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笑声是不够的

时间:2022-05-25 06:10:31

话剧《你说什么我听不懂》以喜剧形式表达了爱国的主题。观看这部戏时,笔者感觉很轻松,不时发出一些笑声。

《你说什么我听不懂》确实具备了一些喜剧的形式要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性别反串――由男演员扮演的丫鬟大娟留着男人发式,涂着猩红唇膏,穿着女式绸袄绸裤,忸怩作态,撒娇撒泼,女主角宋珍妮则以一身长袍马褂亮相。其

二是利用对比将人物特征进行夸张――男主角的父亲王老爷瘦小干瘪却声音宏亮,外貌冬烘却思想开放。其三是运用误会制造矛盾――男主角王士清没有看出宋珍妮的真实性别,误以为自己爱上了一个男人,是个同性恋。其四是引入当今流行娱乐符号,获取观众认同――清秀聪慧的女主角宋珍妮在躲避洋人追捕时给自己取的化名,竟是当今娱乐界最著名的“大嘴”宋祖德。

通过以上约略介绍,可以发现主创人员在怎样博取观众笑声方面动了一番脑筋,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不过,由于该剧在其他方面的不足,使这些笑料也仅仅达到了让观众一笑了之的效果,而留给观众的回味却很淡,缺乏内涵的厚度和情感的饱满度。

爱国是话剧《你说什么我听不懂》的主题。一般来讲,爱国的主题是不太适合搞笑的,因为稍有不当便会使人产生对国家不尊重的感觉。主创人员走了一步险棋,避免了这种危险。男主角王士清是清末一个小镇富商的儿子,他空有一腔爱国热情,却不知如何救国,只是一味地抵制洋人和洋文。对于父亲让他学习洋文到美国做生意的安排,他坚决反对,并赶走了10个被父亲聘来的洋文老师。后来,他在宋珍妮启发下转变了观念,认识到可以利用洋文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道理。而且,他还用刚学到的洋文把宋珍妮从洋人手里救了出来,双双飞往美国。全剧抓住王士清狭隘的爱国观大做文章,对此进行了讥讽。这个切入点是观众可以接受的。但可惜的是,该剧既没有把人物的狭隘推向极致,也没有将人物的内心冲突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更没有展示这种狭隘的爱国观对其个人命运的影响,而只是将戏份滞留在学不学洋文这个层面上,这就会让观众感到戏的内涵的单薄。

由于这种主题设置的局限,就产生了全剧缺乏戏剧动作的毛病。从表面上看,观众似乎很容易找出贯穿全剧的主要戏剧动作――王士清学洋文。但这个动作,不是真正的戏剧动作。

在戏剧中,戏剧动作不仅仅是演员的一种形体表达,而是由人类的潜在欲望、需求和要求所激发的行为。在剧中,观众看到了王士清激烈的动作、大声的呼喊,却基本找不出王士清内心潜在的欲望和需求。

当王老爷听闻美国某地某组织来华招募人员赴美经商,非常心动,让儿子突击学习洋文去美国捞金时,王士清坚称自己非常爱国,拒习洋文,赶走了父亲为他聘请的10个洋文老师;而王老爷要将女扮男装的宋珍妮赶出家门时,王士清却出于爱国热情坚决收留了她;当宋珍妮试图教他学洋文时,王士清又出于爱国热情要将她驱逐;当宋珍妮的一番教导使他有了根本性转变后,王士清走上了“科技救国”的道路。在这整个过程中,主创人员没有表现一些问题――王士清的这种狭隘的爱国观,源自于哪里?在一个小镇富商的家庭中,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热血青年?他和当时社会上的爱国力量有什么关系?作为一个游手好闲的人物,王士清的这种狭隘的爱国观是不是他偷懒的借口?

由此,笔者认为,虽然演员夸张的形体动作贯穿全剧,但实际上这部戏的戏剧动作是缺席的。这种缺席,使得全剧无法有效地组织起各种力量的冲撞,无法充分展现人们通过行动的彼此影响。王士清与父亲之间的冲突、跟宋珍妮之间的分歧,宋珍妮跟洋人之间的对立,这些都是点到为止、时续时断的。至于那个丫鬟大娟,在这些人的冲突中更是无所作为,成为一个为搞笑而搞笑的人物。如此一来,一部戏中最重要的东西――情感联系,包括剧中人物之间的感情联系、剧中人物和观众之间的感情联系也无法得到充分释放和体现。观众看到的,只能是父亲对儿子的恨铁不成钢,儿子对父亲的一味反抗,而大娟则毫无例外地被所有人嘲弄。就连戏中的爱情,都因其突如其来和毫无波折而显得波澜不惊。缺乏纠葛的人物关系,自然不会产生复杂的戏剧变化效果。作为剧中人物情感的投射对象,观众对复杂情感表演会有复杂的感受,对于简单的情感表演就只能有简单的感受了。

由此,《你说什么我听不懂》缺乏戏剧张力成为必然。戏剧张力是蕴含在剧中人物的冲突之中的,是人物之间冲突不断升级的结果。要使一部戏剧具有戏剧张力,就应让剧中主要人物的每一次行动都能促使另一个人物作出反应,并且加以抵抗,而不是寻求一种解决方法。而全剧在展示冲突时,显然是把重心放在“噱头”上,并没有对角色之间的碰撞给予充分重视,更没有意识到该想办法让冲突升级,以此来推动剧情的不断向前发展。事实上,这部戏的冲突在前半部分只是停留在王士清学不学洋文这个层面上,到了后半部分几乎没有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王士清学洋文这个问题在戏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已解决,接下来问题是王士清是不是应该爱上一个“先生”?王士清怎样从洋人那里把宋珍妮救出来?这两个问题,似和“学洋文”有点联系,却不是王士清和父亲冲突的升级,也不是王士清和宋珍妮的冲突,更谈不上和大娟有什么关系。这样的处理,只是在故事层面上完成了这部戏,但观众却几乎没有被引发出什么内心的感慨。

从海报和网上宣传看,《你说什么我听不懂》的定位是爆笑剧。也许,主创人员正是将重心放在引发笑声上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处理;也许,创作人员是本着改革的精神故意放弃了传统话剧的创作原理,但作为观众,我们还是希望看到既好玩搞笑又有较厚实内涵以及饱满情感的话剧。

仅有笑声是不够的。

上一篇:坤生乾旦,演绎美丑之缘 下一篇:一本抗战时期的国剧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