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时间:2022-05-25 10:25:15

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体验知识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学生有效地体验知识内容,能够实现学生学习效能的有效提升。数学教学活动更应该重视学生“过程”的引导,让学生慢慢体验、品味“过程”中感悟、领会知识的真正内涵和教学活动的真谛,实现学生在学习知识、解答问题“过程”中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将学生体验感知数学知识的“过程”作为基础性工程实施,从而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掌握。

一、激发自主学习潜能,奠定体验知识基础

“数学学习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他们有要证明自己思想的欲望,如果数学课程把握住了这一点,那么就有可能引导学生表现出更充足的自信、进行更认真的思考,就有可能使学生更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答案。教师要想实现学生从内心深处体验知识的发展和形成过程,就必须将学生热爱学习的良好感情进行充分的激发和调动,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从思想深处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友谊,使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对教师充满亲切、信任和喜爱之情,能够在思想上与教师结成学习和生活上的朋友,积极融入到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同时,教师要抓住数学知识所具有的显著的生活性特点,将知识要点内容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性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在亲切、融洽、趣味、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主动感知体验知识点内容,为学生能从心灵深处感受数学知识的发展和形成历程,为更好地体验知识,打下坚实的思想情感基础。

如在进行“三角形”教学时,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融入到学习感知知识的历程中,可以设置思考题:已知一个长方体纸盒,其长、宽、高分别为3厘米、4厘米、12厘米,现在要放一根木棍在纸盒内,则木棍最长可以为多少厘米?将学生学习的激情在生活性问题情境中进行释放和点燃,这就为学生有效体验知识内容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凸显探究问题特性,有效运行活动过程

在初中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按照“问题解决”的形式去设计教学过程,即:教师要从学生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因需制宜,因时制宜地努力创建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问题情境,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凸显探究的问题特性,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活动机会,促使其主动参与探究,在活动中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研究、勤于动手,不断追求新知的习惯。如教学“一次函数”时,可以设置如下探究性问题:一次函数y=-2x+10与x轴相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三角形AOB的面积是多少?通过这个探究性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个问题将“一次函数”知识和“一元一次方程”知识进行有效结合,是为了让学生在解答这个问题时,实现对这二者知识点探索过程的有效体验和掌握,通过分析、比较、概括这两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不同之处,从而深层次地感知和体验知识点内在的丰富性,实现学生对该知识点内容的有效体验和掌握。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抓住数学问题的探究性特征,将学生主体特性引入问题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问题知识内容性质的体验和分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分析问题所包含知识点的不同内容,使学生在有效探究活动过程中,实现知识点内容的有效体验和掌握,还可以使不同的观点发生碰撞,达到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进而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的目的。

三、鼓励学生创新求特,提升学生解题效能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营造民主宽松的、积极和谐的、探索创造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树立尝试创新意识,在不断探索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生体验知识点形成的过程和发展的历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建立在对数学知识内容和数学问题的有效掌握和解决上。思维能力作为学生智力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衡量标准,在学生有效解决数学问题活动中具有基础性作用。通过思维能力形成过程的分析发现,学生在体验感知分析活动中,可以有效促进思维全面性和效能性的提高。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进行有效的利用,出示一些具有开放性的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解题经验和教学问题内容创新求特,从而使学生在发散性思维活动中,拓展思维领域,延伸思维触角,提升思维效能,实现学生解题效能的显著提升。

数学教学过程的实质为有效的数学课堂提出了要求,而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又是数学教学过程取得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的前提,两者相辅相成,对立而统一,缺一不可。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提高自身的数学教学能力,构建和谐而有效的数学课堂,并积极投入到数学教育教学的探究之中,使数学教学更加务实而有效,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上一篇:在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下一篇:对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