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时间:2022-05-25 09:40:01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LDL-C、HDL-C、FPG、HbA1c、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FPG、hs-CRP明显降低,并且HDL-C明显升高,而HbAIc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TC、TG、LDL-C、HDL-C、FPG、HbAIc、hs-CRP无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洛瑞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脂、血糖水平,并且药物应用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 2型糖尿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临床疗效

doi:10.14033/ki.cfmr.2017.10.0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0-0136-03

随着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以及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转变,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递增,并且表现出发病年轻化、病情复杂化的流行趋势。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2型糖尿病根治手段[1],仅可通过血糖控制等措施预防病情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是2型糖尿病常见合并症之一,也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临床相关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血糖等水平均发生严重异常,需及时予以对症治疗,目前临床常通过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旨在降低心脏病发作及降低患者死亡率,但不同用药方案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局往往存在较大差异[2]。本组研究通过对照分析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对本组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已通过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核;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符合第八版《内科学》中相关诊治标准;患者病程时间在1个月以上且病情相对稳定;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诱发血小板聚集率升高疾病;活动性病理性出血患者;合并恶性肿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精神疾病;药物过敏[3-4]。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4例患者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45~69岁,平均 (52.3±5.1)岁,病程9个月~12年,

平均(6.1±1.5),BMI 21~25 kg/m2,平均(23.2±0.9)kg/m2;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4~69岁,平均(51.8±6.5)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6.2±1.2)年,BMI 21~25 kg/m2,平均 (23.4±0.5)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收治入院后首先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生化检验,后予硝酸酯类药物、降糖药物等常规治疗及对症支持维持治疗,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性给予吸氧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阿司匹林(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国药准字H20044881)口服治疗,服用剂量为100 mg/d;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替格瑞洛(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58)治疗,初始负荷剂量为180 mg,后在阿司匹林100 mg/d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替格瑞洛90 mg/d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性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脂血糖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5]。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生化检验,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时随访调查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IBM 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明显降低,而HDL-C明显升高,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FPG、HbA1c、G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GSP明显降低,而HbA1c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hs-CRP为(3.61±0.25)mg/L,对照组hs-CRP为(3.59±0.24)mg/L,治疗后观察组hs-CRP为(2.03±0.16)mg/L,对照组hs-CRP为(2.59±0.23)mg/L;两组患者治疗前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观察组发生呼吸困难1例,缓慢性心律失常2例,肌酐、尿酸升高1例,对照组发生鼻出血1例,紫癜3例,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死亡原因即为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因此临床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提倡给予早期积极有效的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结局[6]。阿司匹林是临床应用广泛的抗血小板物,相关研究表明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结局,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组织血栓的局部形成,但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形成及病情程度有关[7]。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FPG、hs-CRP明显降低,且HDL-C明显升高,而HbAIc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TC、TG、LDL-C、HDL-C、FPG、HbA1c、hs-CRP无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更易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通过回顾分析可知,替格瑞洛是一种具有更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药物,美国心脏病学会已将替格瑞洛作为拟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抗血小板治疗选择(Ib推荐级别)[8],并且基于本组研究分析认为,替格瑞洛可在抗血小板聚集的同时改善机体脂代谢状况,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并且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的变化提示替格瑞洛同样可对患者糖代谢功能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基于阿司匹林联合替格洛瑞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脂、血糖水平,并且药物应用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谢强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6):66-67.

[2]李秀芬,葛振嵘,许力舒,等.替格瑞洛联合小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33(4):429-430.

[3]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5-136,542.

[4]李全亮.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探讨[J].中外医疗,2015,34(35):107-108.

[5]王涛,陆东风,曾昭华,等.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对2 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疗效比较[J].血栓与止血学,2015,21(6):351-353.

[6]劳国华,陈晓燕,黄子通.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20(3):317-318.

[7]林彬,生娣.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医药,2016,11(4):524-527.

[8]韩莹,冯力,李明星,等.替格瑞洛对冠心病血小板药物抵抗患者的治疗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9):2393-2394.

(收稿日期:2016-12-27)

①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1220

上一篇:定格全球幸福瞬间 下一篇:中职德育课“活动―探究”模式从课内到课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