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版贸 苦中有乐

时间:2022-05-24 05:37:32

2004年,我有幸加入北京大学出版社,开始了版权经理的职业生涯。

在那之前,我对版权贸易没有任何具体的概念,只是从知识产权法里了解到一点点国际公约和著作权法的基本知识。可是我非常幸运,北大出版社的海外合作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早年引进出版《未来之路》到近年来引进《全球通史》和输出《中华文明史》的版权,版权贸易工作深受出版社领导的重视,同事也都是热爱版权贸易工作的业务精英。适逢引进版图书深受读者欢迎,北大社的引进版权业务量也达到了历史的高点。在这样有利的环境下,我进入了版权贸易领域。

起初,我体会到的是这份工作的新鲜和刺激,版权经理会接触到全球各地各种各样的出版社,会面对各种学科的书讯,会接触到各种学科的编辑和作者,每天处理大量邮件,询问版权,洽谈版权条件,商谈合同条款,签约履约,参加国际书展和国际出版界的专业论坛,接触到最新的、前沿的出版资讯和国际出版动态,参加或组织各种涉外公务活动,与各个国家的人打交道,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北大出版社大量的版权贸易业务为我提供了迅速熟悉业务的平台,广泛的国际交流为我提供了历练成长的机会。从版权引进到版权输出,从版权条件洽谈到签约履约,我在版权贸易的各个环节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随着工作的深入,我发现版权贸易工作并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光鲜亮丽。有些重复性的流程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比如履约过程中的寄送样书,要求版权经理逐一核对样书寄送地址和数量;每年或者每半年要结算版税,制作版税报告。随着引进图书数量逐年增加,多年累积的需要制作版税报告的外版书会达到上千种,然而,这些看似枯燥的工作却是建立信誉、维护长期合作关系的关键所在,是实现版权贸易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版权贸易工作的细节往往会决定成败,例如按照合同的约定的期限付款,延期出版要提前和权利人沟通,争取谅解,第三方版权内容不能直接使用,必须获得授权等细节都需要严格遵守,因为欧美出版社的版权贸易合同多数都会规定:如果不能做到这些,权利人就有权依照合同收回授权。那么,我们前期所做的洽谈、签约工作就毁于一旦。例如,我社引进的《经济学原理》是一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好的书,但是涉及较多的引文需要第三方授权,我都逐一联系了权利人,联系不上的内容都做了删除或者替换处理。无论版权引进还是输出,都需要及时的跟进和反馈,需要快节奏的工作方式,短期为之也许并不难,经常保持这种快节奏的工作状态,我想还是需要对版权贸易工作的热爱来支撑吧!

十多年过去了,我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版权经理应当在国际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最近十年,我国版权贸易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十年前的以引进版权为主发展为引进版权和输出版权并重的格局,版权贸易的内容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逐渐出现了数字版权和纸质版权同时引进或输出的趋势。版权经理在做版权引进的同时可以逐步积累销售版权的经验和方法,当版权贸易格局发生改变时,就可以结合本社的具体情况,适时做出调整和应对。多了解国际出版动态,借鉴国际通行的贸易条件,处理数字版权的版权贸易业务。面对合作伙伴,版权经理应当以诚相待,建立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在深入了解对方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寻求双赢的合作局面,为长期合作、深入合作奠定基础。

作为版权经理,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看到自己引进或输出版权的图书成功出版,每个成功案例都凝结了版权经理细致的考量和辛勤的工作。我将依照业内前辈的指导,继续做好版权引进和输出工作,为推动文化交流贡献微薄之力。

上一篇:刍议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流动性实习实训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