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蓝威尼斯浓浓语文味

时间:2022-05-25 12:32:49

蓝蓝威尼斯浓浓语文味

《蓝蓝的威尼斯》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江山多娇”主题单元的最后一篇自读课文。作为一篇游记,文章语言优美,语意颇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着力通过游记散文文本赏析方法的介绍,辅以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文字背后的情美、景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爱中华、爱世界的情感。观威尼斯如饮醇酿,把握赏析手法如攥点睛之笔。学生在精美的多媒体环境里徜徉,接受优美的语言环境的熏陶,语文素质会得到很大提高。

多媒体技术对语文课堂是一把双刃剑,稍越雷池则可能破坏课堂的语文味,如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美术课或电影课。在日常的课程整合教学中,从多媒体资源的选择来看,我力求做到精当精致,宁缺毋滥;从多媒体资源的呈现来看,务求时效性、准确性。多媒体技术成了学生解读文本的拐杖,多媒体资源成了文本中的元素。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的课程整合之中豁然开朗,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对语言的运用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读出了语文味,赏出了文学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掌握信息筛选法,把握文章移步换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术语赏析法,欣赏散文优美隽永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用增删枝叶读书法,引导学生领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文本赏析方法,体会文字背后的景美、情美。

教学过程

(一)初读威尼斯:用词说话

整体感知

原始设计:

教师播放“威尼斯的葬礼”视频,提问:威尼斯的生存遭遇到什么样的困境?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我们来看看文章中的威尼斯是什么样的。请大家快读课文,说一说威尼斯的特点。

优化后设计:

师:我们苏州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明确:水城)今天,我们先欣赏一下西方的水城——或尼斯是什么样子的,请看视频(教师播放威尼斯风光视频)。(学生欣赏完后)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用投影上展示的生字新词说说你的读后感受。(教师投影:瑰宝鳞次栉比荒芜穿梭)

设计意图:原始设计中,教师用“威尼斯的葬礼”视频导入,目的是引起学生对威尼斯现状的关注。但是,因为学生对文本生疏,而且本文的基调跟视频的内容差距太大,学生感到十分突兀;而优化后设计由

“东方威尼斯——苏州”学生已有经验导入,引发学生对真正水城威尼斯的想象,增加学生阅读期待。教师再通过视频的深入,使学生获得直观初感,继而激发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感知文本主要内容的兴趣。因此,多媒体资源的选择一定要跟文本的内容、基调相一致,跟学生的阅读经验相吻合。

(二)鸟瞰威尼斯:信息定位把握写法

原始设计:

师:读了这篇文章后,请大家思考,本文是按照什么手法写景的?

优化后设计:

1.请学生们再次阅读文章,把威尼斯标志性的景物用圈点读书法勾画下来,把标志着作者行走路径(行踪)的句子勾画下来。

2.教师用图片展示路径和景点,概括移步换景的方法。

设计意图:原始设计让学生思考文章的写景方法,学生往往摸不着头脑,而优化后的设计则细化成两个步骤。这样,既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了语文阅读的方法,也通过图片感受到威尼斯景点的美好。学生每述一景,投影就呈现一图。图文对举,相得益彰,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便于学生领悟。

(三)品味威尼斯:术语赏析感悟语言

原始设计: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课文中你最喜欢的美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优化后设计:

1.威尼斯景色之美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出来,但是教师始终觉得能够激发想象力的还是语言。教师给大家一些术语,请学生围绕着这些术语来赏析文章的语言。(投影:修辞呼应联想对比象征动静结合正侧结合)

2.教师示例。

师:下面请看一个例子。

“水天连接的远处,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

在文字的旁边,辅以与文字相对照的图片。

术语赏析:文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了威尼斯给人的整体印象,具有深邃的意境。一个简单的比喻,让平凡的事物变得美妙起来,使游客产生了急欲去观赏的冲动。

3.学生自读、赏析、交流。

生1:使用修辞的句子主要有:“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像进入水晶宫一般”。这两个比喻一个是写水都的白天之美,一个是写夜晚之美。这两个比喻的共同特点是闪闪发光,创造了一幅光彩夺目、如诗如画的图景。

生2: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作者都写到了飞机,前后呼应。这个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同时结合文章的内容来看,突出了中意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

生3:“深秋的威尼斯,绚丽多姿,游客如云……迎着飞翔的海鸥,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这句话描绘了秋天的画面,动静结合,运用比喻,充满诗情画意,令人陶醉。

生4:第二节作者引用朋友的话语:“没到过威尼斯,不算来过意大利。她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城市,亚得里亚海滨的一串明珠。”作者使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借友人之口叙述了威尼斯之美,和下文“夜景”的正面描写相结合,使威尼斯的美更具有说服力。

教师在学生赏析相关句子的时候,先用PPT显示文字,当学生赏析完成的时候再呈现图片,让学生观看图片,阅读文字,而当学生的赏析有不足的时候,教师呈现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读图所产生的感受,再回头阅读文句,点出图文的异同之处。

在选择PPT图片的时候要注意:①句处的配图以选择高空鸟瞰图片为佳。②句处的图片选择有飞机机翼的高空图片为佳。③句处选取两幅图片对举,一幅游人如织的场景,一幅海鸥飞翔的画面,并配以涛声、鸥鸣。④句处可选择采访视频,关键让学生了解正侧面描写结合的手法。

4.教师总结:赏析的时候一要结合相关的语文术语,二要结合整体的语境,三要点明具体的作用,四要说出独特的感受。

设计意图:原始设计的问题是语文课堂普遍的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看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其实大而无当。因为缺乏形象的感知和具体方法的指导,学生的讨论显得肤浅。而优化后的设计不但精选图片、视频,让学生在欣赏文句的时候有根“拐杖”,同时,还提示了方法,在学生欣赏过程中及时呈现多媒体资源,使学生有了赏析的助手。这样看来,多媒体资源的选择宜精当不宜粗陋,多媒体课件的呈现宜精准不宜随意。如此,多媒体才不会取代文字,课堂才会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四)情寄威尼斯:增删枝叶体会情感

原始设计:

师提问:(1)景美源于情美,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流露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昵?(2)作者为什么要用“蓝蓝”来作为威尼斯的修饰语呢?

优化后设计:

1.本文以情为主,下面就让我们通过给文章改、删、增的方法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投影)

①改:如果把括号里面盼内容换掉,会有什么不同呢?

“入夜,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般。真是(人间奇景)。”

②删:如果把括号里面的内容删去,情感上会有什么变化?

“深秋的威尼斯,(绚丽多姿),游客如云,广场上千百只灰鸽(争相啄食),供人拍照、逗乐;穿梭般来往的船艇,迎着飞翔的海鸥,构成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

⑤增:在括号里增加一些词语,你会增加哪些词语呢?

“(

)威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有深厚的友谊,亚得里亚海水和太平洋的怒潮是(

)相通的。威尼斯朋友用面条、肉饺(

)招待我们,据说是马可波罗(

)从中国带来的,现在成了意大利人每餐必备的(

)食品。”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明确:所填词语要能够表现威尼斯景色的美好,表现出人们生活的和谐,表现出威尼斯人民与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2.通过以上分析,你能理解作者给文章取名为“蓝蓝的威尼斯”的原因吗?请结合蓝色的特点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来阐述。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明确:“蓝蓝”不仅是指一种自然色彩,而且是指一种人生色彩,指一种人文景观,它是美丽、和谐和幸福的象征。

设计意图:原始设计的两个问题之间缺少铺垫,学生无法理解文章的主旨;优化后设计的第一环节调动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有利于探究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为下面探究威尼斯的“蓝蓝”做错垫。

(五)总观威尼斯:反观苏州升华意旨

原始设计:

师:请大家读朱自清散文《威尼斯》,比较两篇文章的写作角度。

优化后设计: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蓝蓝的威尼斯”,领略了威尼斯的美丽,感受到了威尼斯人民的美好。大家都说苏州是“东方的威尼斯”,请大家想一想:意大利人会不会说威尼斯是“西方的苏州”呢?为什么?这里要选择苏州和威尼斯经典的图片并列呈现。图片要在拍摄视角上、画面内容上、画面色彩上相近,以便在景物特点上呈现东西方文化的区别。

设计意图:原始设计在教学时间上难以得到保障,教学难度也无限加大,适合作为课后作业;优化后设计在总结课堂目标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思维,既让学生反思苏州现状,又让学生结合苏州之美联想意大利文化。设计由课堂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家乡苏州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同时,这一设计也呼应开头导语,使得教学过程更有整体性。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阳山实验学校)

上一篇:数字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 下一篇: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短信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