维,指导作文,启发做人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过程。俗话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文集中反映了学生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想认识水准。教师为学生批改作文,是和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一条绝佳途径。当我们面对着一篇篇水平参差的作文时,就仿佛是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学生站立于我们的面前。作为教师,应该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要传授学生的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成人的。叶圣陶老先生曾经强调“作好文,首先应学做人。”将“作文”与“做人”并列起来。所以,当我们为学生的作文写批改评语时,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适时给予中肯的指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和高尚的人格。

所以,作文的批改不能简单的“就文论文”,而要善于通过该篇作文的写作激发、启迪学生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思考。教书与育人分不开,作文与做人分不开。文如其人,人如其人,从“大作文”、“大语文”的角度讲,作文不单单是语言的问题,它涉及到许许多多领域,很多作文以外的东西有时很容易从作文上表现出来,如学生烦躁的心态,苦恼的事情,麻烦的纠葛。这些一旦在作文中出现,很有可能是学生向老师发出的“SOS”,我们能简单从作文角度去理解吗?能简单批上“跑题”吗?笔者不止一次在作文中看到学生向老师“求救”:有谈及父母关系紧张、家庭不和的;有诉说学习压力之苦的;也有倾诉青春萌动困惑的;其言之切切,不能不使人一次又一次感到责任的重大。这看似超出了作文的范畴,但这又实实在在没有超出我们教育的范畴。此时教师的批语难道不是一剂治疗学生“心疾”的良方吗?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矫正学生的心态甚至比教给学生作文技法更为重要。

总之,作文写作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作文所展现出来的也是一种综合的东西。教师应把作文批改当作师生交流的过程,通过作文,不仅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文笔功底,更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思想倾向;“批”出百花齐放,“改”出锦绣文章 ,用“心”打开“心锁”,用情开启思维,指导作文,启发做人。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佳作。

上一篇:浅析多媒体课件在审计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新课标下反思高中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