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发自内心的恬静

时间:2022-05-24 01:14:30

因为工作的缘故,有幸数次率团出访南半球的那块美丽大陆――澳大利亚。虽然每次逗留的时间只有半个月,但是依然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值得回味。

无处不在的“中国制造”

每次出国,总免不了要带些礼物回去。中国人礼尚往来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本人自然也无法免俗。

早在出国前,就听同事前辈再三强调购物时要多注意商品标签上的出产地。因为“Made in China”已经随处可见。之前出国时,发现只有一些小纪念品、小玩具等这样的难登大雅之堂之物会有较多的“中国制造”。可这次再去澳洲的大小商店一转,顿时让我觉得中国的概念已无处不在。大到家电、办公家具、高档珠宝,小到生活日用品、服装衣帽、食品百货,几乎随处都能看到“中国制造”的标签。至于工艺品和纪念品,那就更几乎是“中国制造”一统天下了。想挑一件澳洲本土制造的商品,那就一个字――难!

看到此,不由得让我从心底感叹。这些年在国内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听到中国国力日渐强大的声音,但都仅仅是一种模糊的概念。只有看到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在实际市场中反射出来的点滴,才真正让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中国发展的迅速和国家强大的实力。

本本分分地工作安安静静地生活

通过与澳洲方方面面的接触,我逐步了解到澳洲的支柱产业主要是出口初级原料(如矿产、羊毛、牛羊肉等)以及教育、旅游等。澳洲人非常珍视本国宝贵的环境资源,而很多生产制造业又往往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及破坏。所以澳大利亚采取了“懒人”的做法,把原材料卖给发展中国家造好产品后再进口回来,既能轻松享受便宜的价格,又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度的破坏,真是一举两得。

澳洲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轻松、自在、随意的地方,大家都过着心平气和的生活,不攀比、不炫耀,处处都体现着尊重与平等。除了上班时间,平日里人们穿得都很普通、随便,一般都是T恤、短裤、拖鞋。吃的也并不复杂,经常能够看到无论老少,一个面包夹点青菜、肉片,一杯咖啡在手,就是一餐饭了。

在澳洲,贫富差距通过税收政策被政府控制在了一个很好的范围内,几乎让人感觉不到巨大的贫富悬殊。收入越高,意味着纳税越多。中小企业的老板挣得并不见得就会比雇员多到哪里去。同时,人们也并不以收入的高低来衡量一个人的好坏。白领职业工资并不高,反倒是干体力活的人,也就是所谓的蓝领赚得钱更多,比如管道工、电工、修理工、护工等工作都是按小时收费,且价格不菲。这也是为什么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成为成功的典范,受到世界各国的学习和借鉴,是市场的需求决定了教育的导向。

在澳洲,由于实行高税收政策(一般收入的30%―40%用于纳税),所以国民的福利待遇也是享受高福利的。医疗全部免费,婴幼儿的抚养国家给与补助,有小孩的家庭国家给减税,孩子上学大多免费,部分实行收费的大学还可以贷款,找到工资在一定数额以上的工作以后才用还贷款。所有这些福利都是由政府来买单,也就是将纳税人的钱花在纳税人自己身上。所以在澳洲生活的本土居民很少会有来自于生活上的压力,他们本本分分的工作,安安静静地生活,过着一种平凡、轻松、舒适的生活。

不习惯把自己固定在电视机前

澳洲建国的历史并不长,因此决定了它的文化底蕴有限。加上澳洲本身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真正能称之为主流的文化好像并不十分明显,反倒是欧美文化在澳洲生活中留下的痕迹比较明显。

澳洲人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应酬、聚会。最喜爱的就是三五人一起坐着喝喝咖啡,聊聊天。去剧院看场歌剧,那就算很重要的正式场合了,大家都会穿得西装笔挺,女士更是打扮得美丽动人。澳洲人很爱读书,他们到处是图书馆、博物馆、公园(以上全是免费),纪念地、电影院、歌舞剧院每地都有。经常看到在路边上、商店里、候车亭、草地上、公园里,人们从口袋里掏出小开本的书随时就看起来。

由于大多澳洲人不太爱看电视,导致整个澳洲全加起来只有7个电视频道,而且电视节目也比较单一。这一点跟国内比起来那简直是天壤之别。澳洲人不太习惯把自己固定在电视前花费大把大把的时间,他们倒是更愿意走出去在户外活动,哪怕是跑跑步、溜溜狗。加上澳洲城市的绿化率非常高,所以即使是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一样也会随处可见绿地、公园。

路上没有收费站、检查站和交通警察

澳洲密如蛛网的公路四通八达,很少有特别区分的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连许多乡村路也很宽敞。因此按照地图走,也经常分辨不出到底到哪条公路了(在中国只要沿着国道走,绝对不会走错路,因为周边的任何路都会比它差一点、窄一点)。由于交通发达,澳洲人均汽车拥有量远远超过中国,汽车对于澳洲人而言就如同我们概念中的自行车。但由于澳洲人口远远低于中国,因此路上行驶的汽车也没有中国那么多、那么拥挤。公路上没有多少立交桥,每个路口都有红绿灯,路上没有收费站和检查站,没有看到过交通警察,人们都会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所有的汽车都会给行人和自行车甚至小动物让路。甚至能看到,在高速公路上一长串汽车排成队慢慢跟在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后面,没有一个去超越、或按喇叭催的,一直到对方让开路。同时,关键的路段上会有很大的牌子提醒司机注意前方有摄像机拍照了。这正是澳洲人性化的体现之一,立牌子的目的是要使得司机们注意安全,保证平安不出事,而不是为了罚款。

微笑着耐心等候的老人

在澳大利亚,无论你走到哪里,人们都是客客气气的。特别是老人,对人特别友好,路上相遇,不管是否认识,都会问好。当你经过别人家门口时,即使他们的汽车要进院门,也会立即停下来微笑着给我让道。走路时突遇大雨,时不时会有小车停下来问你是否要搭车。街道上各种肤色、各个国家来的人互相友好地问好,虽然澳洲有种族歧视,但并没有明显的所谓城里人与乡下人、有钱人与穷人、官员与老百姓的歧视。在商场里,营业员也会不断说着“你好!”、“谢谢你!”,保安则会很客气地问你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

有一次我偶然路过一个海边小镇在那里午餐,饭后路过一家很小的书店突发兴趣准备进去浏览一下。正巧碰上店主是一位60多岁的白发老妇,正要将店门口营业的牌子摘下,看样子是准备要关门吃饭去了。见我有意想进去浏览,老人家很礼貌地冲我微笑问好,并把营业牌子重新挂上,直到我匆匆参观完离开上车,冲我摆手送别后,我才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到老人家又慢慢地摘下牌子,关上店门缓步离开。虽然我并未买一本书,但从始至终,老人都是微笑着耐心等候在一旁,这种温暖让我久久未能忘怀。

这就是澳大利亚,一个地处南半球地域广阔、人口稀少的国度。这里最早作为流放罪犯的所在地,如今人们居住在这块土地上没有了荒凉和野蛮,充满的是宁静、平淡而轻松。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我想一定会激发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那一丝感动,将那尘世的喧嚣淡忘……

上一篇:职场:新版龟兔赛跑 下一篇:“出招”英文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