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大院建筑形态的审美分析

时间:2022-05-24 09:24:52

晋商大院建筑形态的审美分析

晋商大院作为北方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是中国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建筑遗留的历史价值,同时兼具艺术审美价值。通过对大院民居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行研究分析,明确了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环境以及建筑营造技术等对其建筑形态所造成的影响;在研究晋商审美意识过程中,对晋商美学的概念做出了相应说明,全面分析了大院建筑形态的审美特征。

引言

民居建筑是最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类型,也是现存量最大且连续发展的建筑形式,反映出当时社会条件下的经济环境、民俗民风、审美理念等。山西被誉为我国古建筑的宝库,除了历朝保留至今的寺观、庙宇,民居建筑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山西境内尚存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1000多处,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属分布在晋中一带的晋商大院,其建筑规模宏大、气势沉稳、装饰手法多样、格局合理、陈设家具精致华美,可谓是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

晋商大院形成背景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一般是指地形地貌、地方材料以及地区气候等内容,这些环境因素都对大院民居的建筑形态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晋商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而且他们在外闯荡多年,见识过多种新材料、新技术,在建造方面,商人们可以请得起本地或是外地的优秀工匠,也就是说自然条件对大院民居建筑的影响力相对于农耕村落的民居要减弱很多,这也是晋商大院建筑形态所受自然环境影响作用的特点。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但是在山西的历史上,却是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段期间内,朝廷颁布了一系列利于山西经济发展的措施,允许百姓与官府一起经营,到了清乾隆年间,朝廷允许在山西“招商采煤”“开中盐法”,一系列的举措促使市场扩大,山西全省经济得到了活跃。

建筑技术可以理解为建筑文化的一部分,建筑技术发展的成熟程度制约着建筑形态的发展。晋商大院民居建筑是明清时期北方民居发展到成熟时期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些建筑营造技术有着先进之处,在防火处理、排水方式、建筑装饰和地基处理上都有其独树一帜的地方。

晋商大院建筑形态的审美特征

在研究晋商审美意识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美学的概念,《辞海》中有对美学的权威解释,美学是指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关系的科学。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体验必然会在艺术当中有所体现,所以,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定义为艺术,通俗地理解成为艺术的哲学问题,因此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称美学为“艺术哲学”。因此我们可以将“晋商美学”通俗地理解为山西商民在经营商业活动获利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思想认识,并且将这种意识融入对建筑的认识当中去,即为晋商的艺术哲学。

1.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

晋商大多重视儒学,这是一个被广泛认知的客观历史事实。大部分晋商把“儒贾相同”作为他们谋生的思想理念,他们的行事方式或多或少地都受到了儒学思想的影响、约束和支配,其中与儒学相关“天人合一”的观念在一定层面上也渗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居住场所。

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其中强调的是礼、义、仁,看重人伦教化,主张仪礼治国。儒学思想中一向看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秩序,不能破坏长幼尊卑,倡导严格遵循阴阳秩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建筑的“天人合一”。在大院建筑上无论从材料品次、空间顺序、规模的高低到相互匹配原则及品质优劣等都因人高低贵贱而划分出了等级,这是建筑美学与儒家政伦礼教的完美结合。

2.长幼尊卑的封建礼制

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中国的礼仪制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多样且广泛地影响着民众生活,所以又称之为礼文化。中国古代在社会关系方面所追求的精神内容,可以等同为礼制所倡导的内容,其中包括家庭关系中的等级观念、尊卑观念等。礼文化约束和规范着人们在社会生活或是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它同时还深入到大院民居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建筑型制等方面,并成为审美理念所追求的最高标准。

在晋商大院中可以看到一种适合于古代封建大家族的居住形式,主人住在正房,仆人只能住偏方,长辈住正院,晚辈住偏院,上下有别,秩序井然,行方礼端,充分展现出了山西封建大豪族中上下尊卑、男女有别的礼仪氛围。

结语

在传统民居建筑中,晋商大院是北方民居建筑的精华所在,整体深邃富丽,见证了晋商500年的兴衰史,对晋商审美意识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最大限度了解那个时代商人和士大夫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以及大院主人的生活方式等。晋商大院的建筑形态是历史和文化的共同反映,向现代人展现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是现代人不可多得的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无可比拟的人文历史价值。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简介:刘琳琳(1989-),女,汉族,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

上一篇:探析美术在电影创作中重要性 下一篇:对塔吊钻孔灌注桩设计与格构柱施工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