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肉也要闹“革命”

时间:2022-05-25 11:05:13

寒风瑟瑟,腊肉飘香。作为我国的传统美食,“腊肉”已有千年历史,深受大众喜爱。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而腊肉因其“高盐、高脂、高致癌风险”等问题,被推上了批判的风口浪尖。

当然也有人表示“人生一场,如白驹过隙,吃什么要看医生的脸色,多没趣!即使医生断定吃猪肉会中毒,但腊肉我还是要吃它一回的”,这文人般的直抒胸臆多少有点“义无反顾”的味道。所以笔者试图为“腊肉”闹一场革命,一来为“腊肉”验明正身,免得其背负太多莫须有的罪名,二来也让大家看看当今科技如何为“腊肉”瘦身美容。

高盐、高脂、没营养吗

“100克腊肉中脂肪含量高达50%,含胆固醇123毫克,比猪肉要高50%,可导致高脂血症。在制作过程中,肉中很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几乎丧失殆尽……100克腊肉的钠含量近800毫克,超过一般猪肉平均量的十几倍,可能加重或导致血压增高或波动……”近些年来“腊肉”最常被提及的就是它的“高盐、高脂、没营养”,虽说不假,但也不全面。

“腊肉”真的全然没营养吗?“腊肉”中的“蛋白质”在酶、微生物、水分活度条件的影响下,可形成降解产物。既有利于风味的形成,亦有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促进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腊肉”中的“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可参与人体内磷脂的合成,促进胆固醇和类脂质代谢。

针对传统腊肉高盐的问题,四五年前就有学者研究出了低盐腊肉,可将腊肉的含盐量由8%降至3%左右。而且制作时采用多次蒸煮的方式,也可以降低腊肉中盐的含量。

虽然“腊肉”含有高脂肪,但是人体吸收代谢是个复杂的过程,“腊肉”的脂肪对人体的影响也不是可以凭空臆断的。已有研究表明,食用少量添加腊肉脂肪饲料的大鼠与食用普通饲料、食用高脂饲料和食用添加鲜肉脂肪饲料的大鼠比较,前者体重增长变化并不大,同时不影响大鼠基本生命体征,大鼠主动脉内壁也未见明显的形态学改变;而“高脂血症”常见于大剂量地食用腊肉饲料的大鼠。可见,诸多“错误”不在腊肉,而在于人们能否管住自己的“嘴”和自己的“胃”。

致癌吗

“腊味中发色剂(亚硝酸盐),烟火熏制时产生的5-苯并芘可致癌”,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因此,“腊肉”的致癌危险让不少喜爱它的人望而却步。

很多食物当中都含有亚硝酸盐,包括鱼类、蛋类、蔬菜以及豆类等。但严格说来,致癌物质其实并非是亚硝酸盐,而是亚硝胺;而且只是在一定条件下,亚硝酸盐才会和胺结合成亚硝胺。

虽然亚硝酸盐进入体内在胃中有一部分可能会转化成亚硝胺,但是,当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一起摄入时,就不易产生亚硝胺。另外,摄入体内的亚硝酸盐可以通过尿液排出。一般来说,人体只有在服用大剂量的亚硝酸盐并且没有维生素C摄入的情况下,才会受到危害。因此,吃腊肉时最好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果蔬。

近些年来,人们发现天然色素“红曲素”可以替代亚硝酸盐的发色作用,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五卷记载:“红曲甘、温,无毒,主治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酿酒,破血生药势。”据说红曲色素具有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胆固醇,改善紊乱的脂质代谢,防止动脉硬化等保健功能(但笔者还未发现相关研究)。目前,腊肉无硝发色剂的尝试基本可行。

“苯并芘”的确是强致癌物质,是含碳燃料及有机物热解的产物,常由煤、石油、天然气、木材等不完全燃烧产生,所以需要严格控制腊肉熏烤时间、温度、材料等,且不宜煎炸食用。腊肉所含的“苯并芘”量受制作工艺等的影响,波动于0.86~27.56纳克/公斤,一些非法的私人作坊、农户等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会存在较严重的食物污染情况。这就提醒我们购置腊肉时要看清商标选取正规厂商的产品,切不可为贪便宜而“因小失大”。

上一篇:基于网络化和网格化的机械原理教学模式探索 下一篇:最是牟平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