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模式研究

时间:2022-05-25 11:56:59

广西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模式研究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广西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于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开展所面临的困难及对策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各级学校正确地确定其发展目标与对策、促进地方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 阳光体育 实施模式

一、前言

为确保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的顺利开展,本文通过对广西农村中小学校开展阳光体育的现状,内容包括农村中小学体育的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师资、体育场地器材以及体育经费等,进行调研,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对策,使各级学校能正确地确定其发展目标与对策,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工作。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广西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开展现状。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情况。

当前许多学校,新的教学思想以及新颁布实施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并没有真正得到贯彻和实施,多数体育教师仍是按部就班、停滞不前。其原因,除受一些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外,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着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2.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及经费情况。

(1)学校体育场地是学生进行阳光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场地方面设施严重不足。学校办学条件差是影响农村中小学实施阳光体育的物质因素。

(2)学校体育经费现状。调查显示:各个学校的体育经费投入都比较低,有的学校在经费使用过程中难以保证,部分学校由于建设或发展等原因挪用资金,结果造成体育场地器材严重缺乏,原有的器材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失去了锻炼和训练的使用价值,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和训练,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较为普遍。

3.农村中小学课余体育活动现状。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中小学生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通过对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每周要安排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农村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没有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来执行。

四、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实施模式

1.以体育课教学为基本平台,按照体育课程标准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

要增加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强调活动的多样性,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使学生在系统的锻炼中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

2.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要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日常工作计划,精心安排并形成制度,扩展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具体措施如下:

(1)在学校体育组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按时间、分批次地积极开展各类级别的比赛活动,做到“人人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月月有校内体育比赛”。

(2)根据学校的要求组织好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

①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早操、课间操、下午的课外体育活动及周六上午。

②要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

③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要安排相应的体育教师进行辅导。

(3)根据学校体育竞赛计划组建校级代表队,组织有运动天赋和体育特长的学生坚持常年系统训练,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形成学校传统体育特色。

3.积极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

4.切实保证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按照开设体育课的需要,妥善解决体育师资缺额问题。

5.不断加大经费投入。

学校公用经费要按一定比例专项用于学校体育工作,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和器材配备,特别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器材,进一步完善活动设施,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要积极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善活动设施。要强化场地器材设施设备管理,制定相应的使用维修与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维修与安全检查,提高场地器材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务院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第3章,第10条。

[2]国家教育委员会 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 学校工作条例[S].国家教委、国家体委,1990,03,27。

上一篇:浅谈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下一篇:调侃岳父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