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紧你手中的“金钥匙”

时间:2022-05-25 05:40:37

这是一本有份量的书,不仅表现在它400多页的厚度上,书中所阐述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对当前的教育工作者而言,更是个巨大的思维冲击。虽然数字化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但是对于依旧坐在教室里面读书学习的学生和单纯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授课的教师而言,却还没有这样一个深刻的觉悟:世界是开放的!

《世界是开放的》一书探索的是网络技术如何变革不同年龄、性别、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学习。因此,书中介绍了许许多多的技术工具,这些工具具有拓展、增强或者变革人类学习的潜力,而且有很多是我们当前闻所未闻的。书中描写了许多人应用十把“金钥匙”的系列故事,这些人已经使用这些工具为自己或其他人带来了全新的学习机会。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有这样一个感受,任何人都可以创建一种新的学习工具或者资源,能够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和教师从中受益,关键在于你要运用好你手中的“金钥匙”,去开启学习之门。

当阅读完整本书之后,我思考着,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拾起了多少“金钥匙”呢?作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前沿哨兵,我们的“金钥匙”可能仅仅是多媒体网络教室的计算机和由这部计算机所接入的互联网。比如在日常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在开放网络的情况下,学生懂得发邮件、上QQ;在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他们懂得打开浏览器进入百度网站,搜索相应的答案。从这些行为中可以看到,学生已经有了利用网络与世界上的“网中人”沟通交流的意识了。但是,他们却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个技能来与世界沟通并应用于学习,因而会出现QQ只用于闲聊、上百度也找不到问题的正确答案的现象。所以,有了这些“金钥匙”并不一定就能开启那扇通往世界的大门,我们还要懂得如何去开。这就需要有正确的方法来加以指引。当前,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将计算机局限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做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手机等通讯设备的普及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令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移动学习”的兴起。 据不完全调查统计,我所在的学校(市区的一所重点高中)拥有手机的学生比例为95.8%,而拥有智能手机(具备上网功能)的比例为71.6%,超过一半的手机是可以上网的。手机拥有WiFi功能的学生,普遍都有这样一个习惯,每来到一个新的地方时,会自发地拿出手机搜索当地的WiFi网络。可见,利用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已经在学生群体中渐渐成为一种习惯了。更常见的是,人们在无聊地等待公交车或乘坐公交车时,也会拿出手机来打发时间。这实际上就给教育研究者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可以在诸如手机之类的移动设备上大做文章。记得在一次课后我问学生,你们知道第一部计算机是因为要干什么才发明的吗?很明显,学生在这个方面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却有学生很迅速地做出一个反应,他对其他同学说:“快,谁有手机上百度一下。”这是一个很好的意识,实际上他的这个想法已经符合了移动学习的观点了。让我们设想一下:不久的将来,当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时候,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遇到疑问,都可以立刻借助强大的网络技术,得到来自世界的援助,这将是移动学习真正到来的时代,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在实践中的学习,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作为教育者,当务之急就是设法引导学习者构建这种移动学习的观念。如果有一天技术真的成熟了,但是学习者却没有形成这样的意识,那么移动学习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谈。教育者应该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借助身边移动工具打开网络世界大门,并从中获取想要的知识的观念。同时,我们还应该配套开发移动学习的资源。在移动学习中,上百度找答案不应该成为唯一的方式,而应该研究出更加理想、可以实现双方交互的学习方式。微博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

如果说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技术是移动学习成为可能的基础,那么类似于微博这样的平台则是使移动学习真正能够发展起来的关键。今天的中国已经有大量的人群在使用微博。我们已经发现,如果上课时给学生一部联网的计算机,绝大多数人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不再是上QQ,而是上微博。是的,微博有显著的特点吸引着无数的网友,它的开放性、即时性和交互性正是移动学习所需要的。那么能否将微博建设成为一个移动学习的平台呢?这是一个值得教育界人士继续思考的问题。

《世界是开放的》一书不仅启迪了我转变学习、工作方式,更引发了我对教育平台的思考。看到书中介绍的许多国外具有创新意识的学习网站时,我觉得可能对学生有帮助,于是在课堂中向大家推荐这些网站,可是发现大多数学生没有表现出什么热情,对此不感兴趣。询问了几个学生,才发现他们觉得这些都是外文网站,学习起来不方便。随即,我就介绍了几个中文网站,但他们仍然没有什么兴趣,觉得内容枯燥无趣。为什么国外有许多优秀的教育平台,包涵许多有趣的知识内容,而我们的教育网站只是教材知识的简单堆砌?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开启世界之门的钥匙,会不会只掌握在懂英语的人手里呢?难道十几亿懂汉语的人只能被开放世界拒之门外吗?我们拥有许多教育学专家,却鲜有优秀的教育平台,这是否值得反思呢?

很多教师会在备课的时候从网上下载些资料,很善于利用网上的资源,但却很少介绍或鼓励学生利用这些网站开展学习。有次上课,我向学生推荐了几个外文学习网站,有位学生就问,我想学英语,有没有直接和外国人交流的网站?我随口就说,你们英语老师没有给你们推荐过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没有。于是,我给他们推荐了书中提到的Facebook,有学生试过后说Facebook禁用国内IP。我说,网络上有解决的方法,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解决这一问题的。要让学生真正地实现数字化学习,开放世界的钥匙就应该掌握在每位教师的手里,而不仅仅在信息技术教师手中。学生能否感受到开放世界的魅力,掌握开启世界大门的钥匙,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当今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数字化世界)的不同,他们的思维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们是“数字土著”的一代,他们的教育者则是“数字移民”。因此,身为数字移民的我们,要教育“数字土著”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而作为教育阵线的一线教师,在发现和引导学生并让他们利用身边的网络技术去连通世界之前,我们就应该先学会如何与世界连通。《世界是开放的》一书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网络技术力量的强大,让我有信心开启互联世界的大门进而用好这些技术。在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发现一些可以沟通世界的工具并善用这些工具,甚至可以将自己成功的例子分享到网络去。让我们握紧手中的金钥匙,帮助学生去开启美妙的网络世界,去探索更多有利于学习的方法吧!

(作者单位:广东汕头市聿怀中学)

上一篇:浅析java之对象数组 下一篇:关于拉萨市小学藏族学生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