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膝芎归降压汤与尼群地平联用治疗高血压病180例疗效管理

时间:2022-05-26 12:21:53

钩膝芎归降压汤与尼群地平联用治疗高血压病180例疗效管理

【摘要】 目的 观察钩膝芎归降压汤与尼群地平联用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用钩膝芎归降压汤与尼群地平联用治疗,对照组单用尼群地平治疗。30 d为1个疗程,连服用2个疗程,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和77.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高血压; 钩膝芎归降压汤; 尼群地平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3.080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是当今我国人口健康和疾病防治工作中面临的十分严峻的问题和任务。根据最新的测算数据,我国高血压病患病人群已经超过2亿,虽然现在人群中高血压病的知晓率和防治率已较前有明显提高,但控制率仍不甚满意。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因此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0年10月采用钩膝芎归降压汤与尼群地平联用治疗高血压病180例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门诊2009年6月~2010年10月的高血压病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90例。治疗组中男56例、女34例;年龄30~75岁,平均56.5岁;病程6个月~30年;高血压分级:Ⅰ级58例,Ⅱ级32例。对照组中男53例,女37例;年龄33~78岁,平均58.5岁;病程1~32年;其中Ⅰ级48例,Ⅱ级4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1],即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的标准[2]。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或合并严重高血压并发症者;(2)高血压Ⅲ级;(3)合并有心、脑、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安置心脏起搏器者;(6)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尼群地平片(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治疗,每片规格为10 mg,每次服20 mg,早晚各服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钩膝芎归降压汤治疗:钩藤30 g,当归15 g,川芎15 g,牛膝30 g,葛根18 g,丹参 20,泽泻15 g,茯苓15 g,白芍30 g,黄芩12 g,何首乌30 g,桑寄生18 g。随症药物加减:伴头晕、头痛较重时加天麻10 g、全虫9 g(冲服);伴失眠、心烦时加酸枣仁25 g、夜交藤30 g;伴心悸气短、胸闷时加党参12 g、瓜蒌18 g;伴视物模糊时加15 g、枸杞子30 g;伴腰膝酸软时加杜仲30 g、续断20 g;伴大便干结时加生大黄12 g。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降压药。30 d为1个疗程,可连服用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参照卫生部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疗效[2]。显效:(1)舒张压下降1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2)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 Hg或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有效:(1)舒张压下降不及10 mm 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2)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 mm Hg~19 mm 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3)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 Hg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高血压病患者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祖国医学虽然没有高血压病的病名记载,但祖国医学对高血压病已早有认识,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及孙恩邈在《千金方》指出:“肝厥头痛,肝为厥逆,上亢头脑也”,《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临证指南医案•肝风》亦云:“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升主动,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类证治裁•眩晕》篇云:“高年肾液已衰,水不涵木,木少滋荣,阴不吸阳,以致目昏耳鸣,震眩不定”,《灵枢•海论》则有“髓海不足,则脑转耳呜,胫酸眩冒,目无所见”的记载。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眩》中提出“无痰不作眩”,《景岳全书》则认为“无虚不作眩”,《医宗金鉴》指出:“瘀血停滞,神迷眩晕,非用破血行血之剂,不能攻逐荡平也”,虞抟在《医学正传•卷四•眩运》有“外有因坠损而眩运者,胸中有死血迷闭心窍而然,是宜行血清经,以散其瘀结”,提出了血瘀致眩的论点。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肝风等范畴,本病主要是由于持续性精神紧张,情志刺激,忧郁恼怒惊恐,思虑过度,五志过极;或饮食不节,嗜食肥甘辛辣,纵情饮酒,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浊壅遏,久蕴化火,火灼津液成痰,痰浊挟肝风上扰清窍;或劳欲过度,精气内伤,年老肾亏,肾阴虚损,肝失所养,肝阴不足,阴不敛阳,肝阳偏亢,上扰清窍;或体质禀赋、偏盛、偏虚等多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均可导致高血压病,该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病之本,风火痰瘀为病之标。

钩膝芎归降压汤是由钩藤、当归、川芎、牛膝、葛根、丹参、泽泻、茯苓、白芍、黄芩、何首乌、桑寄生药物组成。方中钩藤善归肝经,熄风止痉,潜阳平肝,牛膝引血下行,使肝阳不亢,滋补肝肾,白芍养血敛阴,平抑肝阳,黄芩清肝泄热,使肝经之热不致偏亢,当归、川芎、丹参、葛根活血行气、化瘀通络,泽泻配茯苓利湿化浊兼降压,何首乌入肝肾经,补肝肾,益精血,可助桑寄生补益肝肾之功。该方诸药合用具有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活血降压之功效,达到降压作用。钩藤长期用于高血压治疗,其降压的主要成分是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具有钙拮抗剂样作用,降血压并拮抗和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脑缺血保护等药理效应[3],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川芎、白芍、丹参、葛根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功能,降低机体耗氧量,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及降血压,黄芩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牛膝具有逐瘀通经,扩张肾动脉,引血下行,利尿通淋,降血压作用,何首乌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桑寄生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外周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4],以上内容为本方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钩膝芎归降压汤能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黏度,强心利尿,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降低耗氧量,增加氧供应,从而有效地降血压。尼群地平是钙拮抗剂,其降压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降低血管壁细胞内游离钙浓度,使血管扩张,从而达到降压效果。尼群地平脂溶性高,易透过血脑屏障,可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抑制钙离子进入神经元细胞,保护脑组织,改善脑功能,并能选择性扩张缺血或正常的脑动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缺血、缺氧脑组织的血液供应[5]。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钩膝芎归降压汤与尼群地平联用比单用尼群地平的降压效果更为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0,8(1):94-102.

[2]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

[3] 吴二兵,孙安盛,吴芹.钩藤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1):833-835.

[4]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35-1138.

[5] 戴润成.尼群地平与苯那普利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01,7(11):988-989.

(收稿日期:2011-12-13)

上一篇: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210例体会 下一篇:托烷司琼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