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拉萨市小学藏族学生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5-23 01:47:00

关于拉萨市小学藏族学生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藏族小学生大多具有天性活泼、性格开朗、模仿能力强等方面的特点,他们学习英语在一、二年级听、说能力具有一定的优势;升至小学中、高年级以后,随着课业的逐步加重等原因,导致学习英语的能力明显减弱。针对藏族学生的特点,应继续挖掘他们在学习英语方面的优势;通过提高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弥补他们主观和客观上的不足,达到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进步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藏族学生;听说能力;应试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27-02

小学英语教学1998年在拉萨起步,已历经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如今英语课程是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拉萨市乃至全都把英语作为小学升初中的重要考试科目之一,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拉萨各地方小学以藏族学生居多,其中拉萨市第一小学藏族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70%以上,其它学校所占比例更高。笔者通过十几年的小学英语教学,针对藏族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的特点谈几点浅显的观点。

一、藏族学生学习英语现状

拉萨市各小学从一年级就开始让学生学习英语,一、二年级的英语教学以听说为主,三至六年级则要求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会”综合全面发展。一、二年级的藏族学生对听、说教学比较感兴趣,确切地说,藏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学习有一定的优势。究其原因可能藏族学生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藏族学生的母语――藏语与英语都是字母语言,藏族学生初学英语时就有亲近感。二是藏语发音的舌型与口型较汉语多,甚至多于英语的发音,藏族学生在英语听说学习时,舌头和嘴唇不会感到僵硬、别扭,可将学习英语的听、说能力的读音把握得更准确。三是藏族学生从小除了说自己的母语――藏语外,还要接触汉语,可以说他们同时在接触两种语言,两种语言思维能力的交叉,锻炼了他们学习其他语言的思维方式,所以他们学习语言的天赋从小就在培养。四是藏族学生天性活泼开朗,善于表现自己,在英语听、说的学习中能勇于发言,能大胆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英语交流,加之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尤其一、二年级的英语大都以情景交际教学为主,这正好符合了藏族学生的学习方式。藏族学生升至小学中、高年级以后,英语的应试水平明显降低,最主要的是他们在笔试方面的成绩并不令人乐观,这令许多教师和家长时常感到困惑与不解。探索并分析其原因,认为可能是以下情况导致的。第一,到小学中、高年级英语知识难度增加了,不仅有听、说,还要掌握读、写,相应的应试模式除了听、说测试外,还增加了笔头测试;第二,课业负担逐步加重,加之藏族学生比汉族学生原本就多一门功课――藏语文,导致分配到英语学习的时间(尤其是读写时间)减少,加之教学模式的单一化,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第三,随着中、高年级学习英语知识的深入,逐步需要掌握一些语法知识,而语文、藏文也在逐步接触语法知识,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几种语法知识的相互混淆而难于理解。

二、寓教于乐,让藏族学生找回学习英语的兴趣

针对上述藏族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的优劣势,笔者认为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在藏族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上不断创新。首先是继续挖掘他们在学习语言方面的天赋,保持并发扬他们性格上的优势;然后要根据藏族学生的心里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英语书写应试方面的障碍,尽可能弥补他们主观和客观上的不足,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使其掌握好学习英语技巧,保持学习热情,弥补他们课余学习时间不足的问题,达到听、说能力与应试水平同时进步的目的。

1.教师用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能从游戏活动中感知英语。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愉悦的心情、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是学生沉重的负担。藏族学生天性活泼,善于自我表现,可以利用其特点,采取引导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动力。让学生学讲英语小笑话、小故事,还有童谣、小诗、绕口令、猜谜语,等等,能结合当地本民族特色内容效果将更好,形成更轻松融洽的学习气氛。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设计有兴趣的英语教学游戏,以学生为主题,创设多种游戏。比如教学单词我们用宾果游戏,猜单词游戏,教学句型时用情景交际的方法,说唱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娱乐愿望。英语小笑话和英语小故事要在老师带动下让学生学会独自讲,让藏族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在此要特别提到教唱英语歌曲,不少小学英语学习内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而藏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大多从小就酷爱唱歌,教师可充分利用他们这一与生俱来的优势,加以引导,使其发挥在学习英语上,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藏族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甚至可以把课本中某些英语对话或段落结合当地的民谣或歌曲旋律编唱出来,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形成反复记忆直至达到永久记忆。

2.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藏族学生学习兴趣诸多途径中较为方便和有效的一种。拉萨市区内学校基本都具备了多媒体教学的条件。运用多媒体可整合情境教学;可突破学习重点和难点;可激活学生思维;可提高学生的听读能力;可强化学生参与,突出主体地位,在小学英语教学里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小学生喜好动漫的特点,使教材中静态的插图动起来,以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使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动感内容,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并富有艺术性。比如在讲解一些内容比较抽象的课文时,它可以形象生动地创设优美的真实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置身其中,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还可以使学生因此由被动学习者变成了有浓厚学习兴趣的主动参与者,从而使藏族小学生轻轻松松学英语。尤其是英语动画可以让英语更形象和直观,这对加强藏族学生在课堂上对英语单词和句型模仿大有好处,让学生听到更正宗的发音。当然,多媒体教学适时与其它娱乐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也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结合藏族学生活泼的性格,更是能让多媒体教学效果发挥作用。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要想使藏族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并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多媒体教学必不可少。

3.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课堂教学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学中肢体语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尤其是情景交际中应利用藏族学生喜好模仿、善于模仿的特点,使其充分发挥到学习英语上。在老师口型、面部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配合标准发音展示自然到位的前提下,尽可能让其学生模仿教师动作,边模仿动作边说或读出英语,做到声形并茂,比如在教形容词“happy、sad”时,就可利用两手的拇指、食指来表达这两个单词的含义,也可以用比较夸张的面部表情来表达。为了更加有效的提高藏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结合当地习惯性手势和动作,如教“buttertea”这个单词时,可以做出当地人打酥油茶的动作,“drink”就表演出“三口一杯”喝酒的手势,“celebrate”以敬献哈达的方式来代表,句型和情景对话都可用类似的肢体语言来演绎,这样同学们既容易模仿,又加深了记忆。

笔者认为,藏族小学生既有学习英语的先天优势,又有后天带来的不利因素,当地教师只要能扬长避短,发挥藏族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产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互动效果,完全有可能让藏族学生英语成绩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陈瑞淑.浅谈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2]沈蝉.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011,(7).

[3]龚雅琴,王华蓉.浅谈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的灵活性[J].教学改革,新西部,2011,(9).

[4]杨国珍.论小学英语教学中肢体语言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7).

作者简介:赵春燕(1975-),女,四川南充人,本科,小教高级,现就职于自治区拉萨市第一小学。

上一篇:握紧你手中的“金钥匙” 下一篇:开放学习世界的十把“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