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求学之痛”的另类思考

时间:2022-05-24 12:43:19

对“求学之痛”的另类思考

10月4日发生在云南省彝良县龙海乡的山体滑坡,最终导致18名8至12岁的小学生遇难。那里不久前刚刚遭遇了一场地震,这些孩子在地震中安然无恙,却被另一场“意外”夺取了生命。在国庆长假的旅游喧嚣声中,这起严重灾害很快便淹没在了各种各样的假日信息当中。

这一事件让人不由想起了汶川地震,想起那些被瞬间倒塌的教学楼掩埋了的众多生命。看到那样的场景,任何一个有人性、有良知的人,内心都会承受极大的痛楚。记得当时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在如此强烈的地震面前,如果一定要房倒屋塌的话,我们宁愿相信,承载着这些花季生命的校舍是最后一个倒下去的,否则我们的内心将永远无法安宁。时至今日,我们确实没能摆脱留存于心底的那种深深的悲哀。

现在,这样的场景又一次出现在我们面前,而且是在举国上下享受快乐假期的时候,在学校本不该上课的时候。

也许,这只是一场天灾,但在天灾的背后,总是闪现着“人祸”的影子。而这样的“人祸”,却又无法确切地指向某个人或某些人,因为它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现行体制的缺陷,整个社会人本理念和人文关怀的缺失,教育的完全功利化等,都在发挥着相应的助推作用。

虽然在我们的每所学校里都可以看到有关教育方针的表述,但现实情形下,我们始终搞不明白教育最终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有着喜怒哀乐的鲜活的生命个体,还是工业化生产线上需要统一加工的产品?我们的学校,是以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还是为了达成某种功利目的,把他们当作会说话的智能机器,按照成人的意愿,变成应试的工具?

“天堂里没有做不完的作业”,这是对汶川地震遇难孩子的最后告慰。网传的这句话,曾经让无数人伤心落泪。但时过境迁,我们已经没有了为此而作进一步反思的欲望,也无暇静下心来对以往的所作所为加以审视:究竟是什么重要的东西,需要以牺牲孩子的快乐童年为代价?与生命的价值相比,还有什么是不可以忽略的?比如刚刚遭受了地震灾害的学校,少上几节课又有什么关系呢?据媒体对灾害现场的报道,那些被山体掩埋在教室里的孩子,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读书握笔的姿势。当悲剧定格成这种景象,我们是否还能心安理得地把它当作一次纯粹的自然灾害,一次凑巧的“意外事件”?

在一个物化了的浮躁社会当中,应该没有多少人能够停下脚步去严肃认真地思考人生,思考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在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由于对所谓“成功”的畸形追捧,使得重“术”轻“道”成为了一种普遍社会现象。人们执著于对各种技能、技巧、手段等“术”的追逐,而忽略了人生之“道”,即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的人生方向、理想追求和精神境界。而教育因为承担了“改变命运”的“崇高”使命,便在关乎人生成败的竞技场中扮演起了某种悲情角色。教育已不再是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提升生命品质的需要,而是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的希望所在。所以接受教育、学习知识本身也就变成了一种谋生之“术”。而这种“术”的价值,又以考试成绩的形式来体现。所以,所谓“知识改变命运”,自然也就变成了“考试改变命运”,求学求知的目的也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本身也就成为了各种利益交织的综合体,从而实现了本质上的异化。

人不能“不学无术”,不能没有安身立命的基本技能,但人生更不能缺失了应有之“道”,不能没有基于人性之上的正确的人生理念与价值追求,不能让生命迷失了方向。对于我们的下一代而言,以考试为目的的书本知识的学习,不应成为他们童年生活的全部,更不该把它作为未来是否成功的唯一前提。“风物长宜放眼量”,应该从生命的完整链条中把握人生的走向。如果我们懂得了这一点,就不会在人生的某一个节点上,因一时一事的得失而心神不宁、焦虑不安,非要想方设法找补回来不可。对孩子们的成长来说,生活本身让他们学到的东西,可能远比那些看似重要的课程有用得多,也深刻得多。

但是我们确实病了,病得有些不可理喻。我们眼前所呈现的,依然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的景象,沉痛惨烈的悲剧,根本不足以改变类似情况的继续发生,因为它已是一种社会常态,尽管不时遭遇“意外”,却不会给现行秩序带来多少冲击。所以,包括遇难者在内的所有孩子,都不可能明白为什么非得这样“学并痛苦着”,甚至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宁可终生无“道”,不可一日无“术”,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社会价值取向。当我们的教育缺失了应有的“道”,完全沦落为功利的“术”的时候,各种悲剧的发生似乎是在所难免的。

上一篇: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源动力 下一篇:与时俱进学切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