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网络时代学校思想政教考虑

时间:2022-05-25 01:30:08

深究网络时代学校思想政教考虑

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使网络化正逐渐向社会各个领域延伸,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高等院校由于在信息资源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使其走在迈向网络时代的前沿。做好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也将通过他们对广大网民产生大的影响力。我们看到,网络早已进入大学图书馆、教室、学生宿舍等学生活动场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离不开网络,它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道德观念、生活方式、心理发展等方面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会,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做出积极反应,切实提高使命感和紧迫性,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建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网络化使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难得的优势

1.网络化使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容量加大,为思想调查与动态分析提供了方便。网络信息之丰富,已超出了世人的想像,因特网作为全球最大的图书馆和信息数据库,不仅有丰富的资料可供查询,还可以大量收集和发散信息。大学生在网络上耕耘和思索,如同淋浴和搏击在知识和信息的海洋,享受着灵魂和精神的大餐,这也为他们更好地接受最新的人类精神财产,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极大的可能。

2.思想教育信息共享,有利于及时收集和迅速传播健康的价值取向。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可复制性、共享性、实时传输性等特点,使社会上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典范、有关专家的辅导和言论、同龄人的积极声音、以及健康的音像制品等都可共同进入课堂,进入学生的视野,并且“多媒体教学”的感官刺激功能,可使受教育者的感知信息更为深刻、全面,也有利于长久保存。

3.思想信息交流平等、自由、全面、及时,有益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具有特定身份甚至不被称为“教育者”,他们不是进行“说服”和“教育”,而是提供“选择”和“引导”。受教育者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可随时受到教育和影响;而且出于自由、自主心态做选择,必然减少许多逆反心理。因而网络思想教育更具有人情味,更具有亲和力,也更具有取得教育效果的魅力。

4.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互相联系与沟通,有利于进行信息整合,形成教育合力。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能对其他媒体的信息进行整合,并通过数字化处理后移植到本网络上,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众传媒的结合与互补,从而拓宽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信息来源和信息覆盖面,并通过对大众传媒的理性分析,提高受教育者对各种纷繁复杂而又变幻莫测的信息的分析能力,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吸引力、感染力。

二、网络化也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网络化的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素质产生诸多不适应。网络时代信息的开放性,使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查到各种公开或内部、真实或虚假、以及现时与往时的信息,因而教育者已经没有“先知先觉”的信息优势,有时候却面临劣势的境地,甚至部分教育工作者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计算机教育,加上英语水平不高,要想在网上获取更多信息就比较困难。为此,常常出现这么一种情况:教育者所说的东西学生早就知道,而学生嘴里蹦出的新名词和新鲜事却是教师闻所未闻的。这不能不说是教育者的尴尬。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使其成为复合型人才。

2.网络化的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受到冲击。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其所容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如正面新闻,最新科技成果等,也有不少低俗、迷信、甚至黄色、反动的内容,毫无疑问,这些垃圾信息形成的负面影响极不利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西方国家在网络技术上拥有优势,造成了网络信息交流的不平等性,使得西方国家的声音多,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少。他们还利用网络信息传递的隐匿性,全天候地推销资本主义的价值标准,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努力。

3.网络化的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亟待更新。伴随网络化发展,传统高校教育方式将面临着新的情况。其一,受到校内外网络的影响,师生接触的时间不仅减少而且失去相对规律性,使面对面的教育方式受到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师生交往、个别谈心等并非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所选时间、场合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这种选择往往让教育者煞费苦心。其二,网络化、信息化越发展,学生接受思想观念的影响越复杂,群体中所形成的思想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样化。教育者精心准备的教育内容,一次只能对特定的对象发挥作用。在许多情况下,它持续发挥效果的时间相对较短,且容易产生“剧场效应”:听众在现场受到周围气氛的感染,当场教育的效果较好,但听众一旦脱离该特定的环境气氛,教育的感染作用便迅速下降。如果要保持教育效果,必然进行多次重复教育,这样组织教育的成本会大大提高。其三,网络化、信息化开阔了学生眼界,提高了学生欣赏和认知的层次和品位。这样以来,传统的、相对呆板的、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会大大降低教育效果,必然要求教育工作者跟上时代的发展,更新工作方式。

4.网络化的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更加复杂化。以往教育对象的思想变化,通过言行比较容易被察觉,教师可以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但是,当学生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来表达思想感情时,就给教师的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由于大多数人都通过各自的代号而非自己的真实姓名上网,教师无法知道究竟是谁在发表意见,自然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正是由于网络信息的不可控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趋于复杂化。

三、网络时代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给予重视的几点举措

(一)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

21世纪是信息网络支撑的时代。有人说,“信息社会,最大的鸿沟将横亘于两代人之间,当孩子们霸占了全球信息资源时,需要努力学习、迎头赶上的是成年人”,这话说得很深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学历层次较高并正在学习和掌握各种新技术的大学生,网络已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要摸清他们的思想脉搏和兴奋点,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掌握信息网络的知识和技术,通过网络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指导。为此,高校必须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培训,普及并提高他们的信息网络技术和英语水平,使他们能够利用网络及时进行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掌握对信息的筛选、鉴别和使用的技巧和能力,使他们能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和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及时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能及时向学校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反映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建立并利用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网站

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建立和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首先,学校上下要树立阵地意识和整体观念。同志曾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的阵地”。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我们应主动开辟、利用、净化和占领网络这个新的阵地,使网络上有党的声音,有正面的声音,能够向大学生传递我们新世纪的最强音。校园网建设不光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事,也是学校的大事。应该把学校领导、思想政治工作者、网络技术人员、两课教师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抓好校园网的建立和管理。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栏目和内容的设置要突出思想性、趣味性,符合学生的特点。比如可以将教育信息穿插在学生喜爱的板块中供学生阅读、思考,适时的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可以开设网上“辅导员流动站”、“心理聊天室”、“两课在线”、“哲学殿堂”、“世纪中国”、“大学生论坛”等板块,使校园网不仅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而且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适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接收特点,使校园网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努力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阻挡消极、负面信息的影响。此外,为保持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信息积极健康,还要组建网络“清洁工”队伍,以便能及时清除流入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里的“垃圾信息”,保持这块社会主义网络思想阵地的纯洁性,以引导大学生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健康成长。

(三)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体交叉网络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排斥传统的教育方式,而是要使它与新的教育方式两者形成优势互补。要在做足网下大文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快捷、生动、便利、开放等优越条件,不断开辟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构筑网上网下联动、全时关注、全程覆盖的立体交叉网络。在新的形势下,特别要充分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通过制作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软件,实现教育方式和现代多媒体有机结合。如制作包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内外文学、艺术和音乐等一批思想性高、教育性强、趣味性好、适应性广的信息软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平面”引向“立体”,从“单项”引向“多色”,把思想政治教育搞得生动活泼,不断增强教育的效果。

(四)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方式,是一项全新的社会工程,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有许多新课题,如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青年一代对网络内容认知的态度和规律,网络思想教育的优势、特点、目标、内容、过程,等等。只有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提供指导,从而最终实现通过网络阵地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有人预言,在信息网络支撑的21世纪,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要占领和巩固网络阵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有所作为,扎扎实实地为国家培养出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上一篇:学校理工科人才培育新方法 下一篇:现代教学形式运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