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05-23 06:03:21

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人们在日常交往过程中,有声语言交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无声语言交流,有时还可能是无声语言占主导地位,譬如,聋哑人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有声世界,但他们用无声的语言可以展现出同样的甚至是加倍的精彩。看过2005年春节晚会的人们一定对全部由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记忆犹新,他们精湛而步调一致的动作同样能表达出他们的心声,给观众强烈的心灵震撼。具有历史意义的的挥手之间定格在那一刻,向全国人民表达了一种我们必胜的信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举手投足之间总是有意无意的通过特定的姿势、动作等身体态势不断地发出信息,这些人们在交际过程用来传递情感、表达态度的特定身体态势就是体态语言,如:面部表情、手势、凝视的方向、交谈二者时间的距离、体形及服饰等。

人们的体态语言极其丰富,表达的意思更是精彩非凡。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而有分寸地利用体态语言,可以增加个人的教学魅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陶冶情操,完善学生的性格,使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个体。教师是学生的指路明灯,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好或坏的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体态语言,一定要恰如其分,配合言语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上的目光分布,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也可以直接反映教师的好恶,学生就是通过这扇窗口,窥视教师的态度,引起相应的心理效应。当你的目光停留在某个学生身上时,他会接受这种信息:老师注意我了。而不同的目光注视,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含笑的目光落在一个犹豫不定没有信心的学生身上可以增加他的自信心;落在一个学习好的学生身上它代表了肯定与赞赏。而严厉的目光落在一个注意力分散的学生身上,可以使其注意力回到课堂,精神集中。当然目光的主食是将长短要把握好,否则会适得其反。

通常大家都承认,好的手势能够使语言表达生动清楚,伴随着不同的姿势及面部表情,起到强调说话内容、影响听众情绪的作用。1949年,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炯炯目光和有力地挥手,震撼了亿万海内外华人的心扉,翻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崭新的一页。同样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使用手势,必然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教师的面部表情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上教师的表情和蔼可亲,面带微笑能够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平易近人,由对教师个人有好感进而喜欢其讲授的内容,出现爱屋及乌的良性循环,这样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就比较高,思维活跃,回答问题主动而积极,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与学生的相对距离也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一般来说教师的讲台高于学生的课桌,体现着教师的权威性。殊不知这样无形中拉开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作为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上课问学生问题,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当教师走下讲台在教室过道走动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同学之间的讨论也很激烈。因为当教师走下讲台时,他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小了,教师的权威性也减弱了,会使学生感到亲切从而乐于与教师合作。当作个别学生工作时,也应尽量缩小与学生间的距离,,用亲切的目光和言语行为开启学生的心扉。

教师的体态语言还可以帮助学生规范行为、改善习惯、塑造气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只重视智力、语言的开发,导致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而教师的体态语言对于培养学生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个体有着独特的作用。在学校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引起学生的模仿和注意。因此教师的着装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同时要兼顾对学生的影响,既不能打扮得过于新潮也不能不修边幅邋里邋遢:而应尽量追求或庄重朴实,或朝气蓬勃的视觉效果。如果教师的体态义演素质不高,潜移默化势必影响学生体态语言发展进而影响其社会化程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适应社会的一些体态语言方面的具体技巧。如:怎样用手势打招呼;怎样运用目光显示对对方的重视;倾听谈话时应持什么体态;对长辈、老者在体态语言运用上如何突出尊敬、谦让,对同龄人怎样显得亲切、随和,对年幼者怎样表示关心、爱护等。当然,仅凭口头言语,而教师本身并没有领学生信服、接受的举止行为,使得不到学生尊重的,更起不到教学作用。

可见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确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没有丰富的、协调的体态语言,就不可能有生动的感人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口若悬河地讲个不停,形态表情却呆若木鸡,那么他的作用只不过是一个知识的传声筒,而决不能成为学生钦佩感情丰富的良师益友,也无助于学生感情的培养。

当然并不是说在教学中体态语言就能取代言语交流在教学中的作用。二者都是传授新知、培养人才的手段。言语传授是教学课堂中的主导手段,而体态语言则是教师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正是“言传身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就能够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

上一篇: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下一篇:成功需要方法