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桫椤群中感受侏罗纪

时间:2022-05-25 12:16:20

桫椤早在恐龙出现前就已遍布地球,可以说它们也养育了上古那些巨大的恐龙,当恐龙已经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六千多万年,只留下已经石化了的骨骸后,桫椤依旧还在笑春风。桫椤致密的叶子呈现出规则的美观,一叶叶透过天际,告诉世人它们的珍稀,经过数亿年漫长的地质变迁,地球上的桫椤大都罹难,现在只有极少数地方才能追寻到它的踪影,而云南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泗南江

在云南墨江的泗南江,科学家在此间发现了大面积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桫椤群,这是恐龙时代难得的“幸存者”。到泗南江的路鸟语花香,沿路的江水清碧见底,山间微风带来清爽的感觉,车窗外太阳刚刚挂到天空,层层梯田被照得晶莹剔透,车内酒香扑鼻,那是老乡自酿的小锅“哈尼茅台”。

泗南江的哈尼族主要是卡别支系,一条头巾缀三路银泡从左额缠到右额,额前披着如盛开鲜花般的红黄绒线。四股雪白的银链从左耳旁绕过头顶到右耳,两只耳朵上都坠着晶莹的银珠。身穿对襟短衣,缀九颗小银珠为纽扣,靛青色的裤子上缀着少许银泡和丝线,膝下同样有可爱无比的刺绣图案小腿套,他们从侏罗纪的“遗产”里走来,流淌着别样的“复古”情怀。

离开海拔四百多米的江边,把车驶上土路,我们要一直爬到海拔两千米的高山之巅,去寻找桫椤林,感受远古的气息!土路很窄,坑洼很多,一路颠簸像是参加越野赛,车行密林,好像回到了远古时期,从江底的酷热渐渐感到舒心的凉爽,预示着海拔已快接近两千米了。穿行在绿茵茵的树林,寻找着我们的终极目标――桫椤。松鼠扔下吃剩的果壳,顽皮地在我们头顶跑来跑去,林子里各种鸟的叫声像是将我们拉回到了侏罗纪的史前雨林。终于爬上山巅,率先欢迎我们的牛群,它们被放养在这里不知已经多久,一个个油光水滑,同行的老乡说,这片森林生态极佳,曾看见有小麂子跟随牛群一起吃草,真是天养着的生灵。桫椤谷就在路旁,它们婀娜的身影立在万木丛中是如此独树一帜,这些亘古时代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桫椤难道就在这里静静地存在了两亿多年的时光?我突然间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墨江的这片这片桫椤林成片地生长着,整个保护区面积达六千多公顷,最粗的桫椤胸径达30多厘米。我们小心翼翼地观赏着这些活化石,真希望在这原始森林里会残留几只白垩纪的食草恐龙,那我们此行可以上Discovery节目了!

大围山

与墨江泗南江遥遥相望的屏边大围山同样是属于桫椤的“世外桃源”,这些巨大蕨类植物的每一缕叶脉,似乎都蕴藏着远古生命的密码。炎炎夏日走进大围山,仿佛从喧嚣热闹的滚滚红尘中一脚踏进了清凉幽静的修仙之地。扑面而来的清凉让人四肢百骸都感觉到舒适和凉爽;满目的青翠碧绿则让人的心情分外宁静畅快。沿着蜿蜒的山间小道走进茫茫林海,清新湿润的空气让人仿若置身于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深深地吸一口纯净的空气,闭上眼睛感受着原始森林的幽深静谧,史前时代的幻想立刻在脑海里奔涌而来。

行走在大围山中,步步都有令人惊喜的发现,处处都有令人流连驻足的好风景。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的林中小湖,被称为“空中走廊”的吊桥,飞珠溅玉的九层水瀑布,林间小道上挂着露珠的苔藓……而道旁参天耸立的千年奇树、古朴嶙峋的万古根艺,象一个天然的根雕艺术世界,无不让人惊叹着岁月的巧夺天工,体味到大自然的神奇壮美,在大围山纵深地带,集中连片的桫椤树群在这里度过了无数的岁月,这片植株疏密有致“植物活化石”面积达40多亩,共计3600多株,其中一株桫椤树高10米,树干直茎5.2米,树龄在2000年以上,茎头达150多个,是罕见的古老而又高大的桫椤树。

大围山的最大魅力在于神秘,走进它,如同走进上古洪荒的世界。除了纬度较低外,大围山保护区在并不大的面积内海拔由100多米升到3363米,这决定了保护区生物气候带发育非常完整,从而也使这片23万亩原始森林成为我国植物珍稀性、古老性、多样性、完整性最集中的地区。山里生长着形象逼真的五指树、情人树等,树老藤枯,遮天蔽日,每一棵树不管大小,都身披绿苔,形态各异。脚下是厚厚的腐质层和残枝败叶,踩上去软软的,柔柔的,心里感觉到无比的轻快和舒畅。

面对着莽莽林海,我们都是探秘者,妄图发现森林的秘密。午后的阳光穿过活着的树枝,洒在腐朽的落叶上面。看不到的地方,不断传来奇怪的声音,如果真是“万物有灵”,我宁愿相信那是森林厚重起伏的呼吸,树木的威压像亿万年前一样逼近,那是活着的遥远历史。

古老桫椤的上空,鸟儿迅疾的影子从容略过,曾经的霸主一去不返,而新的生命传奇,却给了人类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也许对于我们而言,这是一种莫大的“侥幸”――能够感受万物自然生长的和谐生态,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

上一篇:寻访巨兽出没的高原 下一篇:生活在化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