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亲情买不到?我做“亲情补偿师”挖掘人生第一桶金

时间:2022-05-25 01:32:20

谁说亲情买不到?我做“亲情补偿师”挖掘人生第一桶金

如果你说,金钱是万能的,那么你错了。我反驳,至少金钱买不到亲情,那么我错了。有这样一个单亲家庭出生的女孩,用她全部的爱,开了一间专门贩卖“亲情”的公司,也因业务的需要,收获了美丽的爱情。

我们都想

有个妈妈疼

陈碧琦是个娇小柔弱的女孩,出生在苏州,自幼父母离异,她总是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其他小朋友的妈妈对自己的孩子关怀备至,她的心就会跌到尘埃里。后来,陈碧琦考取了北京一所私立学校的专科,学习幼儿教育,她想把所有的爱都分给那些可爱的孩子,让他们不会因为缺少亲情而失去快乐的童年。

2007年8月底,陈碧琦实习的新蕾幼儿园秋季招生,新生入学那天,有位刘先生领着女儿急匆匆地赶来,明知道每个班都人满了,可刘先生执意要让女儿冉冉留下,他还说可以给幼儿园一笔修缮费,只要刘冉进陈碧琦的班。

原来,这位刘先生是位大老板,妻子想协助他做生意,出国进修企业管理,一去两年,只有春节才回来探亲。而不到五岁的冉冉经常哭着喊着找妈妈,保姆只好带她出去玩,路过新蕾幼儿园看到跟妈妈长得很像的陈碧琦,说什么都要换幼儿园,她说想和“妈妈”在一起。

为了让女儿开心,刘先生以每月五千的高薪邀请陈碧琦做冉冉的“临时妈妈”。每个周六周日,都到他们家去和冉冉玩,跟她一起做游戏,教她做人的道理,就像真的母女一样。一个22岁的大姑娘突然变成人家“妈妈”,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陈碧琦却很喜欢这份兼职,它不仅能让陈碧琦赚到钱,还可以培养爱心,让刘冉不会因为没妈妈疼而感到自卑,更不会像自己以前那样没安全感,孤独封闭。

国庆节很快就到了,短短一个月的相处,陈碧琦和冉冉的感情越来越好。冉冉在电视上看到上海锦江乐园的介绍,非缠着爸爸妈妈带她去不可,但刘先生的生意很忙,十一他还有份合约要签,为了不让女儿失望,便派助理于涛陪她们一起去。

于涛第一眼看到陈碧琦就愣住了,这么清纯可爱的小女生,怎么当人家“妈妈”呀!一路上,他都不讲话,只听着陈碧琦和冉冉有说有笑,像鸟儿一样叽叽喳喳个不停,于涛发现冉冉和老板在一起时都没这么开心过,足见这个女孩子很有心机,会哄小孩。可是,于涛对陈碧琦的欣赏里,多少掺了些复杂的猜忌。

冉冉嚷着要坐云霄飞车,他们三个一起,陈碧琦睁着眼睛用尽全力抓住小冉冉,生怕有意外,走下来时腿有点发软,于涛去扶她,发现手心里全是冷汗。玩急流勇进的时候,陈碧琦还特意买了个雨披给冉冉穿上,显然担心她弄湿了会感冒。七天的旅游结束了,于涛对陈碧琦的态度已经完全改变。他真不明白,为什么陈碧琦会对一个与自己完全不相干的小朋友如此上心,用尽全力去保护她,爱她。

“因为,我们都想有个妈妈疼。”回北京的路上,陈碧琦向于涛讲起自己儿时的故事。从那之后,于涛充当这对“母女”专职司机的频率越来越高,两个人目光相遇,这个男孩子的眼神变得柔和了许多,甚至里面还藏着一点点关爱。

用爱的名义

陪伴着你

听说元旦过后不久,刘太太就要从美国回来了。这天晚上,陈碧琦正在发愁怎么跟冉冉说,如何把真正的妈妈还给她。突然接到刘家保姆打来的电话,说冉冉玩饮水机烫伤了脚,刘先生在国外出差,希望她能马上过去一趟。

陈碧琦帮冉冉安排好住院,于涛也赶过来,他们一起守着冉冉。烫伤的地方起了大水泡,孩子一直哭,陈碧琦抱着她一边轻拍,一边说:“不怕,不怕,有妈妈在,只要冉冉乖,睡醒就不痛了。”不一会儿,她哼着歌就把冉冉哄睡了。于涛静静地望着她,这个娇小的女孩在他心目中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一种叫爱情的东西开始萌芽。

第二天早晨,医生们查房,家属都在走廊或休息室里等待。从休息室出来,陈碧琦看到一位在走廊里哭得很伤心,她走上前去想安慰几句,却被迫成了听众。的故事整整讲了两个小时,从夫妻何等恩爱,丈夫多么疼儿子,到半年前车祸夺走丈夫的生命,年少的儿子因为受不起打击而患上自闭症,在家里的车库玩火,烧成重伤,五天来一直昏迷不醒。如果这个叫杨之恒的孩子的爸爸还活着就好了,不停地在他床边呼唤他,也许他就能醒过来了,陈碧琦无奈地想。

中午,于涛来换班,陈碧琦没有去吃饭,而是直奔网吧,她要了解烧伤导致深度昏迷方面的护理知识,还查阅了一些关于昏迷病人的临床资料。她打算找个人,以杨之恒父亲的名义跟他说话,包括读他父亲生前的日记,回忆父子俩在一起时许多开心的片段,就跟陪聊陪读类似,全当是一份亲情补偿。

从网吧出来,陈碧琦整个人豁然开朗了,她仿佛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如果顺利的话,或许可以成立一个“亲情出租”公司。而亲情补偿师,这是一个再适合她不过的职业。陈碧琦好好准备了几天,在医务室问清楚杨之恒的伤势,随后找到杨妈妈,讲了自己如何帮助冉冉找回亲情的故事,还把策划唤醒杨之恒的几套方案给她看。因为之前的几次聊天,杨妈妈对陈碧琦有了一点了解和信任,加上自己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所以,同意了陈碧琦的计划,并支付部分定金,让她放手去做。

冉冉受伤第五天,水泡已经消失,孩子天真无邪的脸上再次露出久违的笑容。陈碧琦送给孩子一只小熊,小心翼翼地对她说:“冉冉,你觉得小熊有两个妈妈好不好?”

“当然好啦!有两个妈妈疼它,一定很幸福。”

“那,如果冉冉也有两个妈妈呢?或者说,冉冉的妈妈有事外出,派来个天使,代替妈妈爱你,你也叫她妈妈,好不好?”陈碧琦的眼睛一眨也不敢眨地看着冉冉的表情。

“陈妈妈,谢谢你!我知道你就是那个天使。”说着,孩子搂住陈碧琦的脖子哭起来。与此同时,刘先生和太太出现在门口,偎依在亲生父母的怀里,冉冉异常激动和幸福。

刘太太请陈碧琦吃饭,给了她一张两万的支票,感谢她这半年来对冉冉的照顾。席间,她们聊得很投缘,刘太太还说亲情补偿师这个职业在国外也是新鲜事物,很前卫。没想到,陈碧琦会做得这么称职,有机会一定会介绍客户给她。分别时,刘太太建议陈碧琦多看些心理方面的书,因为亲情是需要和心理互动的。

陈碧琦向她道谢,书她自然会看,但目前最棘手的不是知识问题,杨之恒父子的信息陈碧琦都已经录入电脑了,甚至每天说什么、做什么,她都有很细致的安排,可是,由谁来担任这个“父亲”呢?

不知不觉到了自己的生日,正当陈碧琦发愁的时候,于涛抱着玫瑰出现在她家门口。陈碧琦喜出望外,发现新大陆般地说:“要我做你女朋友可以,不过,得先帮我一个忙。”说着,将他拉进屋里,把自己的全盘计划详细道来。

在陈碧琦的不断督促与指导之下,于涛居然真的当起杨之恒的爸爸,模仿他的声音,说话的语气,每天晚上固定的三个小时,讲故事给杨之恒听。大年三十,于涛和陈碧琦照常守在杨之恒的床边,于涛跟他讲新年的新气象。“大家都在准备过春节,许多孩子跃跃欲试要去放烟花,爸爸也给你买了几十种款式,听说花样很多,还有一种是可以放字的,‘我们爱你’。儿子,快醒来吧,爸爸放给你看……”

除夕夜,在一阵阵爆竹声中,杨之恒的手居然在动,他紧紧地抓住于涛,眼角流下泪来。第二天,换班的护士惊喜地告诉他们,孩子的烧退了,和死神搏斗25天之久的杨之恒,终于在“爸爸”的呼唤声中醒了过来。

杨妈妈喜极而泣,她激动地抱住陈碧琦,不知道该怎么谢她。本来说好一小时100元的报酬,不但大年初一当天兑现,杨妈妈还给加了倍,这让陈碧琦更坚定了创业的信心。杨之恒的治疗恢复过程,于涛也一直在参与,两人之间仿佛真的建立起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

这以后,陈碧琦选修了心理学,有些事不是简单地细心关爱就能解决,还需要心理战术才行。她用学习之余的时间先建立了“碧涛亲情出租咨询服务工作室”,把亲情补偿师的名号打出去,又找来几个心理系的在校学生做了简单培训,让他们做兼职,根据需要出演各种不同的身份,目的就是给对方亲人般的幸福与关爱。

于涛辞了职,帮助陈碧琦在国贸附近找了一家写字楼,情侣搭档正式上阵。刘太太听说后,送来一份特殊的开业大礼。她在美国的一对华人朋友,刚刚失去了唯一的女儿,回来调节一下心情。刘太太替两人交了定金,希望陈碧琦可以让他们得到慰藉。

原来,这对夫妻都是大学教授,教育了很多国内外的学生,却始终无暇照顾自己的女儿,移民美国之后,社会很开放,原本乖巧可爱的女儿珊珊性情大变,还不小心染上了艾滋,病死了。陈碧琦看着每天痛苦不堪的两位老人,心情也很沉重,她充分了解了珊珊生前的资料,学着她的样子想方设法逗二老开心,做他们爱吃的饭菜,给他们讲哲理故事。渐渐地,在陈碧琦的陪伴下,夫妻俩的忧伤明显变淡了,他们仿佛真的把陈碧琦当成了珊珊,把所有的爱都补偿给了陈碧琦,如同找到心灵出口一般。

两位教授的伤痛痊愈了,他们给陈碧琦剩下的酬金,可是她却说什么也不肯收,她说:“是你们让我得到了失去已久的亲情,这一次,我们算是互相补偿吧。”最后,夫妻俩收陈碧琦为干女儿,酬金变成了见面礼,真是皆大欢喜。

陈碧琦给人亲情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温暖,在她心里,亲情补偿师不再只是角色表演,而是一段难得的经历。开业一年来,碧涛亲情出租工作室收益不断攀升,陈碧琦和于涛的爱情也逐渐升温。

上一篇:有一种幸福叫离婚 下一篇:创意飘香:成都妹子把瓜果蔬菜当花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