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安精神的哲学意蕴谈高职学生成长问题

时间:2022-05-25 01:56:25

从延安精神的哲学意蕴谈高职学生成长问题

摘 要: 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升华和革命精神的结晶,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这对高职学生解决成长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是他们塑造精神家园,提高大学生活质量,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 延安精神 高职学生 成长问题

一、延安精神哲学意蕴“真”的价值

延安精神“真”的价值在于延安精神是一种真理性认知的总结和升华,是实践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对救国真理的科学性把握。这种把握是基于爱国主义要求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认定,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实践精神。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指导下,结合中国当时具体国情,科学揭示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并坚信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如果没有这种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解放思想的勇气,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理性精神,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壮志豪情,就没有延安精神的产生和凝聚。从这个意义上讲,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是科学的精神,就是维护真理、捍卫真理的精神。

延安精神“真”的价值还在于它指导了实践,战胜了革命斗争中的重重困难,促进了革命事业的成功,并在实践中捍卫真理、发展真理,使自身随着实践与时俱进。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地区处境十分困难,在现实面前,党中央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扩大统一战线,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加租加息的土地政策,又实行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这正是延安精神指导的结果,是实事求是正确运用和发展的结果,是延安精神“真”的价值与时俱进的结果。

二、延安精神哲学意蕴“善”的价值

延安精神“善”的价值在于中国共产党在坚守真理的过程中始终把自己的使命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鲜明地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旗帜。作为中国共产党阶级属性和根本宗旨的体现,延安精神的形成和传播一开始就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具备了延安精神形成的出发点和践行延安精神的归宿点,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体现的人民群众观。

“延安精神形成的主体是老一代革命者自我品质的汇聚,是通过他们具体的革命生活而创造的精神财富。离开了人去谈精神,就失去了精神的主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把延安精神着重培养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动力,作为创造“陕甘宁边区成为抗战的堡垒,民主的模范”的智力支持。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人文关怀下的延安精神,不仅增强了人们在军民革命和建设边区实践的信心,而且通过民主形式,团结了各阶层各党派,提升了革命边区广大群众的文化素养和高尚价值情操,最大化地满足了革命边区人民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卓绝实践中,为自己树立了无产阶级人民群众贴心人的光辉形象,人民群众成为中国共产党前进道路中依靠的根本力量。

总之,延安精神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陕北延安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思想品德、工作与生活作风的精华和结晶”。它主要内容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作为老一辈革命者在革命时代对延安社会生活实践的提炼,其本身就是哲学意蕴上的“真与善”的统一。

三、以科学理性的延安精神重塑高职学生的精神信仰家园

延安精神形成的根基是“延安革命实践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最大化和全党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追求的执着,而这两者缺一都无法使中国共产党战胜革命的艰难困苦”,高职学生的精神信仰家园也同样是现实生活中他们求进步、求发展主观能动性的最大化和对未来生活美好向往的理想信念执著。部分高职生缺乏科学的具体的人生方向和目标,很大程度上是主观能动性发挥受挫和对未来生活美好向往的理想信念遥不可及造成的。以科学理性的延安精神重塑高职学生的精神信仰家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主观能动性发挥和对未来生活美好向往的理想信念是否科学,这与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联系,与高职学生完整的人格塑造相联系。第二,主观能动性发挥和对未来生活美好向往的理想信念是否符合高职学生正确的价值需要,这与高职学生正确的内在需要相联系,与高职学生鲜明的独立主体性要求相联系。第三,主观能动性发挥和对未来生活美好向往的理想信念是否真正具备社会的支撑,这与高职学生有没有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相联系,与高职学生个人理想信念是否和社会理想信念相一致相联系。

四、以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提高高职学生的大学生活质量

延安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高职学生大学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实事求是地形成科学的大学观念、能否实事求是地形成科学的大学学习品质、能否实事求是地提高大学生活的整体质量,所以高职学生必须用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来正确看待这些关系,来正确看待自我。第一,高职学生要明白,大学应满足自己个体社会化的需要,应当把大学看成自我融入社会的必经阶段,把个体的社会化当成大学阶段所要实现的重要使命。这种使命的实现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还有技能方法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要把大学看成重塑鲜明个性的大熔炉,看成综合素质获得发展的大舞台。第二,高职学生要清楚,大学的学习基于个体社会化的需要必须多元学习,要有自主学习所形成的“才气”,要有“协作和沟通”所形成的合作学习、互动学习的“人气”,还要有满足社会要求的新知识、好技能和高素质,注重创新学习。第三,高职学生要看到,大学生活质量的整体提高必须建立在正确大学观的引导下,必须有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学习品质作为支撑,任何割裂生活和学习的行为、任何缺乏诚信的举止都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活质量的整体提高,都不能兑现即融入社会的命题。

五、以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高校中存在“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依赖性强,缺少远大志向,不能吃苦,集体观念淡漠,只顾眼前的享乐,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等现象”。作为延安精神的标志,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要在高职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必须与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结合在一起。第一,高职学校在高职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中必须体现出“社会之善”的主流价值,纠正部分高职学生急功近利的个人主义倾向,把他们的“自我之善”价值认定与“社会之善”的社会价值认定结合在一起。第二,高职学校在高职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形成过程中必须体现国家教育职能的原则性,在德育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方向。教育的效果必须在提供资源的同时,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创造、自我奋斗,给他们留下发现、创造、奋斗的机会,并旗帜鲜明地把党的理论思想始终贯彻于学生生活的行为中。为培养出合格的德才兼备的学生,对部分学生必须进行民主教育和善意批评,强化学校办学主旨,凸显高等教育的人民性价值。

参考文献:

[1]魏建克.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延安精神的三维度分析[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9(4).

[2][4]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05.

[3]本刊记者.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7).

[5]戴晓洁.试论对大学生加强延安精神教育的意义和有效途径[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2).

上一篇:畜牧行业女大学生就业的壁垒因素及解决对策 下一篇: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