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抗战时期的国剧专著

时间:2022-08-05 09:01:00

这是一本1942年抗战时期在重庆出版印刷的《国剧玉堂春》,序为作曲家、戏曲家许如辉(水辉)所作。全文如下――

平剧发源徽调,原名鲅羟唬为北调之一种。内容分二簧、西皮二体。二簧初用二笛伴唱,西皮用胡琴伴唱,后通用。胡琴、西皮,盖西凉西羌之遗音,用胡琴伴唱,故日西皮,而性质与=簧相近,故能合而为一,流行于长江流域之民间。

清季,因慈禧后所喜,大兴于北平,以其曲词通俗、调法简单、易于上口,故习之者众。且行腔特易,表情能极尽感慨淋漓之致,悲欢离合,开口毕现。自慈禧提倡、以后大有进步,业已风行全国。惟唱者每以提高嗓子争胜,班中遂有唱不到乙字调不许登台之例,亦有擅自改创新腔者,此皆为平剧中之流弊。若再不规定标准,平剧前途未可乐观。

本会石峰同志有鉴于此,特译《玉堂春》剧谱,印行于世,示以规范,挽救颓风,实有心人也。更望石同志能继续译谱、印行,则平剧前途,未可限量。

爰志数语,藉作介绍。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十二月许如辉序于大同乐会

序言行文严谨,以简约的文字述及了平剧(即京剧)的起源、调腔、奏件、特征、掌故和弊端,以及为其制订标准曲谱的迫切性,是一篇很有见地的戏曲音乐散论,显示了作者早年对戏曲改良问题的思考。

戏曲与国乐本一脉相承。正因如此,许如辉能以一个民族音乐家的角度看出当时平剧的优劣与良弊,并提出改良的理念和相关举措。他认为,胡琴西皮、二簧二笛的协奏是平剧作曲配器的基本技巧,唱者不必“争嗓”,而应注重“韵味”,要“定腔定谱”地演。作为50年代初期戏曲音乐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实际上早在40年代的大同乐会就开始被提倡并付诸实践了。序中的平剧改良观念,许如辉在他此后从事的戏曲音乐创作中进行了尝试与推广。“走民族歌剧化方向的戏曲音乐道路”,成为许如辉后半生的创作理念和方法,成果累累。

《国剧玉堂春》的版本页印有“大同乐会编译社出版,国粹图书社总发行,定价六元,民国三十一年(1942)圣诞节初版”等字样。说起这本《国剧玉堂春》的来历,颇有些戏剧色彩。它最早出现于河南南阳的一家旧书市场,被当地一位图书收藏家茹俊华发现并收购下来。也许是该书并不属于他的收藏领域范围,因此他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发了条书讯,准备易手。2006年11月,这条书讯引起了重庆一位30多岁的中学历史教员的注意。

这位教员名叫张南,曾获当地“十大藏书家”称号。他喜好收藏民国旧书,重点为民国时期重庆的出版物,拥有旧书之后,张南无不细心品赏、着意研究,对旧书散发的文化含量尤为注重。他认为,通过品读旧书及其序言,既能了解当年图书出版的情况,更能了解书外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张南对旧书纸质也颇有研究,他发现上世纪40年代道林纸虽已流行,但重庆出版业使用的仍是以竹子、稻草之类原料制成的“土纸”,印刷方式不是油印就是石印,并无铅印,由此可见抗战时期重庆出版业艰辛之一斑了。

抗战时期的重庆,云集了来自全国的文化精英,各类图书编辑出版十分兴盛。张南收集的民国旧书数量已十分可观,正准备日后汇编成册。看见河南书友的讯息,得知《国剧玉堂春》初版于重庆并有序言,张南便毫不迟疑地买了下来。

该书仅二十几页,油印,既薄又旧,纸质很差,正属“竹、稻”之类。仅从书的外貌看,已足以窥见那一个沧桑患难的艰苦年代了。翻开图书,张南即被序言吸引,认为这篇序至少体现了两个价值――首先是对京剧历史发展作了简明扼要的叙述,其次是对石峰《玉堂春》的译谱作了很高评价,指出了其意义所在。

为获取更多出书背景,张南从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并拜访了大同乐会唯一健在的会员、九秩老人刘志坚,请其辨识。此外还向大同乐会的研究者郑体思求证,得出了较为客观的判定。

大同乐会编译社是大同乐会在重庆的分支机构。大同乐会的会务之一是研究歌曲、戏曲,在1942年的《大同乐会简章》上,印有“乐务总干事负责乐曲之搜集编制整理,地方音乐歌曲戏剧之研究……”字样,而此时的大同乐会乐务总干事正是许如辉。因此,他为会员石峰的平剧译谱作序,“爰志数语,藉作介绍”,正是顺理成章的事。

关于石峰,经查阅重庆大同乐会档案并无其人。不过,档案中有一位姓石名茂庆的会员,疑为石峰原名。许如辉记忆中的石茂庆,说话带南京口音,擅箫、大胡、忽雷等器,经常参与重庆大同乐会大量演出。他曾写遣“若以‘箫、大胡、忽雷’三大件作例,石君分别持件演奏过《原野牧歌》、《霓裳曲》和《佛上殿》等曲。”而在这本《国剧玉堂春》的封底,又有“《六月雪》不日出版,石峰拟制”的字样,可知这位学者尚有其他国剧译谱至今未被人发现。

上一篇:仅有笑声是不够的 下一篇:唱腔为魂 简约为诀 演员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